天然气价格改革需逐步到位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底3月初,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寒潮降温天气,从南到北,从西到东, 各地天然气用量急剧攀升,出现了天然气供应异常紧张的局面,缺气一度成为百姓议论的热门话题。
  最近几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已经迅速上升,2008年达到760.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较2000年增加了1.8倍。但与此同时,天然气消费也在迅速增长,而且增速更快,2008年达到807.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8%,较2000年增加了2.3倍。我国从2006年开始已经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2008年进口量达到44.4亿立方米。
  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已经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未来天然气进口将成为常态。也就是说,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会长期存在。特别是在出现大雪等极端天气时,供需矛盾迅速被激化,甚至会出现“气荒”现象。
  造成“气荒”的直接原因是“供需失衡”,而根本原因之一无疑是我国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
  事关民生,天然气价格改革似乎已经无法回避。
  
  低价的历史原因
  
  我国天然气产业链主要由天然气生产商、天然气管网运营商、天然气分销商(城市燃气公司)和终端消费用户几个环节构成。
  天然气价格主要由出厂价、管道运输费和城市配气费组成,前两者由国家发改委定价,需要经过城市配气管网的天然气终端价格,则由地方政府定价。目前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处于政府制定价格的阶段。
  据了解,我国天然气出厂价的价格水平大致经历了低气价阶段(1950~1981年)、双轨制价格阶段(1982~1992年)、天然气结构价格阶段(1993~2005年)以及从2005年12月开始执行至今的国家指导价阶段。
  虽历经多次改革,但目前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仍然比较混乱。不同气源的价格不一样、同一气源的不同用户价格不一样;同国内其他能源价格相比,天然气价格偏低;同国外天然气价格相比,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
  对于天然气低价的历史原因,刘毅军解释说:尽管中国天然气利用起步较早,但真正跨地区、量大、应用领域多、涉及产业广等的普遍利用,如果以陕京管线一线来标志,大致发生在1998年以后,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而用西气东输一线来标志则在2004年以后,只有四五年的时间。而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大规模开发利用天然气分别超过90年和40年,均已进入成熟阶段。我国的天然气产业链则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均是在近气区利用天然气,一般也都是用伴生气,作为副产品来利用,国家早期主要以支农惠民形式出现,在资源产区搞一些化工项目,价格起步比较低,比较典型的如川渝地区的天然气利用。气价低是当时的突出特点,消费量小,没有争夺资源问题。
  我国产业链进入快速发展,大规模开发市场初期,无论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生产商和管道运营商的角度,都不能把价格定得太高。
  刘毅军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罐通常使用两个月左右的液化石油气,花30元钱就会有人给你送到家里并且调试好,而如果你要用天然气,你需要接管线,当时的接装费接近1200元,而且管道不是说你交了钱就能装的,你楼上楼下的邻居不交,管道还是进不了楼。要想让老百姓接受并使用天然气,就必须得与液化气来竞争,有的要跟煤气竞争,这样一来,你要想把天然气卖到很高的价格就很困难。”
  另外,刘毅军补充道:“气田的开发、管道的修建需要有一个稳定规模的客户群来支持,为了达到这个规模你很难把价格提高上去。当时西气东输管道一线建设的时候,许多国外的公司退出了,就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市场是很难开发出来的,基于这些原因,造成了天然气的价格偏低。”
  刘毅军还同时提到:“我国产业链进入快速发展时间很短,对其发育规律认识不足,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设时,没有认识到天然气需求会迅速暴发,上了一批发电、化工等项目,市场的迅速爆发一方面是天然气相对价格偏低,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及时用价格杠杆调整。”
  刘毅军还谈到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环境,他表示:“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历史短,下游市场发育迅猛。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3、2004年以后,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盖了许多新房。老百姓住进了新房,以前还要算一算装天然气合不合适,现在新房把管道都提前装好了,费用和买房费用捆在一起,你就感觉不到了,这样也就产生了大量的新用户。
  而且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原来可能就用天然气洗浴做饭,现在有可能买一个燃气空调,我国南方地区原来没有暖气,现在生活好了,由于用气划算,很多老百姓自己安装了燃气取暖设备,甚至建设起安装燃气取暖设备的高档小区,这样一来用气量就大了,这在平时不一定表现出来,但是这两年南北方都普遍降雪降温,问题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
  
  提价面临的困难
  
  提起天然气提价面临的困难,刘毅军认为:“价格水平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形成的,价格改革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价格改革也不仅仅就是一个涨价问题。
  首先,气价上调会进一步加大相关企业的压力,比如许多化肥企业坐落于气源产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地方的龙头企业,也是当地农业用肥的主要来源,企业的许多装置都是花大价钱的,如果价格大幅提高,这些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了,倘若企业出现亏损,会影响当地的就业和地方税收等。而且,就算是这些企业转产,也需要相当大一笔资金,这对大部分企业来讲还是难以承受的。
  其次,调价也与我国的动力结构有关系,如果上游气价调高了,那么,下游的燃气公司也面临经营压力。燃气公司要将价格向用气家庭传递,要先通过地方政府价格管制,而且也不会马上就传递到家庭。以只用天然气来洗浴做饭为例,一个家庭每天也就0.5方气就够了,目前北京家庭用气每方2.05元,花1000元先购了气,存在卡里或表上,涨价3年后才可能感受到。
  一些特殊时期,如前两年金融危机期间和目前通货膨胀预期压力很大情况下,要涨气价难。”
  
  价改的方式方法
  
  谈到如何来改革天然气的价格,刘毅军提出了几条建议:
  第一,分区定价,各个地区的承受能力不一样。这个地区承受能力高,历史问题少,可以提高点价格,多吸收一部分高价气,使资源向这里流动,更多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天然气的地区流向。
  第二,相对某些“富气国”来讲,我们国家可以说是“贫气国”,不仅资源量少,而且像四川的高含硫气田、苏里格的超低渗透气、吉林长岭的高含碳气田开发难、成本高,而且开采的时间越久难度越大,随着用气量的快速增长,天然气的储量也面临不小的压力。从目前来看,天然气将是未来我国大量利用的一种资源,加之现在国际市场环境有利,正是一个把国外的优质气体引进来的有利契机。拿到海外资源的主导权,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而为了引进外来天然气,这部分进口气的价格就要尽早地上调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国内的气价和国外的气价要进行区分。
  另外,有必要将国产气和进口气与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方式相区别:国产气价格应更多与煤炭价格“挂钩”,进口气价格可更多和原油或汽柴油等燃料用油价格“挂钩”。在决定天然气定价机制方面,中国要考虑这个战略问题。跟油价或国际天然气市场完全联动不可取,这意味着中国天然气紧随国际市场,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总的原则是:国产气和国外合作获得的产品分成天然气价格要能稳得住,进口气也要能在国内把价格涨上去,使国外的气能愿意进来,销得出去,争取进口天然气的“中国定价方式”。这里有自主定价权问题,也有在国际范围内,争夺到天然气源,保证我国长期用气安全的问题。
  在刘毅军看来,长江三角洲可以成为示范区。从目前的情况看,要重视长三角地区,其一,它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对比较好;其二,它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多;其三,它的管道来源比较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气都能到,国产气和进口气(通过管道进口和LNG进口)都有,这些不同生产运营商的不同来源的天然气,可以在长三角地区互相竞争,使价格逐渐市场化,那么,它的价格对别的地区就一个示范作用,抓好一些典型地区来带动其他地区,起到价格发现的功能,同时也让其他地区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问及天然气提价的时期和幅度,刘毅军表示:“价格调整存在一个窗口期,2010年的4月到8月就是一个窗口期,而等秋冬北方进入采暖季再调价就比较困难。另外,大规模的调整也不太现实,今年最好能争取涨,但是少涨,控制在20%以内,这样让老百姓也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最后,刘毅军说:“就目前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阶段而言,天然气价格短期内对市场供求的调节作用有限,它是一个长期的信号。从需求方看,主要通过用气者在用气投资决策之前发挥作用,对已用气的工业用户,灵敏的价格变化机制,会存在一种长期的价格作用,引导工业用户自愿成为具有可中断、可转化用户。天然气长期价格的看涨会刺激生产商增加供给。强化政府对天然气产业链的规划具有独特作用。”
其他文献
王晶,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长期以来一直带领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担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多次代表国家出国访问和出席国外的各种论坛。近年来,她为200多位非洲各国来华培训的官员和妇女授课,她将健康、向上、知性、富有激情的中国女性气息,融入中外文化交流之中,引起中外友人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好评。  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是中国首家获准入台投资的企业。新大陆集团将利用台湾地区
期刊
2009年我国空调出口量同比下降了61%,降幅下半年虽然比上半年收窄了8.19个百分点,但下滑的趋势是很明显的。令人惊奇的是,从志高空调的统计数据来看,2009年出口反而逆市增长45%左右,虽然说这个成绩比2008年几乎增长百分之百稍微减缓一点,但还是大大领先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  李兴浩表示,公司有几个方面的支持,第一,国家有很好的政策,使我们信心有所增加。第二,是我们管理系统的体现,托我们干部
期刊
3月8日,《经济》记者来到了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驻地的中国职工之家,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沈志强。多年扎根在农业科技工作第一线的沈志强对我国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很深的认识,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连任两届人大代表的沈志强,今年在人大会上的议案就是加大地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条件投入的问题。  《经济》: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也是一个农产品消费大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坚持把农业摆在国民经济的
期刊
2010年2月23日,代码为601678的滨化股份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20.9亿元,成为滨州市A股上市融资额最大的上市公司,也成为三年以来山东省唯一在沪市上市的公司。3月9日,《经济》记者在山东省代表团驻地宾馆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滨化集团董事长张忠正。  《经济》:一个企业成功上市不仅意味着募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上市本身也推动了企业的改革,滨化股份成功上市将给公司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期刊
广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对于广东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起到了助推作用。那么,广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有哪些创新思维呢?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经济》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副省长宋海。  宋海强调,广东省从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广东的高度发展知识产权事业。近年来,大力推进国家和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努力深化省部知识产权高层次战略合作,知识产权工
期刊
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七大新兴产业战略的公布,无疑将给已经企稳回升的中国经济发展锦上添花。那么,2009年的中国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七大产业对于新一轮经济刺激将产生怎样的效果?在下一阶段的产业发展中我们应该考虑哪些问题?近日,《经济》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经济》: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等诸多
期刊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深深地爱着香港和祖国,时刻关注着香港的繁荣稳定,关注着祖国的日益强大。他身兼香港新华集团总裁、新华科技集团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中华科学与社会协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经济顾问等数职。多年来,蔡冠深委员向全国政协提交多个提案,为香港繁荣稳定
期刊
由于历史的误会,他踏上了经济学的道路。然而,现在看来这个误会是美丽的,正是有了这个误会,中国多了一名优秀的经济学家。作为从中南海走出来创业的他,17年来,一直用行动坚持着自己的爱好和最初选择。在他的带领下,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现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为诸多的企业和城市制定了发展规划。他就是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也是视野咨询中心的创始人钟朋荣。    历史的误会 他干起了经济    1
期刊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维德集团董事长庄启程博士,祖籍福建晋江,毕业于厦门大学。20世纪60年代初旅居香港从事工商业,创办维德集团。在美、加、非洲、欧洲、港澳台、东南亚等地颇具知名度。是菲律宾苏丹王、香港太平绅士、香港保良局庚午年主席、特区首届推委委员、赤道几内亚驻港名誉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客座教授。  庄启程先生屡捐巨资于家乡办学及发展公益事业,设立教育基金广泽群众。他所创办香
期刊
钢铁工业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的公布无疑又给已经企稳回升的中国钢铁行业注入一剂强心剂。那么,2009年的钢铁工业发展情况如何?2010年,钢铁工业又将面临哪些严峻挑战?最近,《经济》记者专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会长罗冰生。  《经济》:2009年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传统的生产优势逐渐放缓。然而,在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