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料浆体射流磨粒循环使用的加工特性

来源 :中国粉体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8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寻求磨料循环有效使用的最佳经济运行策略,通过对2种粒径分布不同、平均粒径相同的碳化硅磨料进行循环使用,研究磨料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内磨料自身特征的改变及加工性能的改变。结果表明:大颗粒磨料对材料表面的加工起主导作用的是冲击作用,小磨粒对材料的去除主要依靠耕犁和划痕作用;材料切削深度随着磨料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随着磨料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变差;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磨料只适宜循环使用1次。
其他文献
为了交流国内外颗粒学研究与技术的最新进展,每2年一届的中国颗粒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8月12—14日(8月12日报到)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会期2天。本届
针对HRM型立式磨在非金属矿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且分布区域广泛的现状,为了提升客户设备管理效率和水平,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搭建设备企业虚拟中心平台,实现对各个生产线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粉体技术分会、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工业应用委员会、清华大学粉体工程研究室承办单位:四川贡嘎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四川石棉巨丰粉体有限
为了研究燃煤与垃圾焚烧飞灰中细颗粒物PM_(2.5)所含重金属元素Cu、Zn、Ni、Cr、Pb和Sn的分布特征及潜在风险,利用再悬浮技术采集样品,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与石墨炉检测样品
基于考虑颗粒表面粘附力的JKR(Johnson-Kendall-Roberts)理论接触模型,建立钻井振动筛的离散元分析模型,针对固相颗粒群在直线和椭圆轨迹筛面上的运移过程进行对比仿真研究。结
为了研究Gd3+、C4+离子掺杂TiO2粉体的光催化活性,选取不同Gd3+、C4+加入量、煅烧温度、气氛等因素,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Gd3+-C4+掺杂TiO2复合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显微图像观察、
采用分步沉淀法,以自制含硅溶液与氨水反应制备高纯SiO2粉体,分析溶液pH、氨水浓度及酸洗工艺对SiO2粉体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去含硅溶液在pH为7时的沉淀物后,继续与氨水反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尖晶石型铁氧体粉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表征产物的粒径大小,研究烧结温度和升温速率对铁氧体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步升温的方式
针对目前获取发光二极管(LED)白光的3种主要方法,即三基色荧光粉配合、蓝光LED芯片激发YAG:Ce3+荧光粉和单一离子(Dy3+)的发射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各种方法中所需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和结
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制备与处理专业委员会将于2015年10月23-26日(23日全天报道)在安徽合肥举办第十二届全国颗粒删备与处理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