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性质和目的,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65-01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推动着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贸往来的密切和深化,我国的外贸人才在从事对外经贸交往工作中必然需要掌握和运用世界经贸地理知识。因此,我国各高校的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纷纷开设了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对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在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外贸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性质和目的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属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必要的先修课程为国际经济学、后续课程有世界经济概论等。国际贸易地理学是研究世界各国(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当前我国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更新速度难以跟上国际贸易格局变化速度。现有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出版时间距课程授课时间往往具有一定的时间差,但是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确实瞬息万变的,其动态性特征直接导致多数的教材内容出现陈旧和过时等现象。学生学习陈旧的教材内容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根本无法将之用于实践。因此,教授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师只有将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之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缺失。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学科,但是我国部分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缺失。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国际贸易地理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实践教学环节能够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三)课堂氛围和教学质量有待改进。国际贸易地理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它的相应课程内容应该是丰富有趣的。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教学方面,且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学,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沉闷,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想要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困难的。
  (四)师资力量有待增强。目前,各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主要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任课,这些教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经济学相关领域,而地理学相关领域并非其专长。同时,有限的师资力量也增加了这部分老师所承担的压力,进而影响到学科教学质量。因此,师资力量成为了部分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的培育,优秀的师资力量能够将课程的精髓提炼出来,培养出更专业的优秀人才。
  三、我国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选择新颖适用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现有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良莠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甄别和选择过程中慎之又慎,坚决摒弃那些内容陈旧和过时的教材,选择适合授课对象适用的、紧跟国际贸易最新形势的教材。当然,再新颖的教材也难免会出现部分滞后的内容,这就要依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及时收集最新的教学资料对这部分滞后内容进行更新或替换。教师切忌照本宣科,要运用多种渠道更新和充实授课内容,如互联网、著作、学术期刊等都可能为教师提供有用的教学素材。
  (二)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那些没有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学时中安排实践学时的高校应该为该课程设置专门的实践学时,同时各高校应该选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以及为师生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又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需要相应的实践设施,例如需要配备实验机房和实践教学软件。校外实践教学需要各高校积极开展与外贸相关企业、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例如安排学生到外贸企业中去交流、参观或实习。
  (三)运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单调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讲授、地图展示、案例解析、小组任务、师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软件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来充实课程教学。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去,师生间的共同协作必然会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四)注重增强师资力量。针对各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师资力量在水平和数量上有待增强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两种途径解决:一方面,应注重对校内任课教师的培训,这些培训应该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又有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其中,还应特别注重对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可以选派教师到国际商事组织和机构中去学习和锻炼;另外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从校外国际经贸相关企业、组织、机构中聘请兼职教师的方式增强师资力量,这些兼职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给学生实践性指导。
  四、结论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一门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区域性。针对上述学科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课程学习和研究。如抽象法、归纳法、演绎法、对比法、地图法和系统分析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国际贸易地理学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各高校应加强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增加实践学时和加大对实验设施的投入。各高校还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安排教师和学生到外贸企业中去参观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环境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质量,为各高校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外贸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形势下,熟知世界经贸地理格局的外贸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我国各高校应重视对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
  基金项目: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重点课程项目。
  参考文献:
  [1]蒋江林.探析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自主-合作教改模式[J].才智,2013(04):64.
  [2]马宵梅.《国际贸易地理》校本教材开发与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卫生防疫事业高度重视,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也随之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特别是自档案管理工作纳
【摘要】消化性溃疡是临床的常见病,主要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全球常见疾病,约10%的人患过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愈率很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此病的复发率极其高达40~70%。如何防止和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已经成为消化系统的热门课题。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护理    我院消化内科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消化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高达20%,而女性经期复发性口疮更为常见。中医以为它的发生与各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均有关系。复发性口疮的治疗以消除
肾着汤又名芍药甘草汤,不安腿综合征,又称“多动腿综合征”,或“Ekbom”综合征。西医多采用血管舒张药如安妥明、维生素E、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等治疗,但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介绍QCS-04催化剂在中国制取城市煤气装置上的首次运行情况。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强度,催化活性,尤其是烧碳再生和抗水合性能均能满足工业生产条件的要求。
1问题提出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丙变电站(以下简称丙变)原1#主变为110KV/6kV变压器,额定容量20MVA,110kV侧变流比200/5,6kV侧变流比2000/5.1994年5月发生了一起差动保护动
循环水场首次采用非有机膦酸盐的AEC专利水处理技术,使循环水浓缩倍数由原来的3~3.5提高到6~7.在系统漏氨情况下也得到很好应用,并回收了大化肥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作为系统
介绍天脊集团Topsφe S-100型氨合成塔改造为Casale 300氨合成塔后,催化剂的装填、还原、工况优化和72小时考核.考核表明,各项指标均优于合同值,改造获得成功.
作者简介:湛欢,湖南中医药大学助教,法学硕士。  刘大华,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医学硕士。  摘 要:传统卫生法学教学容易出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狭隘、考评方式传统等问题,将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卫生法教学中有利于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卫生法学教学改革中,可以运用案例讨论、翻转课堂、情景教学、合作学习以及模拟法庭等多种参与式教学形式,同时也要有科学的考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