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过程的情感培养探索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业声乐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情感成为技巧的助推器,进而整体提高声乐教学的艺术水准。本文从声乐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和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现状着手研究,提出声乐教学情感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培养;重要性;现状;对策
  音乐作为情感艺术,其情感的传递是直接呈献给欣赏者的。很多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把声乐表演的技巧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忽视了声乐教学的情感表达。当然,技巧是演唱的前提,然而情感才是艺术灵魂,没有情感的音乐就是失去灵魂的艺术,根本无法引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
  一、声乐教学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一)声乐表演以情感为主
  在声乐表演中,技巧是基础,情感表达是升华。古今中外,声乐表演的最高要求都是传达情感,正如《列子·汤问》中“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就是表演者,是声乐作品的再现者。演唱者要充满丰富的情感,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进行准确的把握。演唱者对作品情感的把握主要来源于对歌词的理解和对旋律的体验,加上表演者的艺术修养和生活经历,通过积极地联想唤起欣赏者对生活的思考,把声乐表演中的情感传递给欣赏者,激发欣赏着的共鸣,让整个作品能够真实动人。
  (二)作品表达需要情感
  歌唱是音乐的一种,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渠道,进行思想交流的一般形式,是人类最亲切而美好,同时又极富感染力的一种音乐形式。所以,进行声乐表演就需要表演者将情感赋予作品,通过对作品注入情感来塑造声乐艺术形象,然后再将这种审美和艺术传递给欣赏者。很多表演者对声乐作品了解的非常透彻,表演技巧也非常到位,但是传递出的声音就是无法感染欣赏者,原因就在于这样的声乐表演并没有在作品中注入情感。
  (三)想象力是声乐情感表达的重要方法
  表演者的人生经历是有限的,而声乐作品的内容是无限的,仅仅调动个人的人生经历丰富声乐表演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面对内容复杂的声乐作品,想象力成为重要的外力。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所以需要借助想象力。想象力也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表演者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想象,随时随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去扑捉生活中那些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样才能在进行声乐作品表达的时候充分发挥想象力。
  (四)艺术修养是情感培养的基础
  艺术情感培养来自很多方面,包括创作者和表演者的人生经历,个人修养,生活环境以及社会背景等等。其中,个人修养对于情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所有的艺术表现都包含一定的艺术情感,而这些情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对艺术知识的了解。纵观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其生活背景都非常深刻,人生经历丰富,个人修养和艺术修养都非常高。
  二、当前声乐教育现状
  (一)教学观念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把“声乐教学”当成“声音教学”。外国很多声乐艺术家给学生授课的时候,讲的不单单是声乐中声音的问题,还包含了大量关于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知识。而我国国内高校的声乐教学,教师非常注重对声乐声音的处理,教授学生高超的声音处理技巧,把“声乐”当成“声音”来处理。
  (二)忽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景设定
  以往的声乐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对声音的处理,传授给学生很多的声音处理技巧,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声音技巧处理声乐作品。对于作品本身的内涵,传递的精神以及作品的背景都不做深刻的讲解。还有些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会注意到情感培养的问题,但是由于课程设置的问题,大部分时间进行声音教学,只空出小部分时间进行情感教学,而且都是停留在理论中,并没有进行情景设定,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没有情感教学方法
  虽然已经有很多声乐教育者认识到情感对于声乐表演的重要性,也将情感培养付诸于实践,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很多教师对于情感教学还停留在理论当中,目前还没有探索到非常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有些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实施情感教学,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效果,最后选择了放弃。
  三、提高声乐教学情感培养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为声乐教师,如果自身的教学水平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内容陈旧,必将影响整个声乐教学的质量。所以,声乐教师应该加强自身教学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可以从参加培训,到专业院校进修,阅读书籍,了解其他艺术知识等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艺术修养。声乐教师还需要对声乐表达进行训练,课堂教学很多时候需要教师亲身示范,如果教师做不到,就无法教授学生。教师通过学习音乐理论,进行声乐实践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音乐欣赏能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双向活动,只有充分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从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出发,以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为中心,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还可用优美的范唱、生动的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感情为纽带,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样不仅可以很快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心境投入声乐学习之中。
  (三)培养学生的感情表达和舞台表演能力
  教师应让学生感受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从中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例如,可以从抒情歌曲的自由奔放中体会热烈深情的艺术美,从节奏有力、旋律朴实的劳动歌曲中体会欢快活跃的艺术美。教师应传授给学生演唱的技巧,如歌曲速度的快慢、气息控制、力度强弱、高潮和结尾的把握等,使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不仅要求歌唱者有优美的歌声,还要求其有高超的舞台表演技巧,因而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在舞台表演中的一些不良的习惯,如拘胸弯背、扯衣角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艺术表演效果。
  参考文献
  [1]巩丹丹.谈声乐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2]刘娜.关于声乐教学改革中实践教育观念的一点思考[J].大舞台(双月号),2009(05).
其他文献
通过对机械制造企业创新系统现状的分析,研究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机械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理论,对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本文介绍了利用手用计算器,在铁路曲线测设过程中,简化现场计算的设想和在勘测现场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工作的方法.
针对母联断路器合闸的短时并列操作所产生的暂态冲击威胁煤矿安全可靠供电的问题,通过以某煤矿35kV/6kV变电站的现场参数为计算依据,进行母联合闸的暂稳态电流的计算,并结合
本文对宝成铁路增建第二线线位的选择和具体的实例进行了介绍。
本文在分析西北地区东通路运能是否适应运量增长要求的基础上,对西安南京铁路建设时机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连续梁设计过程及特点的分析,从运用出发,结出了建立在连续梁结构一般几何特征模型数据库基础上的总体结构,并依照这一总体结构对连续梁设计的全过程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
根据矿山支承压力沿其倾斜方向分布特点,运用工程类比的方法,提出了在支承压力不稳定区域及埋深大、断面大巷道中采用锚网梁索联合支护取代传统上U29拱型支护的设计方案,设计
在公路桥梁的建造和使用中,常常因出现裂缝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甚至会出现桥梁垮塌的现象。所以克服和控制裂缝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公路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
介绍了成都东站扩建工程的概况,成都粘土对工程结构物(路基)的危害,分析了石灰与土的反应机理。在文献〔1〕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成都东站扩建工程石灰土基床进行了系统的现场试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