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摄像中的构图技法及应用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lzm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多年从事电视摄像工作,现将在电视摄像中应用到的一些荚学理论与经验贯穿于本文,力求让更多喜爱电视摄像的同行及爱好者能提高一些美学素养与专业操作技能。
  [关键词]构图 电视摄像 黄金分割 补白 动静结合 虚实元素 光的应用
  
  英国诗人济慈曾说:“美是一种永恒的愉悦”。从考古学的记载我们也看到,远古的人们通过简单的文字、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方式将画面、声音等获得感官美的感受记录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电视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又让人们获得的美感不断延伸。
  “构图”是造型艺术的术语。在国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用在电视摄像中就需要摄像人员能够从选材、构思到画面来体现。也就是要在摄像机的画面中将被摄对象的定位、运动方向、透视关系,以及线条、光线、影调、色调等造型元素的配置来表现凝练浓缩的瞬间的神韵。电视“构图”就是要通过一系列造型手段并通过摄像机的取景框将所表达人物或事件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形象化、可视化。那么,我们又如何在有限的屏幕内进行合理布局,在画面构图上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一、注童整个构图整体布局的均衡性
  
  让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关键在于分割的比例,其中大家熟知的“黄金分割法”经常用于摄像中。一般可以把整个画面看成一个“井”字型,侧重于表现哪一个部分就将这部分放在一个“井”字型的某一个三分的水平线上。例如,电视画面需要表现人物,那么将人物它放在三分的水平线上,就能突出人物的画面感,同时,也能让画面的比例看起来非常协调。将“黄金分割”借鉴到电视画面构图中,能够给人以悦目的视觉效果。
  另外线条在画面构成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可以突出和强调不同物体的表现力,也是构成千变万化的可视形象的最基本的因素,因此拍摄时,应根据所摄画面的主要线条,加以提炼安排,为主体的表达服务。
  一般来说,曲线可以使视线时时改变方向。能引导视线向纵深发展,同时还能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深度;水平线能引导视线横向移动,产生开阔、舒展的效果,并能延伸人的视线;纵向线条可导致视线向画面的深处移动,使画面结构丰富,立体感强;斜线条常使人感到从一端向另一端的扩展或收缩,常常表现运动中的主体,有一种内在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螺旋形线条引导人的视线旋转向内;圆形线条则给人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的感觉。
  除此以外。处理好画面的空白也是利用人们的视觉加重作用使画面达到均衡的一种方法。“补白”指画面上的空间,在实际拍摄时,被摄主体周围要适当地留下一些空白,这样可以使主体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更有利于突出主体。尤其是拍摄人物。更不能拍得太满,应在画面的上、下部分留出适当的空间,人物头部的上方的空白不可留得过多;因为人的脸部处在画面正中,会使画面产生重心下垂的感觉。适当地留有空白。不仅可使画面通畅,视觉舒适,而且还能给人以想像的余地。
  
  二、注意“动”与“静”的技巧
  
  在拍摄构图过程中,静态物体要有静感,动态的物体要有动感,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达到动静结合的画面效果。那么静态画面如何拍成动态画面呢?这就必须借助推、拉、摇、移的手法,拍摄时要做到平、准、稳、匀。例如笔者在拍摄蒙古族盛会“那达慕”赛马比赛时,就运用到“静”与“动”结合的有效手法,将赛马手骑在马背上的优美姿势以及骏马在奔跑时扣人心弦的画面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所说的“静”和“动”并不是镜头不断跳动,而是首先将镜头定点在某一位置,然后进行变焦,让画面有远景和近景,把握被拍摄主体的全景或近景,以达到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为防止运动摄像上下或落幅,最好是在开机录像前先用演习一下来找准落幅的位置,找准落幅之后,再正式开机录像。在拍摄运动画面时,让摄像机的运动速度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是运动摄像的二条基本原则。
  根据笔者多年经验,拍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游移不定,甚至出画,关键要把握好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要注意取景范围不要太小。拍摄主体取景范围过小。致使运动主体的局部出画。例如为了避免赛马手牵住马缰绳的胳膊或手在画面外,或赛马手先由坐骑然后再到半站在马鞍时,头部出了画面等这些有碍视觉的状况出现,要求摄像人员对运动主体的取景宜大不宜小。二是要注意摄像机运动速度与拍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大体一致,同时注意掌握运动主体速度的变化,使摄像运动速度能够跟着变化。为此,用跟摇、跟移手法紧跟被摄运动主体,才能避免由于摄像机的运动速度快于或慢于主体的运动速度,致使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游移不定,甚至出画。
  
  三、注意构图中画面的“虚”“实”结合
  
  构图中的虚实,是指画面中表现的图形与隐现的虚形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相互衬托,以虚托实,以明浮暗,以气带势,以具象融抽象,相生相辅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画面。这就要求摄像人员处理好“实体”元素与“虚”元素、主体与环境和背景的关系,通过拍摄角度的转换和景别的处理。运用好光度、色彩、线条等元素。尽可能完美地拍摄出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电视画面。
  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也就是“主体元素”。摄像时首先要明确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然后通过构图设计和构图配置,运用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等采用跟镜头的方式,根据对主体所要阐述的内涵,始终将主体摆在画面的重心位置,让观众的视线最终停留在此,使之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虚体元素”是辅助主体表现主题思想的对象,在画面中能对主体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帮助主体说明内涵。比如“那达慕”赛马现场观众席的情况或标记盛会特征的一些装饰物等,主要是对主体进行渲染,烘托画面的主体形象,发挥其“陪衬”作用,使主体的表现更鲜明充分。
  “虚”“实”手法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表现。其中通过光要素,像散射光、逆光、聚光等,通过明暗的变化,可突出被摄主体的形象。另外。通过光线的处理,使明暗交替,即将明的叠在暗处、暗的叠在明处,也可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例如在大面积暗调的画面中,明亮的阶调显得更加突出。
  如何运用好光?笔者在摄像过程中摸索到了一些规律。例如要拍摄像动物毛皮及老年人的皮肤等粗糙表面的物体时,适合用硬光、侧光照明;而一些像拋光的金属制品、电镀制品、丝绸以及妇女儿童皮肤等光滑的表面,容易产生强烈的反光,还容易把周围的物体映像进去,因此,在拍摄时,适合用柔和的散射光进行照明,降低其明暗反差;一些透明体。如玻璃、水晶制品等,在摄像中以柔和的逆光为宜。
  在摄像构图中,主体轮廓形态的表现,也可以靠光来勾画。例如较亮的主体处理在较暗的背景上,主体对象的轮廓就能突出,不然就会使主体淹没在背景之中。较暗主体处理在较亮的背景上,也可鲜明地表现出主体形态轮廓,有时可把主体处理成剪影和半剪影状态。当主体和背景都较暗。这时容易重叠,可用亮的轮廓光勾画其轮廓,即采用逆光照明形成亮的轮廓线,使主体与背景脱开。当主体和背景都亮的时候,可用暗线条勾画主体轮廓,即采用平调光照明,使人物形成较暗的轮廓线,也可突出主体形象。用控制景深方法使主体对象线条处理成清晰。背景对象虚化,也可突出主体形象。
  总之,在电视拍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同时也需要摄像人员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不断地进行创新,将电视这种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更加流畅,让观众能够在欣赏的同时获得愉悦。
其他文献
绿色生活.近年来日益成为公众向往的完美生活。只是,如何在纷繁的环境中与健康、绿色更为亲近?这或许是不少人心存的疑问。6月15日。记者探营“2009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众多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高要求。预科阶段是民族学生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和新起点。但综观目前的汉语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并未被放到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是以“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06方案”的四门新课
一、研究背景2007年,在学校组织的“节水在我身边——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我了解到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淡水危机,我国也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这些信息震惊了我,也使我对
作为具有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的高师院校图书馆,它的办馆性质决定了其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必然性。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掘自身优势为基础教育服务,是高师院校图书馆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
2010—07—02 科学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创新型杰出人才?我们是否知道.恰恰是我们的儿童早期教育领域出了问题!”
通过使用轨道太空船上的雷达对火星上极为隐秘的区域进行观测.星际勘探者在岩层的碎片下发现了极为广袤的水冰(water—ice)储量。这些冰存在于这颗红色星球的南部及北部中纬度的
62岁或者接近62岁退休正在受到人们的欢迎。相比较而言,62岁退休的人,他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比那些更早或者更晚退休的人要好很多。
基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对渭南市的生态环境压力状况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显示,除个别年份外,两种方法所获得研究区生态环境压力及其变化状况基本一致,即生态环境压力均呈逐年加
通过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新疆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取得的六个方面的成绩,提出了存在的十大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坏将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