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可爱的人

来源 :都市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寒假,我观看了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这部电视剧是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看完让我内心有了很深的感触。
  《跨过鸭绿江》讲述了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乃至综合国力都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但是当同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朝鲜民主共和国受到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新中国的领导人在自身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出兵朝鲜相助。最终,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和美国方面达成协议,成功地停止了美国对朝鲜的侵略。这场战争最终以朝鲜和我国取得胜利告终。
  在剧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朝鲜停战晚会上,一位文工团团员朗诵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文章中写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感受到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但是我们的战士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我们的烈士們千载万世永垂不朽!
  看到这里,我心想:是啊,这些战士,他们为了朝鲜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祖国的和平稳定,不惜牺牲生命。眼前是朝鲜,身后是祖国,他们不辱使命。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
  当今,我们身边也涌现出很多可敬可爱的英雄人物。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抗击非典、新冠的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陈薇少将、张定宇院长等等,就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也应该向他们致敬!
  少年强则国强,我相信只要我们全中国14亿人民站起来,坚持信念,跟党走,胜利永远属于我们!
其他文献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一首熟悉的旋律在三月的春风里再次响起,雷锋叔叔浮现在我的眼前,一位既平凡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是我们心中的模范!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的一句话,虽然他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但他用坚定的信念理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短暂而光
期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前我只在书上学习过这句话。但当我读完《小砍刀传奇》,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小砍刀传奇》讲述了一个叫“小砍刀”的习武少年,在革命队伍中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从小习武的“小砍刀”原名郭顺,他的父亲因穷贫不得不卖私盐,却被缉私队打死。他的母亲也自尽了。失去双亲的“小砍刀”跟着大人与土豪劣绅作斗争,协助八路军伏击鬼子的汽船;他带领区小队与汉奸特务、国民党特遣队斗智斗勇……在
期刊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系列报道中,我认识了一名英雄,他就是生命永远定格在26岁的伟大战士—邱少云。  故事发生在朝鲜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1952年10月11日夜晚,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奉命潜伏到离敌人阵地仅60多米的地方,不但可以看到敌人的地堡和火力点,有时甚至能听到敌人的说话声。战士们从头到脚插上了野草,伪装成山坡上的野草,一动不动地等待着第二天傍晚的到来,以便突然
期刊
合上书本,我的心仿佛燃起了一团熊熊不灭的火焰,久久不能平息。此时此刻,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不停地回响在我耳边,让我心潮彭湃,“我是中国人!我热爱我的祖国”!  《小英雄雨来》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芦花村,一名叫雨来的男孩为保护八路军交通员,勇敢地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宁死不屈,最后机智脱险,参加革命游击队的故事。  “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一句看似普通的话语,却蕴
期刊
当我看完著作《红岩》时,我被书中革命英雄们团结奋斗、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所震撼。  1948年,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人,与他们展开了一场革命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书中,诸多革命英雄的故事让我激动、崇敬、悲愤和感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
期刊
黄继光,这个名字是多么的熟悉,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读到关于他的故事,那些生动而真实的故事,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役的胜利,黄继光同志在战斗最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说道:“让我上去吧!”营参谋长同意后,黄继光带着两名战士冲了上去,在枪林弹雨中,他忍受着重伤爬了上去,用胸膛堵住美军正在扫射的枪口,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我们的部队扫清了前进道路而壮烈牺牲。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
期刊
在清明节这个缅怀先辈的日子里,我读了《小萝卜头的故事》,了解到了“小萝卜头”宋振中的故事。  ““小萝卜头””一岁的时候就和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进了监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年仅9岁,是我国年纪最小的烈士。由于常年住在阴暗潮濕的牢房里,吃不好睡不好,“小萝卜头”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那么高,成了一个大脑袋细身子的孩子,被难友们称为““小萝卜头””。  当我读到“小萝卜头”
期刊
《我是一个兵·少年火箭兵》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少儿军事小说的開拓者“八路”叔叔。这本书的出版社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讲了T小队的少年们来到大山深处,加入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火箭军部队作战的故事。火箭军部队又称战略导弹部队,是全军科技含量最高的部队。少年们经历了各种生死考验。在基地训练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智能武器“杀人蜂”的入侵和间谍危机,以及在随后的多兵种联合作战中,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轰炸机
期刊
《最后的马王》是作家沈石溪的作品,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该书讲述的人与马的故事时时萦绕在脑海之中,让我回味无穷。  马在很久之前就出现在人类社会。马是汽车出现之前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是农用动力之一,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如此,马也是人类亲密无间的好伙伴。一位哲人说过:“马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礼物。”在品读完这一本书之后,我对这一观点颇有感触。  《最后的马王》讲述了马与人的故事
期刊
红色故事是党史的“小珍珠”,闪闪发光,弥足珍贵,值得细细品味,聂荣臻的《树叶训令》就是其中之一。故事说的是,1942年春,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时期,日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不幸的是,当时又发生了旱灾,冀中平原赤地千里,边区军民收成锐减,不仅老百姓没有粮吃,军队的给养也成问题。当时,唐县和家庄村老百姓有900多人,老百姓和驻军都以采树叶为食。获悉此情,聂荣臻司令员签发了一道独特的《树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