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方法:设立对比实验,实验对70例危重症患儿进行分组,并针对不同的组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分别对比不同护理措施下的不同护理质量.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明显更高(P<0.05).结论:于PICU患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的应用价值较高.
其他文献
“双碳”背景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能有效实现“四节一环保”,得到了大力推广.文中以厦门市为例,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现状和不足入手,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探索推广绿色理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其他城市缓解建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供参考与思路.
在胶凝材料中合理地掺用工业废料或尾矿,不仅能够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也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掺合料在水化过程中的表现,不仅与其化学成分有关,也与其结构方式有关.水泥浆中,碱含量一直过高,这是过分强调早期强度的结果,使产物中CH含量过高,为硅质掺合料提供了应用条件.火山灰效应说明,活性硅质材料的掺入让水化产物获得更高的填充效率,在混凝土各项性能上都有良好的表现.而忽视对拌合物工作性能和体积稳定性的关注,使碱激发混凝土只能成为一种特种混凝土,限制了其推广.文中通过对胶凝材料结构特点、水化和激发基本
目的:探究妊娠急性脂肪肝肝衰竭的临床护理及结局.方法:选取妊娠急性脂肪肝肝衰竭患者10例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6月,均实施急诊护理,详细统计妊娠结局.结果:10例患者中,痊愈患者9例(90.00%),死亡患者1例(10.00%),因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妊娠急性脂肪肝肝衰竭患者需重视急诊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实施多系统多器官功能监测与支持,降低死亡率,改善妊娠结局.
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通络扶正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1月-2019年12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65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联合组65例(采用通络扶正汤联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自理生活能力评分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同时联合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络扶正汤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疗效确切,
结合上饶城区及周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特性,通过优选机制砂原材料及大量的对比试验,结合粉煤灰和高炉矿渣粉双掺技术,以及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应用,配制C55机制砂混凝土,已成功应用在上饶高铁新区某城市综合体项目,既产生了经济效益又确保了混凝土工程质量.
目的 婴幼儿早期发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会直接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此次主要探讨社区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均是2018年至2021年在本社区进行儿童保健的婴幼儿,共计1500例,按照婴幼儿的家长意愿进行分组,每组各7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保健模式,研究组则提供早期干预保健模式.比较两组婴幼儿发育指标、疾病发生率及家长对保健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实施不同保健措施,研究组在发育指标、疾病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有诸多优
文中结合实例,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为同行提供参考.
文中首先针对装配式构件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AHP方法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现浇建筑管理模式中,装配式构件设计、生产、运输、吊装过程存在信息共享效率低、偏差大及风险把控能力弱等突出问题.通过BIM+RFID技术,建立了工程项目各方共同参与的装配式构件产业框架,可实现实时共享、风险预控等目的,为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有效参考.
目的:观察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方法:纳入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间的手术患者,100例,经抽签法分成两组(乙组,常规护理,50例;甲组,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50例),分析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甲组切口愈合效果优于乙组,P<0.05.甲组切口感染率低于乙组,P<0.05.甲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乙组,P<0.05.甲组住院时间短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乙组,P<0.05.结论:开展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提高患者切口愈合效果、促进切口愈
针对传统技术在预制构件施工现场吊装应用中,施工耗时比较长,经常需要重复吊装等问题,文中提出预制构件施工现场吊装技术,通过对主索、起重索和牵引索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预制构件吊装动力参数,采用塔式吊装机对预制构件进行吊装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吊装关键环节进行控制,确保吊装施工有序进行,以此完成预制构件施工现场的吊装.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设计技术对预制构件进行吊装,可以缩短吊装时间,在该方面,设计技术优于传统技术,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