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频发TIA疗效观察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jia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3年11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活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20万u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并给予辛伐他汀20mg/晚口服,连用7d。观察治疗前后7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控制程度,并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及肝功能。两组同时进行病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4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剂量尿激酶;辛伐他汀;频发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某种因素造成的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一般症状持续时间为数分钟到数小时,可反复发作,24h内完全恢复。大多数TIA患者在1h内症状缓解[1-3]。我院2008年5月~2013年11月收治频发TIA患者86例,予以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3年11月频发TIA患者8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TIA诊断标准,头颅MRI或CT排除新发脑梗死。病变部位颈内动脉系统6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3.5±3)岁。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4.0±5)岁。
  1.2 方 法 对照组予以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活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20万u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并给予辛伐他汀20mg/晚口服,连用7d,并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肝功能。
  1.3 疗效评定 有效:用药7d内TIA控制。显效:用药后7~30d TIA控制。无效:用药30d后仍有发作或转为脑梗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治疗前后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有效25例,显效13 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3 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7.4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约1/3TIA患者最终将发展为脑梗死,其发生的可能性与脑缺血症状持续的时间及TIA发作的频次有关。一般发作时间超过1h或发作次数越频繁,则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越大,应予以积极治疗。TIA的发生主要为微血栓的脱落,脑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狭窄,脑血管受各种刺激出现血管痉挛。而微血栓常由颈内动脉狭窄处附壁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所致。斑块脱落后,血管内皮下胶原暴露于血液,可吸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形成微血栓,故反复脱落而形成TIA频发。尿激酶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4,5],可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成纤溶酶而溶解血栓,降低血管阻力,加速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辛伐他汀具有调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及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作用[6]。两者共同作用,可改善微循环,防止TIA发生。故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减少TIA发生,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Wong KS, Wang Y, Leng X, et al. Response to letter regarding article, “early dual versus mono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acute non-cardioembolic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irculation,2014,130(8):e74.
  [2] 李永强,温秦庆,王颖,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5):27-29.
  [3] 洪锡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3,20(18):11-12.
  [4] 潘利飞,汤秋芳,章仲恒,等.尿激酶溶解血滤器及血管内血栓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3,12(4):365-367.
  [5] Zhongheng Zhang,Ni Hongying.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gional citrateanticoagul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undergoing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J].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2,25(1):20-28.
  [6] 何蓉.西洛他唑及氟伐他汀对大鼠右心室肌瞬间外向钾电流及L形钙离子通道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3.
其他文献
解放之前,北平城南.一座小小四合院,几户挣扎小市民.rn这里有人生困境,这里有命运怪圈,这里有绝望与无奈,这里有憧憬与期待.rn这便是话剧《窝头会馆》rn窝头,过去北方寻常百
期刊
敞开的门、桌椅和盛满空罐的垃圾桶,后方大块的矩形窗户,舞台上一切如爱德华·霍普画中简洁的笔触,在灯光的映照下,无论热闹和清寂,光影线条都很孤独。随着周野芒饰演的男主角雷将杨子奕饰演的女主角于娜拖进房间,观众便在剧场里感受到了一场有关伦理困境与情感道德的戏剧。  这是一场只有两个演员的话剧,场景自始至终没有改变。通常情况下,两个角色之间不利于戏剧冲突的展开,也难以呈现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其丰富的可能。冲
期刊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者中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离开该集中营的唯一通道是火葬场的烟囱。但也有个别幸运者能够骗过警卫的盘查从大门走出去,现年已89岁高龄的波兰老人耶日·别莱茨基和他的同龄恋人齐拉·齐布尔斯卡便是其中一例。据美国媒体报道,别莱茨基日前向媒体讲述了他66年前为了爱情冒死从集中营逃脱的惊险故事。    “魔窟”相遇陷入爱河    1940年4月,年仅19岁的别莱茨基因被怀疑是“抵抗战士”而
第一阶段:1912-1922年rn第四章 梆子腔的衰微和京剧的争胜rn民国成立后的最初十年,黑龙江地区的戏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河北梆子和京剧两大剧种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使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观察双倍剂量的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对症治疗,控制血糖、血压以及给予小剂量雷公藤多苷1mg/kg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双倍剂量的雷公藤多苷2mg
[目的 ]了解宁波市售保健用品卫生状况。 [方法 ]在宁波市区选择营业面积 80 0 m2 以上的 10家大型商场调查所售 2 76件保健品功效及审批情况 ,外包装及标识情况。 [结果 ]2
演员不是天生的,即使是有灵性的演员也需要终其一生去探索表演的方法才能成为表演艺术家。凡是艺术都是有技巧的,符合审美的技巧就是艺术。当今社会有些行当里存在着的浮躁习气,造成了当前文艺有“高原” 缺“高峰”的现象。艺术工作者应潜心探索艺术之道,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演员更应如此。表演技巧是表演者应该具备的表演能力和方法。戏曲前辈曾说过要:“知其事,明其理;察其言,观其行,鉴其貌。”话剧演员也大抵如
期刊
中国话剧演员的表演体系多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的影响,简单分为体验派和体现派,其实仔细分析成熟的话剧演员的表演是综合性的。无论何种表现方法,演员在声、台、行、表上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揣摩。由文本到台词的转化是第一道关。台词是演员塑造人物性格、诠释戏剧主题、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可以分为对话、独白和旁白。  台词是剧本内涵的语言体现,是演员诠释角色的基本技能,是戏剧展现剧情
期刊
目的 探讨左、右肘静脉注射造影剂对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63例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影像检查资料,根据左、右肘静脉注射造影剂的不同,总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