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可视化教学中的问题与提高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_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可视化教学是运用可视化理论、方法、技术对地理知识进行视觉表达和分析后通过各种视觉表征手段将地理知识高效地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在国内应用的时间不长,相关方面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还不够成熟,初期势必会有各种问题出现,本文便是在分析中学地理可视化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后,再给出相应的提高策略。以使得可视化这种高效新颖的教学方式得以顺利的在中学地理课堂上取得最优效果。
  关键词:地理;可视化教学;问题;提高策略
  中学地理是一门教授学生认识和学习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以及三者之間相互联系的学科,它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地域性、实践性的特点。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图片和视频等可视化的表征手段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真正的中学地理可视化的教学现状却并非如此。
  现今的中学地理教学已经较多地使用幻灯片、视音频等工具。但实际上,中学地理教学可视化的观念还是比较滞后的。多数教师认为,频繁地使用PPT进行教学便做到了信息可视化教学,而学生却丝毫没有感受到使用该技术教学的优点。这种费尽心思制作PPT却见效甚微的情况严重打击了一线教师运用可视化手段进行教学的积极性,有些教师直接选择放弃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重归原来那种苦口婆心式的填鸭式教学。
  可视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起初不可能立竿见影,但必定会有一些效果呈现出来,比如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和上课积极性有一定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有进一步提升。如果想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地理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应合理化的运用可视化的教学手段。但现实又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大部分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有限,只会单一的运用PPT播放地理图像和视频,而没有也无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更多更加新颖的可视化教学。
  针对以上可视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善或提高。
  1教师应加强对可视化教学相关理论的学习
  中学地理可视化教学并不是盲目的,而要遵循可视化教学的相关理论。这就要求教师应主动通过网络或购买有关可视化教学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并钻研可视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最好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可视化教学设计方案,并应用于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从中发现可视化教学设计的不足,并加以改良和优化。
  2根据地理知识和课堂教学阶段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可视化表征工具
  中学地理学科具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且内容涉及广泛,因此单一的可视化工具并不能在地理学科所有知识的教学中都起到显著作用。此时便要实际问题实际分析了,也就是选用适合所教授地理知识的可视化工具进行相应的可视化设计,切忌一刀切。除此之外,一堂课的不同授课阶段也应选用合适的可视化工具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讲授锋面系统时,课前可以运用视频的可视化表征手段给学生播放带有锋面系统知识天气预报,让学生思考天气预报里面的降水天气是怎样形成的?以此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在讲到锋面系统的组成、概念、类型时则可以运用课前制作好的Flash动画进行演示,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并识记不同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和过境时的天气情况;做课堂小结时可将不同类型的锋面系统及其特征整理到一张表格,使学生可以系统的对各类型锋面系统做出清晰的对比以及整体的记忆;最后随堂练习可以再次运用上课开始时播放的那段天气预报,让学生指出不同类型的锋面系统分别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检验和巩固本节课的教学知识。
  3地理教学中选择可视化工具时要遵守适度性原则
  综合运用图像图片、数字视频、Flash动画和思维导图等可视化表征手段是可以充分实现可视化的教学效果,但并非对所有的地理知识都进行细致化的可视化设计。因为那样会使得地理课堂变成了各种可视化表征手段的展示课,也失去了地理课堂的应有特色,课堂教学过于累赘。因此,我们只需要对那些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远的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进行可视化设计,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重点及快速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这也是可视化应用于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只有在运用的量上把握好度,在设计的课上守得住质,才能最大的发挥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中学地理进行可视化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和更好的解决运用中的困难,我们应在重视教师对可视化理念及设计学习的前提下,把可视化教学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而不是为了实施可视化教学而去做可视化教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视化的设计以及可视化表征手段的运用应遵循实际问题实际分析和适度性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和显现可视化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与成效。
  参考文献
  [1]李露.概念可视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探索[J].中小学电教,2016,05.
  作者简介
  刘广星(1991.02—),男,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地理)。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音乐课堂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音乐指导和音乐鉴赏让学生达到丰富音乐文化素养,学习音乐知识的目标,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想要达到这个目标,运用趣味教学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最好的捷径。积极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积极创设课堂情景,不断扩展教学内容等是最适合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参与式教学;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于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无疑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感受到
摘 要:当前,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核心素养是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继承和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精神和公共参与。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通过联系时事政治、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扩展教材内容、重视实践活动等措施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目的:探讨兔甲亢性心肌病不同左心室构型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只兔腹腔注射左旋甲状腺素建立甲亢性心肌病动物模型后,依据Ganau的超声参数分为两个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依赖溶酶体对胞内蛋白质和受损细胞器进行降解的一条重要途径。细胞自噬受各种因子的精密调节,是细胞清除损伤物质和维持细胞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与心
摘 要:当前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来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我们必须注重其基本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的话,我们基于问题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出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本文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例,简要介绍一下基于问题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策略,供参考
高血压病损伤靶器官,引起多种心、脑、肾和眼部疾病,最终导致患者致残和致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是常见致盲疾病,高血压作为POAG发生及发展的
牙齿硬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是口腔中仅次于龋病和牙周病、占第三位的重要疾病.牙齿在长期行使咀嚼功能的过程中不断接受过度的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导致牙齿硬组织渐进性丧失,形成缺损、裂纹和断裂,并可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牙齿丧失.临床常见的牙齿硬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包括磨损、牙侵蚀症、楔状缺损、牙隐裂、牙根横折和牙根纵裂等。
目的:探讨白黎芦醇(RSV)减轻Ⅱ型糖尿病(T2DM)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喂养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小鼠模型。造模成功
摘 要:本文通过探讨剑桥商务英语课程在本校的开设以及分析学生报考剑桥商务英语初级考试等情况,分析本校在课程设计与教学方面的不足,同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日后提升考试通过率,使课程可持续。  关键词:剑桥商务英语;有效性;研究  一、剑桥商务英语课程开设背景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以及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综合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广东作为外贸大省,对外语应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在内皮微粒(EM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选取生长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