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石和他的《玻璃房子》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0125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好的小说仅仅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是不够的。小说的艺术价值是能够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反省,并向人性的层面发问。这一点沙石的小说做到了。沙石是一个晚熟的作家,47岁时开始写小说。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出版了小说集《玻璃房子》、长篇小说《情徒》。这批小说基本上摆脱了传统新移民小说离乡背井的主题,而直接追问人性中男人和女人、富贵和贫贱、高雅和低俗的关系。这给沙石的小说涂上一层怪异、诡秘和荒诞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其他文献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很多学校开设了3D打印课。那么如何才能在课程开设之初,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本文主要对3D打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研究,探讨出有效开展3D打印
20世纪60年代,形成于特殊时代背景下的雷锋精神,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在雷锋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周恩来是拨动历史脉搏的关键人物,在整个学雷锋活动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
“风格就是人”这是布封的名言,与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法可谓不谋而合.那么,《聊斋》的风格就是“幼有轶才,学识渊颖,而简潜落穆,超然远俗”的蒲松龄么?统观《聊斋》觉得
《盐城师专学报》创刊十年来收到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以及教学科研单位很多来信、来函,给了我们编辑工作以很大的鼓励和鞭策。现借本刊创刊十周年纪念专刊选录部分信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本文记录了两个发生在科学课上的小故事。
记得最初接触到周梅森的名字是因为读了他的《沉沦的土地》,他以苍凉遒劲的笔调表现出的那种对历史的如痴如狂的偏嗜,那种粗野旺盛的生命形态,那种漫游于整个作品的历史的悲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文人生存空间进一步遭受挤压,知识阶层进一步分化。《永安月刊》是由永安公司创办,该杂志主要负责人与供稿人均为市井文人。为了生存,市井文人进退维谷,只能徘
女性的不幸与痛苦,女性的崇高和伟大,历来得到艺术家们的关注。他们以自己的心血描写着、赞美着、咏叹着。女性题材久写不衰,古老而富有魅力,因为透过艺术大师们笔下栩栩如生
如今的多媒体领域,蓝牙便携音箱随之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热门产品。而且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可谓五花八门,一直都给我们一种功能集中但性能低下的感觉。由于便携式蓝牙音箱受限于箱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声誉卓著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既无旧文学的陈腐味,又不带有西方文学的洋气和世纪末的颓废风,显现出一种清新纯正而又朴实真诚的新鲜气息,被誉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