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之有道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wzc2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高考语文考纲写作发展等级中的“深刻”要求学生写作的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作文评分表“一类文”明确要求:深入分析,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和“剖析”。纵观中学生议论文,大多得分50分左右,主要原因是写作说理较为浅显,对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即观点内涵的阐释不深刻,语言贫乏,缺少文采,没有达到高考考纲写作发展等级中“深刻”的要求。
  那么,如何达到考纲“深刻”的要求呢?其实,要“深”之有道!议论文中关于“是什么”的观点或核心概念的阐释至关重要,它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剖析“是什么”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使说理更加深刻。明确议论文中“是什么”的重要性,掌握“是什么”观点阐释的一些实用句式写法,将会切实有效地增加写作的深度。以下通过材料作文中的立意“学会谦虚”来探究观点阐释的方法。
  谦虚是什么?谦虚指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人请教。
  谦虚做人是自我客观清醒的认识,是与人和谐相处的智慧,是社会道德行为的准则。
  此示例运用的是本质揭示法,即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显示出观点深刻的内涵。“谦虚”作为最重要的概念,其内涵必须是清晰的。要对观点中的重要概念“谦虚”和观点“谦虚做人”作具体有力的阐释。从人物品质角度剖析,通常能将所要解释的概念抽象成一种或几种品质,使其内涵更鲜明,说服力更强。可以提醒学生拓展补充一些常用品质,如高尚、智慧、胸襟、气度、责任、担当、信仰、勇气、毅力、修养、美德、力量、境界、尊严、傲骨、精神、自信、杰出、尊贵、优雅等。
  真正优秀的作文在于展示大脑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并为其找到最好的语言表述。以上示例运用排比的方式,把观点具体化,从多个角度对“学会谦虚”进行阐释,语段的内容充实丰满。以排比句式彰显文采,节奏比较自然流畅,语言具有说服力。
  谦虚不是虚伪,不是懦弱,而是一种修养,一种品质,一种境界。
  谦虚做人不是委曲求全,不是妄自菲薄,而是恬淡从容的心境,亲切平和的胸襟,是卑微时的安贫乐道、豁达大度,是显赫时的持盈若亏、不骄不狂。
  此示例运用的是“辩证分析法”,即将概念与相似概念进行区分,明确概念内涵和外延。通过对观点进行辩证分析,从而对观点中的重要概念“谦虚”和观点“谦虚做人”的实质做充分的、必要的阐释。否则,建立在这个概念基础上的判断、推理和论证都将失去准确性。
  适当地运用“不是……而是……”整齐句式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壮气势、广文义,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生活如海,谦虚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壮阔;生活如山,谦虚为仗,寻路攀山,方知山之雄伟;生活如歌,谦虚为律,和曲而歌,方知歌之优雅。
  此示例运用的是“比喻分析法”,即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阐述观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寓于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之中,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巧喻而理至”,从而揭示出“谦虚”的本质和意义。比喻用的材料可以是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事物或现象,也可以是寓言、传说等。
  可以提醒学生拓展补充一些常用比喻:良药、明灯、清泉、阳光、清风、养分、桥梁、通道、催化剂、及时雨,毒瘤、病菌、精神鸦片、麻醉剂,犁、双刃剑等。
  适当地运用三个结构一致的比喻和排比句,生动形象地道出生活的三个特点,“谦虚”的三个作用,内容充实、节奏流畅、语气强硬有力。
  谦虚是什么?谦虚是庄子“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不凡气度,是张养浩“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的自知之明,是诸葛亮“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以作威”的睿智之举。
  此示例运用的是“引用阐释法”。名言,是人类文化的高度概括,言简意赅,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恰到好处地借用名言对观点“谦虚做人”和观点中的重要概念“谦虚”进行具体的多角度的阐释,彰显出文章丰厚的文化底蕴,浸透着浓郁的书香气息,也饱含写作者对生活的深度认识和情感体验、独立思考和感悟,从而对观点内涵的阐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谦虚是孙叔敖的谦恭待人,是白居易的虚心请教,是顾炎武的虚怀若谷。谦虚是陶潜笑看官场的淡然,是左思暗著文赋的坦然,是杨绛淡视采访的超然。
  此示例运用的是“事例阐释法”,即运用令人信服的事例,从各个角度来阐释观点,使观点的提出有根有据,更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增强说服力。
  用实实在在的例子来阐释观点的具体含意,使观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自然就显得深刻了。这个方法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例句从个人到社会到时代,一步步,一层层,“抽丝剥茧”地阐释观点,以进一步揭示观点中的重要概念“谦虚”的含义及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文化涵养和阅读积累。议论文是“讲理”的,“讲理”过程中没有层次的论证,可以说是无效论证,严密周详的思维过程可以使理性思维成长。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人的立身之本。谦虚不是自负偏执,不是胆怯保守,而是审时度势的思考,是奋力进取与适可而止之间的平衡。谦虚是雪莱“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的气度,是《昭德新编》“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的顿悟,是华罗庚“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的惊觉。谦虚做人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皆能从容淡定;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依然不屑过眼云烟。是的,做一颗饱满的麦穗,在尘世中低眉,便可在浮躁尘世中,像素荷般挺立于世,享受你眼里的世界。
  此示例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对观点进行全面的、辩证的、多层次、有现实针对意义的阐释,增加了文章的深度,更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也就更加无限接近考纲写作发展等级中“深刻”的要求。
  通过以上探究,中学生在写作时掌握好“是什么”观点阐释的写作方法,运用以上示例方法不断反观自我,联系生活,感悟人生,关注社会,能够形成深刻的思维与独特的审美视角,让写作思路清晰、思想深刻、语言精彩,从而真正让议论文“深刻”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读诗可能尚不明显,读词,简直触目就是“江南”。对这个词有着强烈的偏爱,觉得它唤起的是湿润而明媚的印象,而且连它的字形都那么亭匀有致,音节也那么悦耳动听。六岁时第一次到杭州,于是对江南最早的印象就是那柔柔的柳丝、明媚的西湖,还有父母温暖的双手。那真是绝好的启蒙教育。  有人说,在历史上“杏花春雨江南”总不是“骏马秋风塞北”的对手,纤柔的南方一次次败给骁勇的北方。如果这是宿命,我想大多数江南人宁可接受
期刊
诗坛从来都不平静,几乎每年都有吸引公众眼球的事件发生。进入新世纪以来的10多年间,从赵丽华的“梨花体”,到车延高的“羊羔体”,再到乌青的“乌青体”,又到周啸天的“啸天体”,诗坛与公众对此认同点赞的有之,嘲笑起哄的有之,两种意见尖锐对立,截然相反,更多的是媒体的炮制与炒作。刚刚进入2015年,湖北脑瘫女诗人余秀华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网络微博上疯传而一夜“红”遍中国,媒体又成功炮制了一起具有买
期刊
读了《飞鸟的敬礼》后,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陆游《咏燕》的诗句:“初见梁间牖户新,衔泥已复哺雏频。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着人。”诗句所描绘的人鸟相亲的场景,显然同主人的善意与友爱不无关系,末句描写的场景与文本《飞鸟的敬礼》中一只髻鸠“轻轻地落在爸爸的肩膀上”,“安然地待了一会儿”,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由于爸爸长期对鸟儿的体贴与关注,彼此之间才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于是才会如此默契。同时也表明“爸爸”
期刊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无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
期刊
云居山,云居山,是云居住的山吗?什么样的山能留住云缥缈的身姿和脚步呢?25日下午,出南昌,上京九高速,下艾城,进永修,沿着一条14公里长的小道,车辆不断地转弯盘桓起来,明显感觉地势在上升,人被渐渐抬高,四周山峰涌动,绿意盎然起来,而且一个弯道接一个弯道,跟上庐山似的。只是沿途非常安静,听见的是风声、树叶沙沙声、间或的鸟鸣之声,几乎没有其他车辆来往,不似上庐山的拥挤嘈杂,心也慢慢安静下来。  车开到
期刊
那是“一块不算太大的地方”,“满地乱石,一片废墟”,是个残破不堪的“荒石园”,却是“昆虫的天堂”,是“我”的“钟情宝地”,甚至成为了“我意欲从此永远与我的昆虫们亲密无间地生活的美丽迷人的伊甸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在这个荒石园里四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顽强奋斗,将这块“钟情宝地”变成了一座“活的昆虫实验室”,最后还写出了长达两三百万字的十卷本巨著——《昆虫记》。  他就是法国的昆虫学家
期刊
纵向展开议论,就是采用层层深入、剖析事理的手法,由现象析本质,由结果析原因,表现为一种层递式的结构。如,就“承担责任”为题展开议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思考:一是什么是“承担责任”,二是为什么要“承担责任”,三是怎样“承担责任”。这样逐层跟进,将议论引向深入。  纵向展开议论的基本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这种层递式的论述比并列式和对
期刊
阅读这篇小说,我想起了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这篇难懂的小说,被选入粤教版高中教材。读懂这篇小说,就可以读懂时间之谜与人生之谜。后现代的文学理论在当代小说中被广泛运用,读懂这些小说,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与审美能力。  许多人面对《假想游戏》,感到迷茫,不知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后现代的许多文学作品,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解读,往往如同陷入迷宫之中。只觉得被作者牵着鼻子走,却不知道会走
期刊
“那个晚上,那群远行的兄弟,你们走得是那么匆忙……”  潇洒剑客的《那群远行的兄弟》是一首朗诵诗,因为它具有朗诵诗应有的抒情性与音乐性等特点。诗歌内容集中,主题明确,情感真挚;诗歌语言朴实,押韵自然,节奏感强,琅琅上口,适合朗诵。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兄弟”浓浓的敬仰之情,用情感抓住了读者的心;同时,诗歌在结构上注意反复呼应,使其产生回环往复、一
期刊
从古到今,描写风景名胜的诗篇浩如繁星点点,闪耀在文字的天空。如李白的《黄鹤楼》、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等。风景诗很大一部分属于咏物诗,其特点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心灵的寄托,与他的自我形象相融合。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阐释生活的哲理,或表现生活的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于谦的《石灰吟》等。中国当代诗坛,也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