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做好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kev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高热惊厥也俗称抽风,因为体温突然性的升高,造成了局部或者全身肌肉不受控制的收缩,同时出现了意识障碍。现阶段,依然无法找到惊厥真正的发病原因,随着研究实验的不断增多,发现高热惊厥的遗传性较为明显,而且,惊厥与小儿大脑发育缺陷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高热惊厥来势汹汹,一旦处理方式不科学,很可能对脑组织造成严重的损伤,对小儿的智力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与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8点,为患儿的身体康复保驾护航。
  1 急救护理要保持小儿呼吸通畅
  在小儿高热惊厥的发作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抢救工作,将患儿平放,将头偏向一侧,解开衣袖的扣子,将口鼻中的异物清理干净,防止在呕吐过程中出现窒息的现象。如果小儿牙口紧闭,可以将压舌板上缠上纱布,并放在臼齿间,能有效避免小儿将舌头咬伤,情况严重时,要用舌钳将舌头拉出,防止出现呼吸闭塞的现象。同时,准备气管插管与吸痰器,操作上一定要遵守规范流程,防止对呼吸道粘膜造成损伤。
  2 改善脑组织缺氧
  惊厥会造成呼吸受阻,加大了对氧气的消耗,进而出现脑组织缺氧现象。在短暂的缺氧过程中,增加了脑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了脑组织水肿的风险,且预后效果与缺氧持续时间、缺氧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不管是否出现紫绀,都要给予小儿高浓度氧气,提高血液的浓度,防止出现脑水肿,改善脑组织缺氧的症状,降低惊厥程度。一般情况下,采取面罩给氧的方式,并将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3升左右,直到症状出现有效缓解。
  3 建立静脉通路
  针对高热惊厥的小儿,医护人员在抢救活动中,一定要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其高效畅通,充分发挥惊药功效,为减轻惊厥症状奠定有效的保障,同时也是成功抢救的基础。大部分的小儿惊厥都是因为患者的抽搐而送至医院急诊,而快速抢救的关键与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要求护士能快速的进行针刺,促进急救药抗生素,以及其他类维持机体平衡的药物发挥功能。
  4 控制惊厥的发生
  在惊厥的发作过程中,一定要第一时间寻找发病原因,加强对惊厥病情的有效控制,高效的使用止惊剂与镇静剂。如果出现药物短缺现象时,可以采取针刺法与指压法,对人中、合谷、百会等穴位进行科学的针刺,能实现有效的止惊,同时控制好针刺力度,防止对皮肤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果已经成功地建立了静脉通路,要进行快速给药。
  5 加强高热控制
  高热惊厥会造成新陈代谢,以及各种功能的紊乱,因此,加强对温度的控制是防止惊厥并发症出现的积极手段,快速将体温控制在30℃以下,同时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步骤进行操作,降低高热对患者所带来的伤害。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采取科学的降温方式,主要降温手段包括药物降温、物理降温,以及静脉降温等。
  6 充分发挥脱水剂的作用
  在惊厥缺氧的情况下,患儿内分泌紊乱,降低了血钠含量,在惊厥反复发作的过程中,会经常性的引发脑水肿,患者因脑水肿导致脑细胞去极化,使惊厥阈值降低。因此,要充分发挥脱水剂的作用,使颅内压与脑水肿得到有效地控制。在急救过程中,通常采取每千克静点20%的甘露醇,或者有降低颅内压功效的地塞米松。
  7 营养的摄取
  在小儿惊厥的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营养情况的评估,当患儿在清醒的过程中,引导患者对营养的摄取。例如,清淡食物、果汁,以及水分的摄取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惊厥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禁食手段,待病情平稳,或者体征平稳后再进行营养的摄取。针对昏迷不醒的患儿,可以通过静脉高营养或者鼻饲的方式实现对营养的摄取。
  8 谨防外伤
  在惊厥发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将纱布放在治愈患者腋下,避免患者皮肤出现磨损的现象。加强对床边防护栏的安装,避免患儿从床上坠下,清理床上的可能造成损伤的异物,防止在剧烈活动时出现损伤。如果患儿因惊厥倒地时,第一时间抢救,同时移开可能对患儿造成伤害的尖锐物体。同时,在按压患者或者拉动的过程中,不要过度用力,防止脱臼或骨折现象的发生。
  9 结束语
  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小儿高热惊厥的重视,积极地采取科学的治疗手段,避免高热惊厥的再次出现。同时,在急救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家长的沟通,获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提高患儿家属对高热惊厥危险程度的有效认知,加強对患儿家长的正确指导,无论对防范高热惊厥的再次发生,还是保护患儿身心健康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尿动力学检查是泌尿外科中的一项重要检查项目,在伴有下尿路症状的患者中应用普遍,有助于了解受检者储存尿液、排放尿液的器官功能情况(如尿道、膀胱及连接组织等)。但是多数人对于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并不清楚,甚至排斥此项检查,对于患者的病情诊治极为不利。下面来科普一下尿动力学检查的相关知识。  1 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呼吸衰竭是临床多发且常见症,其并发机制与肺血管疾病、肺组织病变和呼吸道病变等因素相关。由于呼吸衰竭能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往往为延长患者生命,在行治疗的同时都会辅以护理干预。那么,对于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了解多少,介绍如下:  1 呼吸衰竭病因  1.1 肺组织病变  弥散性肺纤维化和肺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众所周知,脾脏是我们身体中很重要的淋巴器官,平时在过滤和储存血液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脾脏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就会发生破裂,一旦脾破裂就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伤。所以,平时要注意对脾脏的养护,避免脾脏发生破裂,如果脾破裂后,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1 什么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在出门诊时经常会接到患者反映的情况,患者表示自己经常感觉到心脏发生剧烈地跳动,甚至有时候自己都能够听到,并且与此同时,还伴有出汗、手抖等症状,但是多次前往医院做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等,都没有发现显著的异常的表现。久而久之,患者自身便会产生恐惧、焦虑、不安、抑郁等种种负性情绪,担心自己是不是存在隐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目前,生活节奏加快,大家的生活压力也是较大的,日常生活过程中,大家的肩部时不时的会有阵发性疼痛现象,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或劳累的时候出现。那么注意了,很有可能是“肩周炎”找上门来了,那么什么是肩周炎?肩周炎有哪些症状呢?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怎么治疗呢?现在,我们就来一一进行解答。  1 什么是肩周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腹胀是产妇术后常见的不良症状之一,不仅会增加产妇腹压,还会影响到创口的恢复,从而增加了产妇的疼痛感,情况严重的则会产生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进而增加了死亡率。在我国,该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相关研究中的综述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总结我国近几年的相关研究,为我国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剖宫产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或家属会反复询问:“听说血液透析需要终身治疗”、“血液透析后肾脏会受损”、“听说有人多年没有透析就生活得很好”等等。事实上,一旦病人开始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对他们来说就是“终身制”!但不是那么简单。  1 血透是否终身制  对于大多数进入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由于原发性疾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说起门诊,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平时生病时上医院找医生看病就是门诊。一般来说,在门诊部看病的人病情都比较轻,只需要向医生询问得了什么病,让医生对症下药即可,不需要住院治疗。如果病人的病情比较严重,门诊医生有疑问时,那么就需要住院治疗了。提起随访,大家可能就会觉得有些陌生。有时候医院为了让病人有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手术后的疼痛是阻碍咳嗽的主要原因,要鼓励病人咳出痰来。首先在进行手术前要让病人和家属知道这种方式的原因和目的,耐心的教导他们,使得他们掌握咳嗽的方式,不仅仅要将正确的咳嗽方式展示给病人,还要将正确的咳嗽方式教给病人,使得病人的咳嗽技巧不断的提高。同时家属也应该和病人一起参加教和学的过程,这样可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医学检验的医疗器械、技术等均进行了更新,并逐步扩展至更多的领域,如生物化学、免疫学、血液细胞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使其成为医院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门。病人到医院看病,除了要和医生护士打交道,还有很多时候需要进行各种化验,以帮助临床医生确定病因、病情程度、如何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