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北带深层砂砾岩体储层伤害机理研究

来源 :石油钻采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营北带广泛发育深层砂砾岩体,结构复杂,但对其储层伤害机理研究甚少。从孔渗关系、敏感性、液相伤害和固相伤害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深层砂砾岩体储层伤害因素。研究发现,深层砂砾岩体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其产量与孔隙度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存在弱到中等水敏、弱碱敏和强应力敏感性;存在很强的液相伤害,水锁情况严重;固相伤害较为严重,且随着压差的增加而增强;该区块井漏事故较多,漏失量越大,对储层的伤害越严重;温度对其水敏性影响很大。研究结果可为研制适合该区块的钻完井液提供支撑。
其他文献
为合理设计钻井水力参数,对可视为幂律流体的钻井液偏心环空螺旋流动的压力梯度进行了研究。利用待定系数法对幂律流体偏心环空螺旋流的控制方程进行了变换,得到了压力梯度公
旋转磁场测距导向系统是一种精确探测邻井距离的新技术,在复杂结构井钻井工程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磁短节在钻井现场地表的等效磁矩是判断旋转磁场测距导向系统测量结果
仿照细菌结构开发了含仿生绒囊的钻井液。CLY-A井欠平衡钻井表明,无需附加设备,调整钻井液密度0.8~1.0g/cm3即可循环;CLY-B井空气钻井表明,空气钻井过程中添加不同绒囊处理剂,
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采用分簇多段技术压裂水平井喜获成功,油井试排日产纯油122.4 t,气井平均无阻流量达48.4×104 m3,突破了超低渗储层油气开发
弹性不稳定渗流的动力来源主要是岩石及液体的弹性能量,当井底定产量生产时,往往忽略井底产量由于液体压缩系数而产生的弹性变化,致使动态预测时井底压力计算偏小。考虑井底
对PDC钻头水力结构的优化是控制泥包生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针对PDC钻头在使用过程易产生泥包的问题,建立了带有侧向射流喷嘴的PDC钻头井底结构的物理
敏感性研究是分析储层损害机理的前提,对于优化钻探和开发过程中的各个作业环节,以及制定系统的油气层保护技术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各种储层敏感性预测
渤海油田实施聚合物驱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井组注聚配注系统逐渐暴露出操作不便、聚合物分散效果差、熟化时间长、设备占用面积大等问题。对原有系统进行了优化,包括引入电动上料
注采井网优化是特低渗透断块油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条带状特低渗透断块油藏,从其几何特征及规模出发,设计了13种布井方案,并借鉴花17断块的地质参数及生产制度,应
为有效提高树胶水溶胶液的黏度和水溶性,以SP树胶为原料,通过环氧氯丙烷交联改性,制备了交联改性的SP-1树胶。DSC曲线表明,SP的相变温度为159℃,SP-1的相变温度为156.17℃,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