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芹山的雾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ne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芹山——闽南第一高峰。海拔1544.8米,在平和县境内,与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灵通山相峙而立。
  大芹山是我老家村里的一座山。所以对大山的记忆是与生俱来,从小开始的。当然,儿时对山的概念是模糊的。因为长在山里,屋前屋后,漫山遍野。去过的,没去的,都是郁郁葱葱,茂林修竹。但不知为何,唯独大芹山缺少了那份树的挺拔,绿的盎然,而更多的是芦苇的妩媚和矫情。也许是海拔的原因,造就了这片高山的苇海。高山上偶有小竹丛生,若见整片的小竹林,那便是高山最亮丽的外衣了。
  小时候跟村里大人登过大芹山,基本没啥印象。略大时跟伙伴登过山,只觉好玩。上中学后与同学登过山,抒发少年志。而今星移斗转,世事变迁。昔日的荒郊野岭,已开辟成上等级的盘山公路,登顶的山路统一由打磨过的标准石板铺就。于是,造访的人渐渐多了。每每回老家,我都有登山的冲动。
  初春时节,我又回到了大芹山。这是一个多雾的季节。大山里云雾缭绕,云里来雾里去,倒也正常。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而大芹山脚下的雾,厚重而深沉。车行在盘山公路上,犹如浸泡在大海烟波里。你来了,它揽你入怀,丝毫都不避让。人行走在雾里,则全身浸润,直至眉梢。顺手就能抓一团,捧一把,掬一口。憨厚的雾简直就让你触手可及,无法逃身。如此丰盈的雾啊,似一坛陈年的老酒泼洒开来,带着泥香,带着绿意,带着春的气息,带着大山的呼唤,陶醉着你。
  停车简装,接地步行。山腰上的霧,似乎轻盈了许多。雾在飘移,在旋转,在升腾。有如一艘艘帆船来往穿梭,似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沿着登山的台阶,人随雾走,雾同人移。还是古人说得好“足底闲云屐齿生”。一路上,能看到的是满山的“白轻纱”,能听到的是爽朗的谈笑声,能感觉到的是全身的飘洒和无尽的滋润。
  拾级而上,登峰造极。闲谈琐事,纵论古今。不知不觉一股大雾扑面而来,其速度之快有如速雷不及掩耳。翻腾的云雾忽上忽下,突左突右。时而兵临城下气势汹汹,时而号角齐鸣勇往直前,时而喷涌向上气贯长虹……我倏地倒吸了一口冷气,被如此雾状所震撼——变化莫测,势不可挡!顶峰到了。是风,是风在作祟。雾儿本平静,山风自扰之!我想人间世事亦如云来雾去,漂浮的是云雾,稳重的是大山,平静的是心情,享受的是心境。
  山顶上有一块被本地人称为“八音石”的大石床。说石床是因为其形如床,长约2.5米,宽2米,厚0.3—0.5米,底部由三个石柱撑着。从不同方位敲打,发出异样的音响,让人连连称奇。在晴空万里的大芹山顶,能远眺大海,顾及厦门。当然,饱尝雾福的我又多了几分期盼:阳光灿烂,风和日丽,放眼未来。
  得天独厚的地方总能吸引仁人志士的眼光。雾多自然产好茶。随着投资过亿的大芹山万亩茶园的开垦种植,以及按五星标准配置的茗峰山庄的建成启用,大山的面纱渐渐地撩开,参访的人络绎不绝。登山赏雾品茗,修身养性抒怀。大芹山将以雄伟的峰,登天的梯,妖娆的雾,清新的香,迎接芸芸众生,不断吐故纳新。
  灵通山因明朝黄道周题“灵应感通”而得名。而与之遥望的大芹山则有容乃大,容得飘渺的云雾,容得世间万种风情。窃以为,是谓大情(芹)也。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思想和战略部署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在谈到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时,明确指出“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宗派主义和圈子文化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然何谓“码头文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做一番探究。  在我国水路交通发达的地方,历史上大多有过依托于航运帮会势力而形成的“码头文化”,主要是与码头上的中下层劳动者息息相关的一套生产和生活方式,
期刊
山格镇地处平和县东北部,是“三镇一区”工业走廊重点乡镇,与文峰镇、小溪镇、霞寨镇、芦溪镇和南靖县的山城镇、南坑镇接壤。全境面积177.2平方公里,是平和县最大的平原乡镇。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现有1.3万户,5.3万人。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随着县城东扩战略实施,集镇所在地至县城区域已纳入县城规划建设,新陂商贸城、科技产业园、工业集中区逐渐成为平和东部产业集聚区;省道牛旧线、官九线及沈
期刊
人生的意义,在于生命的内涵。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龙海市榜山镇卫生院院长方安海,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他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担当,以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推动乡村卫生院发生重大变化。他三十年如一日,一心一意扑在病人身上,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在偏远山区诊病送药,救治了无数乡民,被农民兄弟誉为“生命和健康的守护神”。他用自己的热情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
期刊
崇正书院,这么多年,一次次踏进你的门槛,一次次聆听你的故事。你的儒雅形象,也在心里逐渐清晰明亮……  翻开《长泰县志》,泰亨书院、龙津书院、钟馗书院、状元书院、文明书院、崇正书院、文昌书院等,十多所书院的名字扑面而来。 “泰亨书院”,建于明代,建有文公祠,崇祀朱文公,授道朱子理学,应该是文字记载最早、影响最大的。“钟馗书院”,则是办学规模最大的,由长泰籍理学大师唐泰于明永乐年间(1418)筹建。唐
期刊
虎伯寮的春天总是美丽的,色彩斑斓,山花烂漫。春天到了,万物又吐新芽,红的、绿的、黄的,奇艳争香。此时不仅是踏青赏花的好季节,更是春茶采摘的最佳时节,特别是清明节前后那几天。  大山宁静、舒雅,晨曦透过树梢一缕缕地洒向大地。一支特殊的采摘队伍,神秘又与众不同,悄然入山。或是神色庄严、或是兴奋;或悄然交谈,或是爽语高呼。有身背箩筐的茶农,有黄袍加身的道士,还有身穿旗袍婀娜多姿的美女,甚至还有打着横幅和
期刊
在平和县山格镇,有一座闻名遐迩的观音亭。这座始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的观音亭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的不凡之处在于不仅供奉着观音娘娘、弥勒佛等神明,宫内有一尊被称为“大众爷”的木雕全身坐像,乌面长须,身着官服,戴有双翅的王冠——大家都把它视为“戚继光”化身。  为什么道教殿堂会供奉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呢?且听我慢慢说来。  慈惠宫的前世今生  慈惠宫座落在平和县山格镇,原名马溪岩,又名观音亭
期刊
延安楼位于平和县小溪镇新桥村后巷,顺着新建五路往南走,过了东大路的第一个路口往右拐,一条幽深的小巷斜斜伸向远方,再往前走近百米就可以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了。阳光融融的午后,也许是因为受前些天到九峰采风看到黄田的“?见楼”和“廉政公祠”的触动,心血来潮,萌生考究的冲动,蹬上自行车,循着儿时记忆中的小路造访去了。  这个楼其实还是很熟悉的,三十年前曾经就在这里穿梭逗留过,因为楼里住着两个初中的同学,只是
期刊
闽南九龙江岀海口的周边遍布河道,连着纵横交错的水网,灌溉着这片肥沃而富饶的土地。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在这一条条河道里也遍布着一条条体形不大的“公婆船”。  说起“公婆船”的名字,或许大多数人较为陌生:一条小得不能再小的舢板船中间搭着一蓬盖,类似鲁迅先生笔下所描述的乌蓬船;柴米油盐及生活用具全部装在这小小船上,一对老夫妻默契配合的捕捞作业,这船就叫“公婆船”。  清晨,天刚熹微,水面上便传来“伊
期刊
人生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遇见,无论这些遇见是萍水相逢还是刻意追寻。当然并非每种遇见都能刻骨铭心,只是有些纵使谈不上唯美惊艳,却会令人眼前一亮,并留下深刻印象。诚如我所遇见的蔡家堡,虽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却不妨碍其在平和县山格镇隆庆村这方沃土上存在了七八百个年头,也令我萌生了深入探究的兴致。  一  遇见蔡家堡,是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冬日。  沿207省道由平和县文峰镇朝山格镇方向行驶,在距離平和六中约1
期刊
的确,古诗词读多了,难免要对无量数见花抹泪的“伤春”题材产生厌倦。但既是“无量数”,就是沙子也可淘出许多黄金来——这就是好选本之所以流行的原因。  手头恰好有本钱钟书的《宋诗选注》,选了陈与义十首,一半属伤春。你看这句:“海棠不惜臙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春寒》)让情感湿漉漉地融入春色,写来蕴藉而别有风致。好是好,但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却是:“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伤春》)负载着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