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一、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教师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数鸭子》时轻声用小鸭子的叫声哼唱歌曲曲调,歌曲表演时由学生自由选择唱还是用动作表演,很多同学都喜欢动作表演,这样既生动形象又容易记住歌词,在活跃的课堂氛围里学会了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编歌词环节,孩子们很兴奋,都争着表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他们还创编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表情,甚至有些同学还创作对白,设计动作造型。他们的神态是那么的认真,分组创编,根据学生报出来的喜欢的动物,自由组合在所贴的动物画前讨论并演唱,最后分组表演体现了孩子们丰富自由的创编能力及培养了她们的自我表现力。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音乐不再是抽象的、虚幻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造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天真活泼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在这种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学生通过歌唱、表演、創作,达到对歌曲的体验,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他们完全沐浴在优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趣、音乐的美,激化和深化学生心中对音乐美的熏陶。
  二、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小鸟,小鸟》这首歌曲时,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先掌握整首歌曲的主题,其主要以小鸟为主题,将春天中的阳光、花草、树木等大自然美景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几幅春天风景画,让学生体会春天美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再以这首歌曲的伴奏为背景音乐,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播放自己精心制作的有关“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的影片。学生在欣赏之余,积极情绪再度高涨,学习兴趣再度提高。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这一美好的季节,扑面而来的都是满满的春意。
  三、情感投资,以情动情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一门抽象、逻辑性要求都非常强的学科,还是一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而音乐活动则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最容易投入其中的活动。我们把数学教育与歌唱相结合,把数学教育与音乐韵律相结合,把数学教育与音乐游戏相结合,也把数学教育与音乐欣赏活动相结合。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玩中学,学中玩,可以让我们认为比较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而且比较有趣,而且能够让幼儿思维更加敏捷,接受能力更加强。  一、数学教
期刊
儿童是在主动参与活动过程中亲自去操作、体验,从而真正获得情感的熏陶。作为教师,尤其是身为艺术专业出身,更应成为孩子活动中的环境创造者、材料提供者,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适合每粒种子发芽的生长土壤,从而让他们大胆的表达和表现自己内心情感世界的美妙幻想曲。  在实施中,却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冲击着我們头脑中已有的教育理念,荡涤着与我们相熟相伴的陈旧的观念,改变了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着重尝试用
期刊
一、学习兴趣培养提出的背景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这些学生你讲不讲他不听,一节课下来老师脖子都讲破了,一个二个的像吃了安眠药一样云里雾里的,一问三不知” “有一些学生打好几次都不得一节课,真是令人寒心很”在教研活动中,许多公开课中老师不乏照教案按部就班,本本主义,采用自问自答,学生几乎没思考的时间,高压式满堂灌教学方式,把知识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学生越来越厌学。教学效
期刊
英国伟大诗人拜伦说过:“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在课堂上,教师没有激情,就失去了教学的原动力。  每个老师在课堂上都有其独特的教态,有的是温文尔雅的,有的是热情洋溢的,有的幽默睿智,有的则活泼好动,但是无论其教态如何,一个教师上课不能缺少激情。有了激情,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肢体动作、教师的眼神、教师的表情就会特别动人,就会深深地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从而生成精彩的课堂亮
期刊
古希腊著名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这是何等气魄的自信啊!正是因为令人惊叹的自信,才燃起他无比超凡的智慧,使他做出了光照史册的贡献。自信心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越强,就越易学好,学生感到越易学,学习的自信就越强。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的树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单单是学生的事,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是我们英语教师的责任。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
期刊
近年来,学习钢琴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如何将钢琴学习与提升学校素质相结合呢?我在中学高中部开设了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校本课程。  钢琴学习一是增强眼、耳、脑以及左右手的协调性,二是促进发展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除了以上这些智力因素,学习钢琴还能带来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好处。  孩子从小坚持学习一门乐器是漫长而枯燥的过程。他们经历了无数孤单与泪水、甚至是讥笑与责骂,不断克服困难又不断鼓足勇气,这
期刊
绘本,就是图画书,属于儿童文学的一个种类。绘本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还能陶冶幼儿的情操。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怎样组织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呢?本文将从阅读前准备性活动、绘本阅读的指导和绘本的情境再现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阅读前准备性活动  在幼儿阅读绘本前一两周,教师可以将绘本投放到阅读区,让幼儿自由预览绘本。且要为幼儿选择色彩要鲜艳,画面要生动活泼;背景不过分复杂,情节和形象
期刊
设计意图:  孩子们对体育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开展体育游戏的常规和良好习惯,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之间在动作发展、体能发展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孩子们乐于练习自己能够掌握的动作内容,因此本次活动我将区域活动的经验运用到体育游戏中来,竹竿是幼儿生活中方便找寻到物体,并且有多种用途,利用“竹竿”所具备的可以多用,可以开展一物多玩的特点,将幼儿的动作学习练习分成内容、难度、层次不同的若干块供幼儿
期刊
信息技术的整合使音乐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只能用单一的“教师唱——学生跟”的教学方式,众多的视听咨询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学生对音乐内容多样性得到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找到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调动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运用信息技术、电教媒体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最为有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
期刊
剪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老民间艺术精华,它博大精深,风格独特,文化内涵深厚,是我国人民通过劳动和生活实践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的艺术形式,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传统剪纸的乡土艺术扎根于民间生活,是劳动人民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