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公司之OPPO、ViVO:35万个终端 精耕细作发展线下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a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手机连锁企业迪信通和零点有数共同发布了国内2017年1月份手机销售榜,华为、OPPO、VIVO分列销售榜前三。作为均价是小米近两倍的OPPO和ViVO,一旦销量也超过小米,意味着他们的销售额将各自达到小米的两倍,总量为小米的四倍。互联网思维再次被经典商业法则秒杀。
  OPPO和VIVO这两个手机品牌同属于一个派系——步步高派系,也都有一个幕后老板——段永平。回顾OPPO和VIVO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手机界的后起之秀OPPO和VIVO也都是愿意下“笨”功夫的公司。
  十几年精耕细作渠道。
  在步步高的发展历程中,对渠道的精耕自作,有着长达十几年的历史,即使进军手机行业,在渠道方面的“耕作“也已超过10年。
  OPPO和ViVO的渠道可以称作业内典范,它拥有和娃哈哈一样稳固的渠道联合体经销商,而在这批优秀经销商和公司业务人员的努力下,OPPO和ViVO打造了强有力的渠道终端。无论是渠道的广度,还是单点的质量(终端形象建设、导购销售技巧)都堪称楷模。
  拥有三十多万个终端,三四线城市手机界的王者。
  OPPO和ViVO并非一开始就拥有强大的资源,这些资源都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从被渠道拒绝、不接受,到一步步打通渠道,中间费了很大周折。2012年,随着小米名声鹊起,互联网思维成为了一个“高烧”的词汇,谁不与互联网思维沾点边似乎就OUT了。而此时,OPPO和ViVO却闷头建设自己的渠道,甚至被很多人笑话。但是事实证明,谁笑到最后,谁才是最大赢家!
  目前,OPPO和ViVO加起来拥有三十多万个终端,这一强大的网络,让OPPO和ViVO成为三四线城市的王者。
  強大的线下渠道优势让OPPO和Vivo逆势增长,狂甩小米。
  2015年,昔日的行业明星小米进入转折,从动辄超过100%的高速增长骤降到15%,而此时,OPPO和ViVO却依旧保持高速增长,分别达到67%和超过40%。作为均价近小米2倍的两个品牌,其终端零售额分别达到了小米的1.5倍。
  到了2017年1月,这两个品牌依旧保持了高速增长,相对比的小米则出现了下滑,OPPO和ViVO都分别超越了小米、三星和苹果,位列华为之后,跻身前三甲。这其中,OPPO和ViVO强大的线下渠道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小米一直自豪的“轻”在面对“重”的重重冲击时,也遭遇了增长瓶颈,开始准备发展线下。
其他文献
在百度开列的中国“十大商帮”中,“粤商”名列榜首。近现代,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粤商更是异军突起,以冒险开拓、独立进取的商业精神和开放情怀,独步天下。  大连被称为辽宁经济全面振兴发展的领头羊,吸引了众多异地企业来连投资兴业。在大连近三十家异地商会中,大连广东商会是粤商在大连惟一合法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组织。大连广东商会于2011年1月成立,至今已有6个年头。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商会发展到数百人的知
期刊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现辖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四县和金安、裕安、叶集三区,设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六安市总面积15451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总人口580.5万人,居全省第五。    六安是源远流长的人文胜地,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古往今来,这块土地英才辈出。上古有辅佐舜禹而劳卒的皋陶,汉有“开巴蜀教化之风”的文翁,三国有
期刊
在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过程,我们应该重点看“进步”。  近几十年来,产权逐渐清晰,但从公司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是先有公司,后有《公司法》,这也是当时我们创业最困难的地方。所谓的“84派”企业家和“92派”企业家,区别也在这里。  “84 派”是在 80 年代没有产权概念的制度环境下创业的,以事业为导向,企业家个人需要做出很大的牺牲。  而“92 派”企业家的创业环境相对要好很多。1993年国家颁
期刊
雷军在变,是变好还是变坏,仁者见仁。  2016 年的小米年会上,雷军说,“年初,我们定了一个8000万台的销售预期,不知不觉我们把预期当成了任务。我们所有的工作,都不自觉地围绕这个任务来展开,每天都在想怎么完成。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的动作变形了,每个人脸上都一点一点失去了笑容。”于是,雷军提出,“所以我们定下2016年最重要的战略:开心就好。我们决定继续坚持‘去 KPI ’的战略,放下包袱、解掉
期刊
我觉得风口论包括猪论是充满了投机思维的方向,所以我很不认可去探讨这个东西。因為大家都想找捷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话其实挺危险的,整个社会不应该鼓励大家去找这种捷径。中国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中国GDP连续这么多年快速成长,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机会。我们这一代人整体来说都是很幸运的,所以不用找风口。我从2000年回国到现在,这十几年来时时都处在风口中,各种各样的机会吹得我难受。让我焦虑的
期刊
猪碰上风也会飞,但是风过去摔死的会是猪,因为你还是猪。我们每个人要思考你怎么把控这个风,你怎么去掌握好这个风,怎么提升自己。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去寻找风口,而是真正的把自己变成一点点风就能够飞起来的、能够翱翔的人。今天我们看到一批中国企业抓住了每次机会,而另外一批企业由于失去了每次机会都倒了下去,这是对经济的伤害、对员工的伤害、对社会的伤害、对企业的伤害。所以我觉得,其實抓住机会、把握机会的人不少,但
期刊
大家理想中的互联网风口,实际并非风光无限,大家对风口的理解有偏差。风口到底是什么?雷军认为,风口上,猪也能上天,因為它在一个足够肥的市场,选择了最佳时机进入。但关键在于,足够大的市场,你能看到,对手也能看到,你进入了,对手也一窝蜂冲进去了。风口的本质是企业为顾客提供独一无二的价值,形成顾客选择你而不选择对手的理由。企业家经常会忽视的是,自己为什么存在?他们的注意力经常只在企业内部,忽略了外部的竞争
期刊
這段时间中国经济有下行压力,再加上最近几年互联网很热门,大量传统企业老板纷纷找我合作,尤其是我们投资了永辉超市之后,有一大堆超市找我们,希望能跟京东合作,他们说一定要和互联网有关系。我很好奇为什么一定要和互联网有关系?有个中欧校友跟我说了实话,他们感觉跟互联网接上关系,连猪都可以飞起来。互联网领域有个很普遍说法:风来了,猪都会飞。我认为如果你是一头猪的话,就两种选择:第一个选择你使劲吃,使劲睡,抓
期刊
小米说自己是在风口被吹上天的猪。我不知道它有一天会不会掉下来?没有风了怎么办?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做猪,我们要做创造者。我们都在讲互联网,但小米只是做手机的,它并不是互联网,它只是把自己打扮成互联网。这一两年,媒体也好、大众也好,都在不停地讲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好像因為互联网我们就发达了?有了互联网我们就赚钱了?错!互联网它只是一个时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就像我们过去靠走路走亲访友,现在不需
期刊
我在刚刚创办小米时讲过一句话:当台风来的时候,连猪都会飞。这句话的解读各种各样,我想表达的意思有两层:第一,在我们默默耕耘企业的时候,不要忘记抬头看路。  我创业至今已有二十七八年,在如此漫长的创业之路中,一开始我们坚信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厚积薄发。后来我觉得,除了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把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当历史性的机遇扑面而来的时候,拥抱它。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机遇造就的。当你想成就一番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