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科薹草属黑穗薹草组的植物地理学讨论

来源 :植物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黑穗薹草组植物的外部形态、细胞染色体特征与地理分布之间的关系,结合地质历史事件推测了黑穗薹草组Sect.Racemosae G.Don.的起源、进化和迁移等问题。推测黑穗薹草组可能在早第三纪的始新世起源于我国的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可能的迁移路径为:由起源中心向北部迁移至欧洲、中亚、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并通过格陵兰岛和白令陆桥到达北美洲地区;经过第四纪冰川后,一些分布于北美洲的物种又通过白令陆桥回迁到亚洲东部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最终形成该组植物的现代分布格局。
其他文献
为明确黄麻(Corchorus L.)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13个国家的两个黄麻栽培种及野生种共96份黄麻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黄麻种质资
为了研究蕙兰(Cymbidium faberi)根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季节里的变化,于不同季节从蕙兰根部分离出内生细菌207株,采用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分析(ARDRA)研究了蕙兰根部内生
采用电镜和细胞化学技术对地钱(Marchantiapolymorpha)卵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卵发生过程中细胞化学和超微结构特征可将卵发育过程分为幼卵、中期卵和成熟卵3个阶段。幼卵阶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囊瓣木(Saccopetalum prolificum)和刺果番荔枝(Annona muricata)花器官的形态发生过程。刺果番荔枝和囊瓣木花被片均为3轮,其中刺果番荔枝内轮花被片数目为3枚
根据前期耐盐芯片研究提供的两条EST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ACE技术从番茄耐盐品种Edkawi中克隆了其5’和3’片段,并拼接成全长cDNA,分别命名为SISRGl和SISRG2。两个基因序列在GenBa
以人工合成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小麦种子醇溶蛋白保守引物进行PCR扩增,经克隆测序获得了843~897 bp共15个新的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Q029719,JQ046392~JQ0
采用幼苗萌发法,在湿润和淹水两种水位萌发条件下,研究了蚌湖(鄱阳湖子湖)湖滨带5个水位梯度区的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种子库中共萌发了33个物种,分属15科29属。物种组成以一
环式电子传递做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电子传递途径之一,近几年被证实它对于许多高等植物的生长是必需的。环式电子传递通过促进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的建立一方面激发ATP合成酶合成ATP,另一方面加强了光系统Ⅱ处的热耗散,稳定了放氧复合体,从而保护光系统Ⅱ免受光抑制。同时,它还可以缓解光系统Ⅰ处电子受体的过度还原,减少超氧阴离子在光系统Ⅰ处的合成,防止光系统Ⅰ受到光抑制。本文简要地综述了环式电子传递的途径、其参与
经调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46种,隶属于29科39属,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一级保护的有5种,二级保护的有29种。建议将19种列入国家保护名录,20种列入省级保护
对水稻和拟南芥等模式植物的研究表明,NPRl(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1)是依赖于SA通路的防御反应调节基因,但在辣椒和烟草等茄科作物中该蛋白的功能还鲜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