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海归的职场经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i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嘉宾:怀奇
  怀奇,酷我音乐创始人兼总裁
  
   2005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MBA的怀奇女士与雷鸣先生怀揣梦想,回国创立了酷我科技。
   在很多人眼中,“海归”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身份,尤其是海外名牌大学的留学经历,更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那么你一定想知道他们毕业后的职业经历,他们会怎么选择自己的工作。
  
  大学毕业走进外企
  
   主持人:你的大学是在上海交大读工业外贸专业,在你毕业的时候,当时面临着哪些选择呢?
  怀奇:当时学校希望我能够保送读研究生,专业由我自己选择。我当时觉得自己是学管理的,管理还是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得更快。所以,毕业的时候我选择找工作。和很多网友的经历一样,在具体做什么方面的工作上还是有一点小的迷茫,因为方向很多,是做管理、市场、销售还是企业内部运营?我当时的大方向很明确,我希望学管理和商务方面的东西。后来我就选择了管理咨询,因为它能让我对商业的各各方面都有一些了解,能够看到很多企业的运作方式。所以,我毕业之后就去了科尔尼做管理咨询了。
  
  主持人:你进了管理咨询公司之后,具体都做哪些工作?
  怀奇:管理咨询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你到这个企业里,观察这个企业,了解它的方方面面,然后针对企业出现的问题,比如企业的战略制定是否合理、有没有明确的战略、企业的组织架构设计是否合理等,做出诊断,然后给出一个诊断报告,并提出对症下药的办法,比方说新的战略或者新的运营方案,最后帮助企业来实施这些方案。
  
   主持人:在科尔尼工作期间,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工作经历是什么?
  怀奇:有一次我们负责提升一家大型国企整个销售网络的工作效率,当时出差去内蒙古很边远的地方,住在小旅馆里面,出行工具是骡车。这样的工作条件是之前根本没有想到的。但越是这样的环境,越能体会到我们把销售网络整理好了之后,对这个企业和购买他们产品的人都是特别有意义的。第一次感到我们在做的事对社会是有价值的,这件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
  
  主持人:刚进入咨询公司,你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怀奇:一个星期法定的工作时间是40小时,而我们经常工作100多个小时。案子结项的时候会特别忙,连着熬两天两夜也没问题。当时年轻嘛,所以也不觉得累。关键是我做这个事情是自己喜欢的,做了之后真的会有所成长,做完一个案例我就会在某个方面得到提升。
  
   主持人:你觉得自己在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怀奇:它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从学生成长为对商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的职场人士。
  
  斯坦福的留学经历
  
  主持人:后来你为什么选择离开公司去斯坦福读MBA呢?
   怀奇:在咨询公司做了三年,确实学到了很多,但咨询行业的局限是你永远是站在门外看企业,这跟伴随一个企业成长起来是很不一样的,我希望能够脚踏实地做一些商业方面的业务,于是选择了重回校园。我需要沉淀一下,想一想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主持人:在斯坦福读书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怀奇:学习、工作得很疯狂,玩得也挺疯狂的!斯坦福有一个很好的氛围,它在全美的排名跟哈佛齐名,教学质量、课程的设置、教师的素质、教学的技巧都很棒,全部都是案例教学,在这种情景再现的实战中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因为斯坦福是在硅谷,所以也叫做所有新技术的心脏,很多东西能够让你大开眼界。整个学习的过程,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学到了很多。
  
   主持人:在斯坦福的课堂上,有没有令你印象比较深的事情?
  怀奇:我当时最喜欢的一门课是“如何管理一个成长型的企业”,有一个案例是讲在一个特别复杂的环境下,既有公司大型战略上的决策,又有人事上的大决策,还有融资等金融方面的大决策。总之,在烂得一团糟的状况下,让我们来分析哪一件事情是优先要做的。有很多人说商业上的决定是最重要的,这个合作做还是不做、这个方向走不走对这个企业至关重要。我们的教授当时就说:“你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人事的决策,人永远是你做企业当中最重要的环节,人事方面所有的决策永远是你第一优先级的决策!”这句话我记到今天,因为现在“酷我”也是一个成长型的企业,150多人的规模,每天面临那么多事情、面临那么多抉择要做,你始终要知道人对公司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在斯坦福待了两年,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怀奇: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开始逐步了解自己想要做什么了。人生的不同阶段,最想做的可能并不相同。我希望能在每个阶段都问问自己的心,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而不是社会上或父母认定的什么是好的,尊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很重要。
  
  主持人:从斯坦福毕业之后,你面临怎样的选择,最后怎么做的决定?
   怀奇:我毕业的时候,当时有两个选择:第一,继续留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因为当时也拿到了美国大公司的offer,年薪也比较丰厚,工作条件也比较优越,加上当时家庭的一些原因,考虑过在美国生活几年再回国;第二个选择就是回国创业,其实我在骨子里有些东西,但可能最早的时候没有特别感受到,在斯坦福的两年,让这一点慢慢显现,创业的想法和意愿越来越强烈。
  面对这两个选择的时候,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两条路我放弃哪一条在将来会后悔?答案很明显,放弃创业我会后悔。为什么呢?放弃了大公司的offer,以我的能力和背景,有一天我想要重新再做的时候,还是会有机会的。但创业却是可遇不可求的,特别是当你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创业伙伴时,这就更难得了。如果放弃创业这条路的话,将来有一天我会后悔的。所以,毕业之后我就回国了,开始我的创业之路。
  
  创业中的酸甜苦辣
  
   主持人:回国后你开始创业,为什么会选择互联网音乐这个方向呢?
   怀奇: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讨论的过程,我的合伙人都是我在斯坦福的同班同学,我们在毕业前就不断地沟通,想做什么、有哪些方向,最后我们选择了娱乐。娱乐里面的音乐有非常大的市场和用户需求,但我们觉得当时的一些服务和产品不太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我们就选择了这个方向。
  
   主持人:将创业的点子付诸行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
   怀奇:创业之初是蛮辛苦的,我们当时在五道口租了一套三室一厅,这是我们第一个办公地点,为了早点做出产品,大家基本上都是从早上十点钟做到晚上十二点钟,周一到周六,特别辛苦,工作压力也特别大。
  后来有一年半的时间,我们在产品上走了一些弯路,推出的几个产品可能在设计等方面并不是特别符合用户的需求,市场上的反应并不热烈。我们回过头来总结这段弯路的教训,发现创业真的不能投机取巧,特别是互联网产业,要踏踏实实地去了解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用户体验才是他们想要的。之后我们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终于推出了我们现在的拳头产品“酷我音乐”。
  
   主持人:你觉得在创业的过程中,哪几个因素最重要?
   怀奇:第一点,坚持。创业是一条漫漫长路,从一开始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坚持,遇到什么困难就回想一下你自己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一定要咬咬牙走下去。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点,针对我所熟悉的互联网创业,一定要有创新的能力,如果你只提供跟别人一样的东西,用户凭什么相信你、用你的东西呢?你一定是在产品或者服务上有跟别人不同的地方才可以赢得用户和市场。
  第三点,要有好的合作伙伴。创业这条路很不容易,如果有人跟你一同分享、分担,每一步就会走得更踏实。我和雷鸣是斯坦福的同班同学,彼此很了解,这种信任是一个好的合作基础。另外,雷鸣是产品和技术出身,我的强项是商务和管理,我们两个人的特长正好可以互补。
  
  主持人:在创业中,如何管理一支团队呢?
   怀奇:第一,每一个加入公司的成员,我都会和他们沟通,让他们知道,加入“酷我”不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而是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我希望每一个加入“酷我”的人都能够分享理念。在工作当中,年轻人都是很有冲劲的,他们不乏创造力,工作也都很认真,关键是你要信任他们,给他们舞台让他们去发挥。
  
   主持人:作为一个海归创业的成功者,你会给现在的大学生怎样的建议?
   怀奇: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一路走来,我其实没有做过特别具体的规划,一年要怎么样、三年要怎么样,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全身心地投入,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我能力范围内的最好。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我都是全力以赴地去做。很多东西积累在那里,机遇才会展现在你的面前,你只有积累够了,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才有能力抓住它。
  另外,你要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因为只有这样,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才有勇气去把握它;只有知道自己真心想要这个东西,你才能克服过程中会遇到的一切困难。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认真踏实地做好自己手上每一件事情。
  
  网友热点问题解答
  
  网友:现在海归好像不似以前那么风光了,一些外企都放弃了有海归经历的人,而是选择了一些在国内有丰富经验的求职者,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怀奇:我觉得海归只是一个人生经历,并不代表海归就一定能力强,或者说是本土成长的就一定是眼界有限,我觉得完全不是这样的。关键是你能够跟企业分享共同的理念。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好学,因为世界变化得太快了,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岗位上,一定要积极地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成长。
  
   网友:我现在也想创业,但是回国后创业融资的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在这方面你有什么经验吗?
   怀奇:我觉得融资只是创业当中的一个环节,做一个公司也不是为了一定要去融资,关键是你一开始创业的想法,你做的这个事情对用户、对社会是不是有价值的?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有你自己的特色?你有没有创新的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在市场上,资本方面的钱还是很多的,很多VC愁的是没有好的项目,如果你的项目非常好的话,是绝对不用愁融不到钱的。
  
   网友:我现在正在找工作,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去大公司,一个是去一家小公司,比如去一家创业型的公司,你对此有什么样的建议?
   怀奇:拿当初加入“酷我”的这些同事的经历来说吧,2005年我们创办这个公司的时候,“酷我”还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公司。当初我们的团队有十几个人,技术骨干都是清华、北大、中科院的硕士和博士,他们在毕业的时候,都是放弃了微软、百度这样大公司的offer,而加入了“酷我”。我后来也跟他们聊,为什么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来加入我们这样一个创业型的公司?他们是这样想的:第一,和我的体会一样,他们加入“酷我”的感觉不是说找一份工作,而是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大家共同分享这个理念;第二,大公司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如果你刚毕业进去,一个萝卜一个坑,除了本职工作可能没有更大的空间给你发挥。但是创业型的企业,从一开始你就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做,能给你非常大的成长空间,而且整个公司的氛围会非常好。当然,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因为2005年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今天我们的产品会成为“中国最佳音乐播放器”。所以,从一开始也要做好的思想准备。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