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uuhh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科学应用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关键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对策
  一、 引言
  有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别人所传授的知识可能会被忘记,但通过自己摸索和思考得出的知识,则会永久地留在脑海中,并内化为自身的基本素养。由此可见,在教育的过程中,自主的探索和认知显得多么的重要。如今,“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所强化的就是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物理的教学应当尽可能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模式,通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就物理学科本身而言,其存在的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关键技能——能够为学生今后成长和发展所用的关键技能。本文中,笔者结合时代教育理念,探索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二、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组成
  物理属于自然科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初中物理的教学而言,核心素养涵盖面较广,主要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科学运用等四大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新课程改革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一) 物理核心素养之一:科学知识
  结合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可见:所谓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是其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关键技能。就初中物理的教学而言,科学知识可以说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只有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方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而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的理解,主要涵盖学生对核心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因此,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学会求知和探索,能够结合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挖掘出物理学中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科学知识,并将这些科学知识有效地内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二) 物理核心素养之二:科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提出“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知识不注重方法的教学现状。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方法的掌握远远比知识的掌握显得更加重要。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科学方法主要是学生研究物理知识的思想和方法,这些方法源于探索和实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 物理核心素养之三: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科学态度以及价值观显得格外重要,主要体现的是学生在探索科学知识过程中的研究热情以及求真务实的态度。如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等,都是学生今后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品质。
  (四) 物理科学素养之四:科学应用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学以致用。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科学知识、方法以及态度和价值观外,还应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以及分析和处理能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应用,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所学习的科学知识有机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 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结合以上分析可见:在核心素养视野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科学应用等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那么,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促进初中物理的教学改革呢?
  (一)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思路的转变
  一直以来,初中物理的教学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让学生机械以及死记硬背相关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学生在考试结束之后,便会将所学习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师应当转变这样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科学应用四方面的关键技能,培养为学生今后成长和发展所用的关键技能,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只有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思路,方能促使教学质量提高。
  (二) 开展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物理实验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应当通过物理实验的开展,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物理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物理实验应当强化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自主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探究和科学研究精神;其次,物理实验应当多样化进行。传统的物理实验,往往局限于在实验室操作进行,在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趣味实验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物理实验,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开展演示实验等等,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 结合物理历史,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研究态度
  結合以上分析可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渗透物理历史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价值观。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牛顿的相关物理定律时,可以结合牛顿在研究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持之以恒的精神,不畏惧困难,面对别人的质疑不退缩的精神,树立学生在研究科学知识过程中的态度和决心,促进学生良好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应当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灌输的教学现状,通过培养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科学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关键技能,有效地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伟,张静.基于“5E”探究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以“液体的压强”为例[J].物理教师,2016,37(8):32-35.
  [2] 孙宏志,解月光.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2):31-36.
  作者简介:
  吴应林,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第五十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我国社会发展至今,对教育的重视力度一再加强。自高中教育改革以来,对高中各学科课堂的要求更加注重效率。所以,出现了更多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怎样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对授课教师授课方式的认可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题。另外,学生本人及其家长也由过去的只单纯地在意所授知识内容到现在的关注授课人的方式方法,以及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启发和引导。本篇将从这些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
摘 要:21世纪是科学教育的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长期指导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物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原理、发现活动规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本文主要以实验教学创新为切入点,围绕课堂物理实验教学中营造自主探究为中心,简要论述如何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一、 创新教育改革  创新既是进步的灵魂也是发展的动力来源
目的:过度训练可引起急性肾脏损伤,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最近的研究认为细胞凋亡是过度训练致急性肾脏损伤的主要发病机制,然而,过度训练致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尚
90年代中期以来,聚合物直接甲醇膜燃料电池(DMFC)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商业前景日趋明朗,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DMFC膜电极制备工艺和电极结构优化的研究进展,分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鳞癌在进行放化疗治疗后复发未控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70例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未控
自 进入90年代以来,Internet的发 展汹涌澎湃,目前北美Internet骨干网上的IP业务量每6-9个月左右就翻一番,比著名的CPU性能进展的摩尔定律(约18个月左右就翻一番)还要快2-3倍。同样,中国Internet的发展也是每6个月左右增长一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is one of the deadliest cancers in the world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risk of recurrence. The development of a wide range of
摘 要:在农村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影响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因素很多:如学生基础知识不牢、思维惰性、缺乏独立性等,基于这些问题,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通过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解题技巧、拓展学生解题思路等多方入手,为促进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计算能力;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化学计算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对学生
投影机技术和投影机市场近几年正飞速地发展,人们对投影机的观念也正在不断更新。以前,人们心目中的投影机是那种长着三只大眼睛,笨重的CRT投影机(俗称三枪投影机)。目前它所占市场份
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逐渐注重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体位置上,开始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想办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