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内注目课外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597986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教材编写了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学生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否充分利用《语文读本》?能否充分意识到利用《语文读本》的重要性?运用《语文读本》的好坏恰恰是测度一个教师是否已经转变语文教学观念的风向标。
  关键词:语文新教材;语文读本;课外阅读
  
  三百多年前,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写道,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在当今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所体现。即语文新教材使用的同时,还配套使用一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读本》(后简称《语文读本》)。这套《语文读本》每学期一册,每册约40万字。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是语文教科书的延伸、扩展与深化。《语文读本》与教科书配套使用,是由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立足课内,注目课外,真正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
  
  一、 《语文读本》的特点与功能
  1. 《语文读本》是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观念改革的风向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就是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以此为目标的语文新教材,在传统语文教科书的基础上,编写了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学生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读本》的学习,是语文教学观念改革的风向标,是如何看待语文性质、语文教育性质、语文教学性质的问题。
  2. 《语文读本》加强了课内外阅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高中《语文读本》,编者将其阅读部分的选文分为延伸性的、鉴赏性的、知识性的三部分,每部分又分若干专题。这套读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文学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种文学作品的精华,又收集了一般政治、经济、科普著作的范文;既有名作家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又有中学生朋友自己写的优秀习作;既有语言、文学、读写听说等方面的语文知识,又有名作家的创作经验。融知识性与鉴赏性于一炉,合课内外阅读为一体。它们既相对独立,自成格局,又与必修课教科书参照呼应,相得益彰;它们之间或是补充拓展,或是深化阐释,或是另辟蹊径。
  
  二、 《语文读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使用情况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读本》的使用情况令人担忧。针对此种情况,本文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进而对《语文读本》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剖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利用《语文读本》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我校学生《语文读本》使用情况
  笔者作了关于《语文读本》使用情况的调查,调查对象是本校高一年级的45名学生。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本学期《语文读本》中的文章你读过多少?含有103篇文章的《读本》,读了其中大部分的有3名学生,读了其中的相当部分(20~30篇)的有9名学生,读了其中一小部分(10~20篇左右)的有17名学生,读了其中10篇左右的有10名学生,几乎没读过的有8名学生,这是一组令人心寒的数字。
  2. 高中语文教师《语文读本》使用情况
  同样另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教师《语文读本》使用情况令人忧虑。调查资料显示,做得较好的教师,即每周安排一定课时(通常是一节)辅导课,引导学生自读、评点及写读后感的,占10%,而且一般只能完成五成篇目。做得稍差一点的,教师会不定期安排一些时间(讲座等形式),这种情形的约占20%。第三种情形当属老师“建议”,学生“悉听尊便”,实际上等于形同虚设,约占70%。
  《语文读本》在“说明”中明确地指出应“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语文读本》使用现状,可谓有悖编者初衷,着实令人痛惜。
  
  三、 《语文读本》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究其原因,或曰选文篇幅太长,难有时间保障;或曰选文篇目过多,“心”有余毕竟“力”不足;甚而有的是考试不考,与其分身劳神,不如直奔主题(教科书)。综观种种振振之“辞”,归其核心,应是源于相当多的老师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太深,或者尚未从根本上真正确立“学生是阅读主体”这一理念。对于学生来说则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四、 利用《语文读本》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语文读本》编者将其阅读部分的选文分为延伸性的、鉴赏性的、知识性的三部分,但无论哪一种选文,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都应注重其辐射功能,注重积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在《语文读本》学习过程中应掌握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延伸原则。这是落实《语文读本》编辑意图的一种途径,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和有效方法。要言之,我们可以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利用作如下延伸:
  1. 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延伸到课堂教学
  学习语文,只凭一套教科书培养语文能力,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因此,还必须加强课外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积累。正是在这一目的要求下,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语文读本》。
  《语文读本》中有这么多好文章,但是学生很难主动地去翻一翻《读本》,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地指导。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这套《语文读本》,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
  (1)走进《读本》,亲近《读本》。语文教师须熟知《读本》的内容及特点,并把这些特点告诉学生,让学生们清楚地了解《读本》。例如,入选的文章都比较新鲜,具有时代感。第一册所选的119篇文章,作者多是当代作家,如汪国真、季羡林、贾平凹、余秋雨、余华、张抗抗、舒婷、汪曾祺等。第二、三册也出现了不少的当代作家,如李国文、余光中、三毛等。这些同时代的作家,如果教师再把有关他们的生平、作品等情况介绍给学生,那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入选的文章从语文阅读这个方面考虑有的属于延伸性的,这些文章和教科书的内容相关;有的是鉴赏性的,主要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等,这些文学作品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进学生的文学素养;还有一类是知识性的,包括有关语言运用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史知识,也有听说读写方法和思维方法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都很有阅读价值,有利于学生从中取法,读好其他文章。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只有做到心中有《读本》,才能更好地去阅读《读本》。
  (2)化解难度,灵活取舍。针对不同班级知识积累方面的差异,对教科书上学生学习比较吃力的课文,可以试着用《语文读本》中的文章去化解课文的难度,灵活取舍,减少学生学习课文的阻力,让他们感觉到阅读学习课文的乐趣。
  学习鲁迅的《灯下漫笔》一文,可以与《语文读本》第三册上的鲁迅的两篇散文诗《秋夜》与《灯下故事》比较着阅读,从中体会出在北洋军阀统治期间鲁迅内心的苦闷与彷徨,以及他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和对美好理想的热情向往。在比较阅读中,既可分析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又可分析两篇文章的相异之点;既可把不同人写的同一题材的书、文相比较,又可拿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同一题材的书、文相比较;既可做单项比较,又可做综合比较。运用这种多比较,多归纳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还能减少学习的难度,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索问题的兴趣,拓宽思路,提高阅读能力。他们也会感觉到,原来语文许多的知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3)选择精篇,引入课堂。《读文读本》是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不能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也不能总是把它置于课堂之外,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更多的好文章搬进课堂,当做讲读课文细细地讲解。把《读本》中的文章引入到课堂,也是使用《语文读本》的有效方法。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而诗歌凝练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它不像小说那样有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有完整故事情节,同样也没有具体的典型环境的描写。因此,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诗歌,避而远之。为了使这些学生能对诗歌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不再认为诗歌离他们很遥远,所以,在上这一单元的课文之前,可先将《读本》上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搬到课堂来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接近口语,感情自然流露,通俗易懂,学生易于接受。学完这首诗之后,学生们会感到,《读本》上的文章和教科书上的课文同等重要,老师也很重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这首诗,揭开了诗歌在学生们面前的神秘面纱,为后面各单元的诗歌教学与学习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2019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院士,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为其颁发奖章。刘永坦负责研究的“新体制雷达与系统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建成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这个曾被英国伯明翰大学以诱人待遇苦苦挽留的“奇才”,在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有着精深造诣,取得了一系列惊人的科研成果!曾师从英国雷达专家谢尔曼  刘永坦193
要改变男孩缺少阳刚气息的问题,教育和文化应该先硬起来。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增加教育中的男性分量。除了应该强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让父亲对孩子多加陪伴以外,学校也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一是在幼儿园小学多配置男性教师,争取更多的男性教师成为少年儿童的教育者;二是应该加强对男孩子的阳刚教育,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加强男孩子勇敢坚强担当等品质培养,激发男孩的阳刚气质。  ——江西省南昌市市民 朱丹  在关于
1997年,影片《泰坦尼克号》上映时,人们真正感受到了好莱坞大片的魅力,为那艘1912年沉没的最豪华邮轮而惋惜,也被影片中的浪漫爱情故事深深打动。然而,有人并不满足于此,而是要复制一艘泰坦尼克号,并沿当年的英国南安普敦至纽约航线行驶,以弥补世人的万千遗憾。这个人就是澳大利亚矿业大亨克莱夫·帕尔默。  把乘客带回到20世纪初  2013年3月2日,帕尔默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大型晚宴,以11道高档
心病  克利夫兰骑士队主场速贷中心对面的一面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幅海报。海报上的詹姆斯身披骑士队23号球衣,张开双臂。这幅海报有10层楼高,2323平方米,1.3吨重,打印这幅海报,花费了719升油墨,耗时300小时。  这是欢迎詹姆斯回家的一部分。詹姆斯自己也在造势。揭幕战之前几天,他在推特上发起投票:“是否应该继续在赛前抛撒镁粉?”结果不难想象,在揭幕战,也是骑士本赛季第一个主场,詹姆斯用抛撒镁
〔关键词〕共情;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  一、前言  这是一堂题为“我爱我家”的公开课,上课的是一位优秀的年轻教师,前面的教学环节虽井井有条,但在师生的一问一答间并无亮点。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播放了一个视频。这个视频配着忧伤动人的旋律,讲述了在“7·23”动车事故中幸存的小依依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小依依天真快乐的照片、父母在博客中幸福满足的留言……这一切与残酷的现实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在座的每
每天早上上班,在经过灞河边的小公园时,我都会看到一群跳健身舞的市民。在这群跳舞的人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站在队伍最前排的一位老奶奶。  她个头不高,皮肤白皙,戴着一副玳瑁眼镜。她的打扮总是那么闲适风趣:一袭青色衣裳,一件银灰色的中长裙,肩上配有一条用上好的淡淡的黄色丝绸做成的披风。偶尔,她会将满头银发绾成一个髻,使整个人看上去显得年轻、优雅、清亮。  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她跳起舞来,幅度并不是
一路走来,新教育,痛苦并快乐着,成长且坚守着!  2007年,新教育的星火与教育人的心火,烛照中国教育的同时也亮彻了自己的人生, 从“万山不许一溪奔”,到涓涓细流逐着理想的浪花,汇成新教育梦想的海洋。我们既是水手、更是船长,我们比肩奋斗,共同收获。新时代、新人生、新教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007年,新教育,感动着!  这一年,新教育聚集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目光,融入了越来越多追梦者的真
瑜伽一词传入中国是东汉佛学时期,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随着张蕙兰头戴花环在海边习练瑜伽的节目在央视持续播放,这一健身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国人了解、熟悉和热爱。2000年以后,中国出现了第一批专业瑜伽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端的瑜伽习练人群。悠季瑜伽于2003年在北京日坛公园内成立,由前《ELLE》杂志主编尹鹤庭和印度著名瑜伽师默瀚共同创办。至今旗下拥有北京、上海、广州3 所瑜伽教师
〔摘要〕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级高一新生开始全面实施,“3 1 2”的全新高考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选择能力和规划能力提出要求。如何在高中阶段开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找到自我、规划未来的生涯教育,成为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积极开展生涯教育,构建了生涯发展指导的“12345”体系,即一个核心理念、两套工作机制、三
近年,生物学对嗅觉研究的重视和香水贸易的全球化掀起了一股气味文化的现代复兴。嗅觉在过去几百年里都遭遇文化圈的贬低和无视,被狄德罗称作最为纵情声色(voluptu eux) 的感官。康德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强有力地证明了嗅觉的劣势:触觉、听觉、视觉都是客观的,而味觉和嗅觉却是主观感受。嗅觉使人对物体的感知短暂而模糊不清,无法被语言描述,并且其绝对的动物性使它不具备任何文化反思的可能性。直到二十多年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