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盛世为何不能持久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说法,中国是自公元前2世纪以来,世界上唯一一个能由中央政府直接向每个农民征税的国家。这种集权方式一是可以确保稳定的税收,二是可以确保强大的动员能力,以应付战争和大型工程的需要。因此能牢牢掌握这两大优势的王朝,都是历史上闻名的大盛世。但是这些大盛世往往不能持久,封建王朝也只能维持不到300年,这是为何?
  这里涉及一个土地兼并的问题。因为经济发展是波动的、弹性的,根据封建经济规律,土地产权会逐渐向少数人手中转移,即土地兼并。越来越多的自耕农失去土地,成为依附于一方地主的佃农。每当一个自耕农成为佃农,就意味着中央政府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了一分。地方豪强则在其自身势力扩充的同时,成为中央集权制度最大的离心力。而缺少了税收和人力的中央政权,在抵御外部侵略和赈灾等问题上,会越来越力不从心。
  那么,若中央以强硬态度,重新丈量和划分土地,清查人口,夺回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权,是否可行呢?显然没那么容易。因为破坏既有的产权关系,势必损害地主集团,甚至一部分自耕农的利益,从而必然遭致激烈的抵制。所以只能坐等一场毁灭一切的乱世,重新洗牌。
  自秦以降及至近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豪强集团争夺土地和人口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封建小农经济从繁荣到凋敝的周期。而300年,基本就是这一周期的最大值。
其他文献
刘备自称是西汉皇族的后代,以一织席贩履之徒,割据西川、独成帝业,成功之处自不必说。今天,我们一起看一下刘备的失误之处。  这些失误,一定程度上使得他“匡扶汉室”的志向难以实现。  负气伐吴导致蜀弱  刘备在夺得益州之后,西川的北大门——汉中当政者是较为暗弱的张鲁,刘备没有及时去攻取此地,而是不顾“联吴抗曹”的大局,几乎集中所有兵力准备与孙权争夺荆州,造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局面出现巨大裂痕,曹操趁机夺
我的家乡在浙江绍兴,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去过年。今天,爸爸妈妈就带我去了绍兴的安昌古镇,去坐乌篷船游玩。因为是第一次坐乌篷船,所以,我特别开心。在去的路上,我一直催爸爸把车开快一点,因为,坐乌篷船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  你见过乌篷船吗?乌篷船很小,没有帆。它跟其他船不一样,中间有拱起来的东西,像弯弯的小桥一样。我后来才知道,这个东西叫作“船篷”,乌篷船的名字就是因它而来的。  终于到了乘坐乌篷船的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