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江苏物理新高考虽然划入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但是它在高考中的地位仍很重要。高中物理涉及到力、热、光、电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多、时间紧,复习任务重。特别是物理考试中还强调了要考查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全面系统地掌握物理概念及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其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能将第一轮复习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以及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能够高效率的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对于怎样做好高三物理总复习,根据以往的高考经验,谈一些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对照考纲,明确目标。《考试说明》是考试的大纲,它明确考试性质、目标、细则以及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和要求,只要按《考试说明》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然而然地会明白哪些该考,重点在哪里,能力要求考到什么程度;哪些不要求考,这样就少走弯路,免陷题海,防止难题干扰,有利于针对性复习,提高复习效率。《考试说明》明确指出理科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事实上,对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具体知识,如果说通过第一轮复习已经初步建立起物理学的知识系统,那么第二轮复习就应当侧重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由于不同考生的差异和对知识体系的把握深浅不一,因此拾遗补漏是这一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学生可以对在前面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的错误、疏漏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和订正,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能力缺陷及时补救。应将重点放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巩固上,要在培养独立思考和认真审题的习惯上下功夫,物理学中的审题就是分析题中描写的物理现象,理解其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图景,从而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方程,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另外根据近年物理高考的趋势,应指导学生注意提高自己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关于指数运算、恒等变形、函数关系、三角函数、几何关系、数列极限等数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对物理高考大有裨益。
二、理清脉络,夯实基础。学科知识网络是解答各学科试题的通道。高考命题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基础知识年年考,主干知识重点考”的特点。物理综合能力考查主要以学科主干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和反思。在复习过程的前一阶段,按节和知识点的复习是使书本“由薄变厚”的过程,而每章复习的后一阶段就要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归纳、总结、提炼,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也是把书本“由厚变薄”的过程。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如电场强度是为了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而引入的物理量,其定义式是e=f/q,但e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与f、q均无关,点电荷电场的量度式e=kqr2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场强e可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电场线可以形象地表示出来。与e相关的量是电势u,然而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不一定为零。把公式变形为f=qe之后,可以用来计算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大小和方向,从而分析电场中的力学问题。通过总结,我们要清楚所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了解所学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来龙去脉,深化对物理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做了那么多题,哪些题属于哪种类型,是需要我们归纳的,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些经典的物理题型和题库,抓住高考物理考查的基础。
三、学会思维,讲求技巧。在复习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学会一些物理学中的思维方法。如:通过即时速度的理解、重力做功特点等内容的学习,理解以直代曲,以不变代变的微分思想;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的学习,学会物理学中的等效方法;通过重力场、电场、磁场等内容的学习,学会物理学中的类比推理方法;通过质点、伽利略理想实验、单摆、点电荷等内容的学习,学会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方法;通过牛顿等二定律的学习,学会物理学中的归纳法;通过“电生磁、磁生电”,发电机与电动机等内容的学习,学会物理学中的逆向思维方法等。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通过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解答计算题、实验题时,要坚决做到审题规范、解答规范,做到思路明确、书写认真、步骤清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题目,而且一定要保证会做的题目要拿满分;加大重点题型、重点专题、重点知识点的练习力度,熟练掌握这些内容的基本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巧妙选择解题方法,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通过练习逐步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
四、交流反思,查漏补缺。在高三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适度的交流是必须的。和老师的交流会少走弯路,会提高针对性,和同学的交流会更直接,和家长的交流会释放心情,缓解压力。进入高三,适应性的应考训练、阶段性的水平检测将会增多,尤其是到后期的模拟考试,考试成绩高低起落很正常,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只有最后的成功才是成功。因此,考试之后的反思总结很重要。知道哪些是知识上的盲点,哪些是考试技能上的问题。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练习本、试卷,把不懂处、易错处、常错处、常考处一一归纳总结,使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胸中有数,便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弥补弱点。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构建科学素质的砖瓦,脱离基础知识奢谈发展能力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将基本概念、规律、方法、技巧落到实处,认真阅读教材,听老师的讲解,作好课堂笔记,结合复习资料,对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烂熟于心”,任何时候需要,都能快速准确地反映出来。
总之,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是紧张的教学过程,总复习安排要有条理、有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做到忙而不乱;对于知识应重基础,促能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我们在引导学生如何把握高考知识点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思考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能有效提高物理复习教学质量,我们重要的还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生要调动自己主体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调动自己主导的积极性。这样才能顺利完成高中物理总复习的重要任务,创造高考的辉煌。
江苏物理新高考虽然划入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但是它在高考中的地位仍很重要。高中物理涉及到力、热、光、电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多、时间紧,复习任务重。特别是物理考试中还强调了要考查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全面系统地掌握物理概念及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其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能将第一轮复习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以及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能够高效率的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对于怎样做好高三物理总复习,根据以往的高考经验,谈一些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对照考纲,明确目标。《考试说明》是考试的大纲,它明确考试性质、目标、细则以及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和要求,只要按《考试说明》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然而然地会明白哪些该考,重点在哪里,能力要求考到什么程度;哪些不要求考,这样就少走弯路,免陷题海,防止难题干扰,有利于针对性复习,提高复习效率。《考试说明》明确指出理科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事实上,对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具体知识,如果说通过第一轮复习已经初步建立起物理学的知识系统,那么第二轮复习就应当侧重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由于不同考生的差异和对知识体系的把握深浅不一,因此拾遗补漏是这一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学生可以对在前面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的错误、疏漏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和订正,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能力缺陷及时补救。应将重点放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巩固上,要在培养独立思考和认真审题的习惯上下功夫,物理学中的审题就是分析题中描写的物理现象,理解其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图景,从而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方程,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另外根据近年物理高考的趋势,应指导学生注意提高自己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关于指数运算、恒等变形、函数关系、三角函数、几何关系、数列极限等数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对物理高考大有裨益。
二、理清脉络,夯实基础。学科知识网络是解答各学科试题的通道。高考命题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基础知识年年考,主干知识重点考”的特点。物理综合能力考查主要以学科主干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和反思。在复习过程的前一阶段,按节和知识点的复习是使书本“由薄变厚”的过程,而每章复习的后一阶段就要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归纳、总结、提炼,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也是把书本“由厚变薄”的过程。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如电场强度是为了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而引入的物理量,其定义式是e=f/q,但e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与f、q均无关,点电荷电场的量度式e=kqr2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场强e可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电场线可以形象地表示出来。与e相关的量是电势u,然而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不一定为零。把公式变形为f=qe之后,可以用来计算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大小和方向,从而分析电场中的力学问题。通过总结,我们要清楚所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了解所学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来龙去脉,深化对物理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做了那么多题,哪些题属于哪种类型,是需要我们归纳的,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些经典的物理题型和题库,抓住高考物理考查的基础。
三、学会思维,讲求技巧。在复习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学会一些物理学中的思维方法。如:通过即时速度的理解、重力做功特点等内容的学习,理解以直代曲,以不变代变的微分思想;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的学习,学会物理学中的等效方法;通过重力场、电场、磁场等内容的学习,学会物理学中的类比推理方法;通过质点、伽利略理想实验、单摆、点电荷等内容的学习,学会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方法;通过牛顿等二定律的学习,学会物理学中的归纳法;通过“电生磁、磁生电”,发电机与电动机等内容的学习,学会物理学中的逆向思维方法等。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通过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解答计算题、实验题时,要坚决做到审题规范、解答规范,做到思路明确、书写认真、步骤清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题目,而且一定要保证会做的题目要拿满分;加大重点题型、重点专题、重点知识点的练习力度,熟练掌握这些内容的基本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巧妙选择解题方法,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通过练习逐步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
四、交流反思,查漏补缺。在高三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适度的交流是必须的。和老师的交流会少走弯路,会提高针对性,和同学的交流会更直接,和家长的交流会释放心情,缓解压力。进入高三,适应性的应考训练、阶段性的水平检测将会增多,尤其是到后期的模拟考试,考试成绩高低起落很正常,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只有最后的成功才是成功。因此,考试之后的反思总结很重要。知道哪些是知识上的盲点,哪些是考试技能上的问题。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练习本、试卷,把不懂处、易错处、常错处、常考处一一归纳总结,使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胸中有数,便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弥补弱点。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构建科学素质的砖瓦,脱离基础知识奢谈发展能力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将基本概念、规律、方法、技巧落到实处,认真阅读教材,听老师的讲解,作好课堂笔记,结合复习资料,对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烂熟于心”,任何时候需要,都能快速准确地反映出来。
总之,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是紧张的教学过程,总复习安排要有条理、有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做到忙而不乱;对于知识应重基础,促能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我们在引导学生如何把握高考知识点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思考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能有效提高物理复习教学质量,我们重要的还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生要调动自己主体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调动自己主导的积极性。这样才能顺利完成高中物理总复习的重要任务,创造高考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