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疗效,为临床上治疗原发性失眠提供更多的选择及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原发性失眠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人数相同的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选取常规耳穴用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治疗;另一组为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方案进行治疗,即利用针芯将医用可吸收羊肠线埋入神门、三阴交、心俞、脾俞、肝俞、肾俞等穴位内.对比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总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②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的PSQI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的PSQI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32/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3/3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失眠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有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较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但本研究样本量少,缺乏大样本试验,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