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的世博梦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erkangg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三角会展业的无序状态必须结束,但行政管理与市场行为如何互补,是一个挑战智慧的命题。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之际,2010年3月,中国贸促会会长、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执委会执行主任万季飞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珠三角是中国举办第二届世博会最理想的地点。据他透露,目前,广州已提出了申办世博会的初步意向。
  事实上,广州一直是中国会展业前沿地带,如历史悠久且影响广泛的广交会。就拿世博会来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参加世博会并独得金、银大奖的人就是广东香山人徐瑞珩,第一个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也是广东人。广东香山人郑观应(1841-1923)在其代表作《盛世危言》中第一次提出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主张:“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
  尽管中国第一个世博会没有在广东举办,但广东毋庸置疑是中国会展业最发达的区域,统计数据表明,珠三角是国内会展业收入最高的区域。预计到2013年,广东将成为亚太地区展览场馆最集中的地区,仅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展馆面积将超过120万平方米。上海即使有世博会,相信在短时期内会展业超越珠三角还难以实现。所以,万季飞认为珠三角是中国举办第二届世博会最理想的地点,理由是相当充分的。
  虽然如此,珠三角会展业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应该就是上海,因为会展业的发展是依赖于活跃的经济活动、大规模的产业基地。珠三角会展业之所以成为国内最发达的区域,最基本的因素是珠三角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区域的崛起,必然带动会展业的爆发式发展,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会展之都的痛楚
  
  长期以来,珠三角的会展业本身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珠三角会展收入全国绝对第一,但大多展会规模小,国际化程度低,会展多依赖自身传统产业。广州、深圳虽然作为龙头城市,但地位不突出,其他城市展览且各自为政,没有明显分工,导致区域内外竞争日趋激烈,会展设施建设的重复和会展内容的重复相当突出。
  从近几年情况来看,作为家具制造最发达的区域,珠三角地区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办相关的家具会展,而广州、深圳、东莞、顺德4个家具会展几乎同时开馆,并且都是超过4000个标准展位的大展。如此同类展会同质竞争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无序竞争不可避免地也带来客流和人流的分散,对珠三角地区的会展业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视。
  会展业缺少国际化的品牌也是珠三角会展业的一个短板所在。截至2008年底,经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品牌大展,中国有40个,广东仅3个。除广交会、深交会等少数几个叫得响的品牌外,其它的城市会展知名度都不太高。据不完全统计,每届广交会期间珠三角地区城市举办的其它各种展览会竟达20之多。同在珠三角经济圈内,又有时间交叉重叠的巧合,广交会被频频“搭车”的现象成为独特的风景。有专家认为,广东虽然有一流的办展条件,但城市对外形象宣传乏力、对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不够,使外国参展商和买家都有一个普遍的偏见,广东不像北京、上海那样能够代表中国,更何况广东面前还站着一个“国际会展之都”——香港。2008年,在广东18家主要展览中心举办的300多场展览中,展览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仅占18%。
  
  品牌与规则
  
  如果珠三角要圆世博梦,以下两个方面有必要着重关注:
  首先是自主会展的品牌意识。纵观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业的发展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提升自主会展的品牌品质,要有打造国际品牌的意识。从品牌角度看,目前北京、上海已经处于中国展会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而广州凭借广交会往昔的辉煌,才跻身于第二梯队。广州自主品牌的展会数量不超过10个,而上海,起码有20多个。广东政府显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其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是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与之对应,就是要发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深圳市要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结合实际情况敢于创新,牢固树立品牌意识。
  珠三角发展地区国际会展品牌应该充分考虑两条主线,就是“广交会”和“深交会”,拓展珠海航展、佛山陶交会等国际展会的空间,扶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同时具有国际影响的展会(如中山“灯博会”、“电展会”等),按照一个城市培养一个经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品牌会展目标,集中城市优势资源,以“众星拱月”形式,使重点品牌会展能够脱颖而出,从而引领世界会展新潮流。2009年,“广东省贸促会组织珠三角九市贸促会会长会议”提出,珠三角贸促系统要做大做强会展业,要经过3至5年努力,打造一批自己的会展品牌。这是广东会展产业和近期目标。
  其次,制定游戏规则是发展的核心基础。会展场馆重复建设和无序恶性竞争对会展业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为此,2009年下半年,广东省贸促会组织珠三角九市贸促会在东莞召开“珠江三角洲地区贸促会会长座谈会”。会议提议珠三角九市欲携手共建会展业联盟,发布了《关于加强珠三角地区贸促系统资源整合的意见》的征求意见稿,省贸促会浮出水面欲执掌会展业管理大权。
  广东省贸促会会长陈文杰表示,“广东会展管理,政出多门。必须整合资源,才能做大做强。”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各市的办展内容和水准,长期处于内容重复、水准较低的阶段,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有必要对全省的会展业进行统筹管理。建立会展信息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以此整合珠三角各种会展资源。不过,行政管理与市场行为如何实现优势互补,是一个挑战智慧的命题。但不管怎么说,无序的状态必须结束,不可以没有游戏规则。
  
  原创之思
  
  珠三角总是一个总不乏原创精神的地方,其会展业也不例外。其一些做法既能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让人禁不住去思考判断。这里列举两个例证。
  第一个例子是,近年来广东东莞会展经济有一个新的趋势——依托本镇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展会。与广州、深圳两市会展业集中在城区举行不同,东莞选择镇区作为会展业发展的平台。2009年的数十个大型展会中,位于市区的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只承办了其中18个,大部分专业展会却安排在镇里举行。如塘厦镇的高尔夫产业颇具特色,世界第一大高尔夫球会——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的东莞部分就位于塘厦镇平山村及大坪村南面,这种“龙头”效应吸引一大批高尔夫运动配套企业聚集此地,形成了集高尔夫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展销、交易等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中山会展业的专业人士说:“中山会展办得好的几个镇区,如火炬开发区、小榄、古镇、黄圃等,都是围绕该镇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产业展开。据统计,每年在中山举办的一系列国内、国际性的展览会多达数十场,包括“游博会”、“服博会”、“灯博会”、“食洽会”、“电展会”等国际性展会,被称为广东会展业的“后起之秀”。许多畅销国内外的品牌,均通过展会而水落石出。如“游博会”,进而推动“中国游戏游艺产业基地”落驻港口镇。
  这种极具原生态的会展无疑具有极高的实用性、专业性、针对性,很有生命力。但另一方面,各自为政又可能导致无序的恶性竞争,资源无法整合,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痼疾。
  第二个例子是,佛山陶瓷交易会已举办13届,过去一直以民企、外企主办为主。自第九届陶交会开始,佛山市政府把主办权交由德国拓欧集团属下企业佛山市佛亚展览有限公司操办,但佛亚接手陶交会两年多来的业绩并没有什么起色。原因是佛亚的高层全部是外国人,欠缺与政府的沟通能力与资源。2009年10月开始,佛山实行“民退国进”,第十四届陶瓷展览重新由政府主导,倒是取得了成功。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政府资源在会展业中的重要位置,但政府主导的另一面就是,一个政府垄断资源的行业,一个缺乏市场化竞争的行业如何保证其公平与效率?这是珠三角会展业发展一个内含悖论的问题。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其他文献
[案情回放]村民资格被取消愤而走向维权路芦小燕出生在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办事处闫家滩村三组,是标准的农民身份.芦小燕的丈夫叫王庆娃,原籍商洛市.结婚时王庆娃是陕西省新
按常规,岩心钻探施工一般多采用金刚石绳索取心回转钻进工艺,然而在独山县半坡锑矿坚硬岩石中,回转钻进却不凑效,笔者通过采用液动冲击回转钻进工艺后,改变了钻头刻取岩石的
国务院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坚持依法行政,并运用经济手段,全面开展以煤炭开发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行动
对我科1994-01~2004—05运用腹腔镜技术诊断和处理的美克尔憩室35例分析如下。
我科2005-02~2006-02采用高聚生联合卡铂注入胸腔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0~78岁,中位年龄60岁。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
对我院精神科2001—05~2006—02收治的乙醇戒断综合征(DT)36例分析如下。
“与不抓绝对不一样”,安徽省霍邱县工商局局长杨坤深信这一点。对他的工作业绩,县委书记权俊良给出的评价是,“杨坤的抓手,不仅实,而且很有艺术;不仅求真务,而且开拓超前”。
网络销售与实体门店的结合或将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尽管电子商务行业红红火火,但是在生意兴隆的背后却罕有盈利的。这成为传统企业对电子商务模式提出质疑的根据。    实体店仍是主战场    俗话说“一个便宜三个爱”,中国的女性消费者们对价格的高度敏感由来以久,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令她们掌握了价格比较的利器,更加自由快捷的网络购物方式也令大众不再青睐实体店殷勤的体验式服务。实体店老板们整天在盘算如何留住
原发性肺癌脑转移较多见,但小脑转移相对较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分辨率不高,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并误诊的2例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