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ck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9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2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动脉瘤均成功栓塞,62个动脉瘤共置入支架64枚,其中Neuroform支架3枚,Solitaire支架8枚,LVIS支架10枚,Enterprise支架43枚;2个动脉瘤各置入2枚。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53例(85.48%),Ⅱ级3例(4.84%),Ⅲ级6例(9.68%)。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2例(3.23%),术后发生缺血性事件2例(3.23%)。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50例(80.65%),3~5分10例,死亡2例。57例临床随访6~32个月,平均19.7个月,未出现动脉瘤再出血或新发梗死;m RS评分0~2分48例(84.21%)分,3~5分9例。30例影像学随访3~24个月,平均9.3个月,1例(3.33%)出现少量瘤颈复发。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可行、安全的,术中需要根据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的具体情况以及治疗策略决定选取合适的支架。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中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蛋白(MLH1,PMS2,MSH2,MSH6)表达情况,以及MMR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结直肠癌根治石蜡标本572例,进行MMR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由两名病理医生镜检进行染色结果判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72例标本中错配修复
目的:比较LVIS与Solitaire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89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支架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LVIS支架,对照组采用Solitaire支架,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动脉瘤栓塞程度,术前和术后6个月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夹闭手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160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差异,将行介入栓塞术的80例aSAH患者纳入介入组,行颅内夹闭术的80例aSAH患者纳入夹闭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血清单核细胞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力正在发生着变化。目前,我国的企业正在从传统的财务核算工具和制度走向基于信息化的财务核算方法和制度,并通过对运营方式的调整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本文以企业财务管理为切入点,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AS在病变中晚期可并发Andersson损害(Andersson lesion,AL),是一种破坏性的脊椎或椎间盘病变,多发生于脊柱T11~L1胸腰段,有文献报道AS合并AL的发病率为1.5%~28%[1-4]。1937年由Andersson首次提出该病[4],
期刊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未给予院前急救,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到达急诊科时间、急诊科初步处理时间、送至专科治疗时间等各项急救反应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
目的 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的62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以同期入院进行体检的6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2组均于清晨空腹时采集肘静脉血,离心半径、转速分别为15 cm、3 000 r/min,离心15 min后分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正>壁画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因为绘画材料的限制,在早期社会,壁画一直是中国绘画形式的主流。据现今可考的文献记载,壁画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泛应用,直到唐代达到顶峰。中国古代壁画可分为宫室壁画、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三种类型。在历史上,墓室壁画最不为人重视,相关历史典籍极少,但在今天看来,墓室壁画却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壁画存在年代久远且易损坏,现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壁
期刊
中国碳达峰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议程,中国各省级地区的碳达峰研究对全国碳达峰任务达成和路径安排具有重要影响和现实支撑。基于混合型能源投入产出模型,延伸构建了碳达峰时间预测模型。在经济发展和碳排放强度改善的9种组合情景下,预测了2020—2040年全国30个省级地区(除西藏、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碳排放总量,并通过拟合计算与历史期峰值的比较,得到碳达峰时间。在此基础上,利用Probit模型对各地区是否能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打好防污攻坚战的关键途径和重要抓手, 然而促使以PM2.5和CO2为代表的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驱动因素还尚未得到定量评估. 本研究通过将中国省际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相嵌套, 从整体、最终需求、地区和部门等视角对各驱动因素的减污降碳贡献度和协同效应进行核算. 结果表明, 生产结构在不同层面均表现出减污降碳正向协同效应, 其中国内消费需求的协同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