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FIPAUT8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高考,除天津卷是材料加半命题形式外,其他作文题都是材料作文。不少评论者喜欢把近年来的高考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在一定意义上看,这种“新”主要体现在题目内涵的开放性相对更大,一般都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审题的要求明显降低了。
  即使这样,在每年高考考场作文中,仍有一些学生只理解了文题材料的表面意思,而没有对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或者跳出材料的“圈子”,在材料范围之外立意行文甚至违背材料和题目意旨作文。如2013年新课标卷I作文中,有的考生从商人的角度谈规避风险,从老切割师的角度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钻石的角度谈瑕疵不足畏,从老切割师和年轻徒弟的角度谈强将手下无弱兵等。甚至有考生写“人生苦短,必须性感”、“母爱无价”、“向浪费说‘不’”等。再如2013年安徽卷作文中,有的考生只写“梦想”内容,或只写“已发生的事情”,或写“梦想与现实”,或谈“角度”问题(换个角度、多角度),说要“辩证地看问题”,或谈“心态”问题,说“心态不同,结果不同”等等。这些都属于或基本属于“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作文,抓不住材料的核心来立意,“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其实,作文材料犹如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材料的范围包括主干和很多枝叶,而立意是有主次高下之分的,选择主干和枝叶的效果绝对也是有差别的,打靶命中靶心和一环的分数肯定是不同的。高考作文评分等级标准分为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四个等级。在高考阅卷时,很多阅卷标准仍然坚持“立意先行”的原则,所以,考生在立意时,最好选择核心观点和最佳角度。
  那么,如何能准确选择核心观点和最佳角度呢?这就需要平时养成挖掘材料内涵、多角度分析理解材料的习惯,运用发散思维,在多维中把握住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2013年新课标卷I作文材料: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老切割师说的这句话:“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这一句就是材料的关键句,这就说明想要成功切割钻石需要的条件:经验、技术、勇气,而其中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勇气。同样,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具备经验、技术,又有起用年轻人的勇气,这样的人容易取得成功,抓住这一点即可把握住了材料的核心立意。
  二、从抓主要对象入手
  有的材料中有多个对象,但其中是有主次之分的,把握住其中的主要对象,犹如“擒贼先擒王”,也就把握住了材料的核心了。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作文材料:
  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他随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2000元“买”回手机。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见面后才知道,捡手机的是一位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庐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这个材料涉及有年轻人、尚先生和记者三个人,对象的多样化决定了审题立意的多角度性。依次看材料的关键信息,可以发现年轻人从“无意归还手机”到“感动地无条件送回手机”,表明他单纯,有爱心,很能自律。尚先生是个极富爱心的人,是“爱”的传播者。当他的手机“失而复得”之时,他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社会“重情重义”的人始终占绝大多数,“爱”始终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记者是这个故事的见证者,他看到了什么是“真、善、美”。材料的主要对象看上去是年轻人,其实年轻人态度的转变主要还是因为尚先生,所以,尚先生才是这个材料的主要对象,从这个对象身上我们可以把握住“爱心无价”、“爱心的传递和延续”等核心立意。
  三、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因果溯因,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2013年重庆卷作文材料: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大豆的境遇最初为什么一度尴尬?因为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且会使肠胃胀气。那么豆腐又为什么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因为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更容易吸收和利用,且使人烹饪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从大豆到豆腐,关键在于“变”——变化、变通、变形。所以,从分析原因入手,可立意为:柔软变通,提升自我,才能化平庸为神奇。
  四、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如2013年安徽卷作文材料: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材料中有两个对象,“有的人”和“我”,但是萧伯纳的情感倾向也比较明显。“有的人”问“为什么会这样”,抱怨之意溢于言表。而“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明显是一些美好的事情,并为之奋斗追求。对“有的人”的人生态度持否定态度,而对“我”的人生态度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埋怨现实,不如积极面对,梦想是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
  五、从辨明关系入手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如果是单个方面,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也要注意辩证思考,全面考虑,有利于构思作文。辩证分析可以突出某一方面,另一方面作为补充即可。避免说过头话。如2013年福建卷作文材料: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材料的最后三句直抒胸臆,道明了诗人的观点倾向:拒绝这种“自由”→(为什么)失去引力,成为流星,无依无附→(怎么办)愿变成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前后因果关系,重点在“愿变成树根,扎进地层”,而不再“流星式的梦想”,即把握住“自由”和“扎根”两个方面写,体现思辨性。所以,可立意为:“自由”诚可贵,“约束”价更高。
  六、从整体把握材料入手
  有的材料有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如果能够对几个侧面和角度进行整体把握,突出重点,那么也就把握住了材料的核心立意。如2013年广东卷作文材料: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这个材料有“富翁”、“第一家”、“第二家”、“第三家”几个角度,不管从哪个角度立意都是在材料的范围之内,但对整个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就把握住了材料的核心。也可以从不同的家庭角度思考,选取一个家庭,同时和其他两个家庭进行对比立意。所以,可立意为:深处困境的我们不应拒绝善意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作者单位: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2002年即将结束之际,李云迪推出了他第二张个人大碟《李斯特钢琴精选集》。这是他一直坚持努力不懈所取得的又一硕果,同时也充分证明了这位杰出的青年钢琴家,在发展钢琴演奏事
对中国的父母来说,让孩子仰睡大概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做法。然而在西方国家。直到1992年才开始广泛呼吁婴儿应当仰卧睡觉。这项呼吁的初衷。是避免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在此之前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世说新语》记载:从前,有一个叫王济的人,非常了解马性。有一匹马,披着绣有精美图案的马鞯,用来遮挡沙尘和泥土。有一次出门,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王济策马过河,马却始终不肯前进。王济说:“这马一定是珍惜它的马鞯。”忙叫人解下漂亮的马鞯,马就毫无顾忌地渡过河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当然,唐朝的牛是辛苦的,也没什么文化,这一点,与现代的牛相似。但是,唐朝的牛背上,经常有牧童跳上跳下,含着一枚柳笛,有时是一支竹子做的短笛,被他们信口乱吹起来。有时,对着
2016是农历猴年,在我们绚丽多姿的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中含有“猴”字,读来妙趣横生。  明代的解缙,性情刚直,才思敏捷,常用诗文、对联做武器,嬉笑怒骂权臣。他身材短小,有位权臣便在一次宴会上当众取笑他,出了上联让他对:“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句(锯)?”解缙不假思索,立即反击:“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在座的人听了,皆相视而笑,那位权臣自讨没趣,气得脸红脖子粗,却也作声不得。
目的研究突触囊泡蛋白2A(SV2A)配体左乙拉西坦(LEV)对小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第一部分:将20只SPF级C57BL/6小鼠分为三组:手术组(wT组,/2=6),腹
同学们在高速公路上常见到SOS紧急电话亭,同学们也经常听说一些濒于沉没的轮船发出SOS信号。其实SOS并不是哪句话的字母缩写。早期的马可尼(Marconi)公司所使用的遇险信号是CQ
这是一只快乐的小翠鸟,它同样带给我一种惬意,犹如一颗小石子敲开心底沉默的海,我有多久没这样真正地微笑了。当微笑都变成奢侈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是财富
一、新材料作文  1.全国卷:浅者浅得,深者深得  自2006年以来,全国卷高考作文考查的都是新材料作文。今年全国卷(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等省区用)考题,延续了2009年“发现与创新”、2010年“浅阅读与深阅读”等关注社会现实的命题思路,着意让考生针对“你怎么做”展开评议、倾吐心声,其开放性更强——本题甫一公布,就有不少人认为“命题不够新颖,关于‘诚信’的话题早在20
中午,妹妹放学回到家里,神情沮丧、情绪低落,她说,今天早上该她打扫水池,她去晚了,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班上扣分了。我问她是不是挨了很严厉的批评,她说没有,就是舍不得让老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