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从情境创设、实验探究、兴趣拓展、学法指导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发挥指导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实验探究
一、引言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正因为如此,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根据笔者教学的实际经验,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在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以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实验情境。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实验,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做好实验的设计工作,保证实验的直观、醒目和新颖。例如,在进行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将几块大的平面镜互成直角放置,然后再将一个红色的苹果放置在其中的一块平面镜上,于是可以发现有很多个像出现。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新新奇的感觉,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问题情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思维是核心,而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必须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刺激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进行创新提供条件。例如,在进行浮力这一章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能够托起万吨巨轮,而小的时候却不能托起一块小小的铁片?”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进行思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第三、给学生以思维空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思考,实现思维的自由拓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当学生学习完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可以给学习留一个思考题: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当一切外力作用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是在外力作用下的状态,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思考物体存在的状态。
2.重视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进行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结果计算等过程都含有大量的创新素材,而教师则要做好实验教学的安排,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通过实验,得出数据,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测量物体密度实验时,当课堂试验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新的任务:在有玻璃、天平、清水的情况下,怎样设计实验才能测量盐水的密度?让学去思考实验方法,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提示:清水的密度已知,玻璃的容积可以测量出来,给学生以这方面的提示,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并探索有效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难题:在没有量筒或者量杯的情况下,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测出盐水的体积?学生以前使用的实验方法难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完成实验任务,取得相应实验结果,学生必须通过发散性思维探寻新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拓展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课外科技活动是拓展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除了做好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自制降落伞”、“报纸承重”等比赛活动,使学生积极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使报纸能够承受更多的砖块,在各小组之间既合作,又竞争,通过实践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要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定律,不仅需要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推理想象,还应该深入理解文字的含义,在什么情况下,物体能够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又保持静止状态,此外,还需要思考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和保持静止状态的物体是否都不受外力的作用了?通过多角度的思考,进行反复的推敲,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在教学,只有将这些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个实验,并开展好课外实验活动,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柏冬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2(27).
[2]孙如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3) .
[3]虞海平.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 2011(2) .
[4]金怀喜.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5).
(作者单位:九江县港东小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实验探究
一、引言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正因为如此,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根据笔者教学的实际经验,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在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以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实验情境。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实验,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做好实验的设计工作,保证实验的直观、醒目和新颖。例如,在进行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将几块大的平面镜互成直角放置,然后再将一个红色的苹果放置在其中的一块平面镜上,于是可以发现有很多个像出现。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新新奇的感觉,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问题情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思维是核心,而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必须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刺激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进行创新提供条件。例如,在进行浮力这一章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能够托起万吨巨轮,而小的时候却不能托起一块小小的铁片?”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进行思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第三、给学生以思维空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思考,实现思维的自由拓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当学生学习完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可以给学习留一个思考题: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当一切外力作用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是在外力作用下的状态,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思考物体存在的状态。
2.重视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进行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结果计算等过程都含有大量的创新素材,而教师则要做好实验教学的安排,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通过实验,得出数据,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测量物体密度实验时,当课堂试验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新的任务:在有玻璃、天平、清水的情况下,怎样设计实验才能测量盐水的密度?让学去思考实验方法,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提示:清水的密度已知,玻璃的容积可以测量出来,给学生以这方面的提示,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并探索有效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难题:在没有量筒或者量杯的情况下,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测出盐水的体积?学生以前使用的实验方法难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完成实验任务,取得相应实验结果,学生必须通过发散性思维探寻新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拓展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课外科技活动是拓展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除了做好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自制降落伞”、“报纸承重”等比赛活动,使学生积极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使报纸能够承受更多的砖块,在各小组之间既合作,又竞争,通过实践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要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定律,不仅需要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推理想象,还应该深入理解文字的含义,在什么情况下,物体能够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又保持静止状态,此外,还需要思考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和保持静止状态的物体是否都不受外力的作用了?通过多角度的思考,进行反复的推敲,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在教学,只有将这些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个实验,并开展好课外实验活动,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柏冬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2(27).
[2]孙如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3) .
[3]虞海平.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 2011(2) .
[4]金怀喜.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5).
(作者单位:九江县港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