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的策略及发展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两次地震规模较大、破坏性较强,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整体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时,耗费了大量的物资,暴露出应急机制、物资准备等方面的不足。为了有效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非常有必要对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分析地震灾害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的策略,并指出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震灾害;应急物流
  当前虽然科技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突发性的天灾、人祸仍常发生,这些事件有的难以预测,即使有的可以预测,但由于预测的时间和发生的时间相差太大,灾害真正发生时所需的物资、人力、资金仍难以实现其时间效应与空间效应。地震灾害应急物流是以地震救灾为中心所进行的所有物流活动的总称,包括地震救灾物资的运输、储存、搬运、包装、加工、配送等。地震发生时,虽然各级政府都有地震救灾指挥中心,但由于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大规模灾害抢救体制,再加上地震灾害发生时导致交通、通信中断等问题,不但无法及时传达地震灾情,而且还无法及时将救灾物资运送到地震灾区。近年来发生的汶川与青海玉树两次破坏性极强的地震,其规模较大,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对社会整体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处理这些突发性地震灾害时,表现出来的被动局面暴露出应急机制、物资准备等方面的不足。我国是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家,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进。地震灾害破坏性强,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非常有必要对地震灾害的应急物流进行研究。
  一、地震灾害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
  1.应急物流组织机制不健全
  各级政府都有专门的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管理部门,但在平时不注重机构的工作,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就注重临时组织,临时组织协调性差,尤其是地震引发次生灾害时,各部门救灾时各自为政,很难提高救援效率。
  2.应急物流物资保障缺乏联动性
  地震灾害物资分配存在多头指挥、重复供应、低效配送等问题。地震救灾物资的供应实行的是政府统一决策,这种行政管理体制下,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准备协调工作存在很大难度。地震爆发后,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增大,地方政府、医疗、电力、通讯等部门的协作关系也很难建立,无法满足地震灾害协同指挥的要求。
  3.应急物流配送不合理
  地震灾害应急物资在筹备、配送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尤其是配送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地震灾害会破坏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还会破坏通信设施,救援机构无法获知物资需求的时间、地点和规模,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物流配送机制。当前第三方物流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地震灾害应急物流中还没有体现出专业化特色,灾害发生时所需的物资供应规模是巨大的,所需的物资是多方面的,紧靠政府来组织配送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贻误救援时机,因此应多方面发展专业化的物流机构加入。
  4.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但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等特点,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低,难以满足救灾的需求。如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当各地的救灾物资聚集后,救灾人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统计这些物资的来源和去向;对哪些物资什么时间运输没有及时掌握,导致一些急需救灾物资没有得到及时发送,由此可见,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地震灾害应急物流信息平台。
  二、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的策略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需要在灾害环境下,对急需的物资、人员、资金等进行有效的组织。针对地震灾害应急五六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组织、应急物流预案,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组织和管理。
  1.构建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组织
  地震灾害救援中,救灾组织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建立高效、健全的组织机构,才能在地震灾害发生后,承担起领导责任,并迅速的对救灾物资进行全面协调。因此要结合地震灾害分级建立组织响应体系,对一般和较大地战灾害,可以由灾害发生地的政府领导灾区救灾;对重大和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则主要由灾区所在的省人民政府领导救灾,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协调。同时应做好应急队伍保障,主要包括人员抢救队伍、工程抢险队伍、地震现场应急队伍等。
  2.做好地震灾害应急物流预案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中,预案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应急预案,能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地震灾害中的主导作用,使各部门协调、有序的开展工作,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能否成功,与地震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务院实施《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后,各地也成立了地震应急预案,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各地应在国家地震应急总预案的基础上,制定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预案,形成一体化的应急预案体系。
  3.建立地震应急物流信息系统
  现在地震灾害中的一些应急措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地震灾害的应急反应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尤其在地震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方面。地震灾害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地震灾害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借助政府公共信息平台进行完善,此信息系统应与应急物流指挥部、气象、卫生防疫、环保等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掌握地震灾害所需的信息,确保数据不断的更新和补充,及时发布与灾害有关的公告和应急法规,使公众了解灾情。
  4.加强地震灾害救灾物资管理
  一般地震灾害救灾物资是由多部门管理的,衣物、帐篷由民政部门负责,药品、车辆等分别由卫生、交通部门负责,这种分散式的管理不利于物资的集中调配,导致信息传递速度慢,物资供应调度困难。因此应强化地震灾害救灾物资管理,实行统一调配、协调运作,提高效率。
  三、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的发展趋势
  1.实行立体式救助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包括应急物资的筹集、包装、运输等环节,应开展立体式救助,从原来的单一平面式的方式,拓展到海陆空三位一体的保障方式。这种立体式救助能克服偏远地区的运输难题,及时满足救灾需求。
  2.实行新技术救助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地震灾害应急物流应向着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方向发展,借助科技的力量,科学、高效的运行物流系统。如可以运用条形码技术,对补给物资进行识别和分类;运用全球定位技术对运载物资进行跟踪定位;运用卫星通信等技术对救灾物资进行实时指挥和监控。(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敬松.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的策略及发展方向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08(11)
  [2]徐长涛,单晓红.应急物流体系的搭建[J].现代经济,2008(7)
其他文献
2005年7月18日,中国新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挂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金华市金东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将从六个方面推动2011年全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一是健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制。成立区公
本文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需求量的变化和价格变化、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基本弹性系数函数的概念,给出了利用基本弹性系数函数预测需求量变化的计算公式,最后提出了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重大部署,明确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所谓宪法法律权威,就是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
每年一度的美国消费类电子展(CES)将于2006年1月5~8日在拉斯维加斯如期举办,新年伊始的美国消费类电子展代表了全行业的潮流,反映了新观念、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中国电子产
摘要:转形问题被称作“经济学的世界难题”,争论了一百多年至今没有定论。本文在全世界首次成功地证明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这两个等式同时成立这一所谓“转形问题”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的证明方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辨证本质的理解和领悟之上的。本文还对鲍特凯维兹关于马克思转形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批评。  关键词:世界难题;价值;生产价格;转形理论  中图分类号:F
10月9日,我随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行业分会组织的参展团飞往韩国,参加每年一届的 KES 电子展。KES2005韩国电子展是衡量韩国电子产业目前定位和未来、并进一步提高数
1937年11月28日,在松溪县甲墙乡进行的谈判,是闽北国共和谈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
2012年8月11日上午10点,年过六旬的李凤茹和孙长葛分别坐在原告席和被告席上争论得面红耳赤,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竟然牵扯出了几十年的恩怨。矛盾的起因,只是一起小得不能再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日益增多,“三角债”问题也越发的日趋严重,代位权则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而创设的一项实体权利。代位权的建立突破了合同相对性的限制,对于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