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l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教学情境的内涵、特点以及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政治教学;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新课程的内容与结构突破了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框束,“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①。鉴于新课程显著的生活化的特点和优点,情境教学法将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情境的特征
  情境教学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教学情境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背景,可以是现实的场景或生活材料,也可以是科学的问题或实践活动,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教学情境的核心要素有三: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冲突;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冲突。认知冲突构成学生学习的动机、内容,没有认知冲突也就没有学习的方向和动力;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冲突是学生学习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道德冲突和道德体验是学生学习道德规范的重要资源,必须积极利用。
  1.生活性
  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总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历史地统一的②。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为此,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③。”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2.学科性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切忌“天女散花”。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学科性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
  3.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动发展。
  4.问题性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具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
  5.情感性
  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二、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
  1.情境设计的要求
  情境生活化,政治学科的教育教学常常面临着“5+2<5”、“9+3<9”或者“上课憋得慌、考前背的慌、考后全忘光”的尴尬状况。即,周末两天的社会生活动摇了周一至周五建立的理想信念,寒暑假3 个月溶解了学校9 个月的教育成果;学生对政治学科少了一份兴趣,多了一份功利。政治教师要给学生架设一条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在生活中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把现实矛盾引入课堂,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
  生活化的情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际重大时事,跟大国(尤其是中国)有关的最新重大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事件一定能够调足学生的口味,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比如“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叙利亚内战”、“美日韩联合军事演习”,引入情境、融入课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二是国内重要社会事件,比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四川芦山地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腐倡廉”等,这些事件也是学生想知道或应该知道的;三是学生身边的事情,跟学生有关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把学生的生活引入课堂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比如消费品涨价、食堂剩饭、男女生交往等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再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与生活是两张皮,而是一回事,政治不再是空架子,学习不再是苦差事。   情境专业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最大的问题在于“课程抽象的、理论性的知识多”,尽管也具有一定的逻辑美和理性美,但对于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情境教学的目的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于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因此,感性的情境与理性的知识之间必然存在着明确的、毫不牵强的内在一致性。可是,生活情境是丰富多彩的、多层次的,与单元教学、课时教学的目标也许并不一定具备单一的指向性,这就需要教师对材料进行雕琢加工,使之符合政治学科的特点、符合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要求,问题的设置也必须简洁、明确。
  情境的连贯性,生活不是片段,学问不是零碎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不止一个。有时候,为了讲解几个知识点,教师会设置几个毫不相干的情境材料,从理解知识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为了了解三个或四个不相干的材料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一节课或几节课上,教师可以针对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情境,提高情境材料的连贯性、整体性和利用度,这既符合生活逻辑,也优化了课堂结构,节约了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里有一个重要内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其中涉及四个知识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为了讲述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的重要性,如果设计四个不相关的情境材料则是违背“有效性”原则的,也不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依据教材提供的“辽沈战役”的案例:首先,分析东北战场的整体形势,“三处敌人先打哪一处?”这就有利于解决“主要矛盾”的问题;其次,进一步推出“攻打锦州之时,派部分兵力围堵沈阳、长春之敌” 的情境材料,这就引发学生对“次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和认识;最后,总结一下我军在这场战争中的得与失,便可引导学生去掌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等重大理论问题。
  2.创设情境的方法
  情境导入法。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时说:“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写文章是如此,课堂教学更是如此。情境导入法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之火。情境导入法常采用的方法有温故启新式、悬念诱思式、情境切入式。
  情境渗透法。情境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导入部分,还应该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为在导入部分,我们已经把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来,如果在下面的教学中不能继续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那么学生很快就感到学习乏味了。这就好比一堆燃烧的木柴,不及时加柴,就会逐渐熄灭,如果能够及时适量的加柴,它能燃烧的越来越来越旺。
  情境练习法。新形势下的高考实现了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升华,尤其是政治高考试卷以新颖著称,不回避热点、迎热而上,绝大多数选择题和所有主观题都是“情境+设问”式的,体现了“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密切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练习是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与考试最接近的环节,情境教学法固然也要渗透到练习这一环节中去。
  教师在编制练习的时候,要破除“剪刀+浆糊”的模式,关注生活、研究生活,把生活情境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从自编试题、改编试题中寻求教学的效益。
  3.突破几个误区
  第一,教学情境不只是课前的引入部分,而应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教学情境不是“跳板”、“空壳”,而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一节课中的教学情境不是越多越好,要有“度”。课堂教学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愉快中掌握理论知识。如果教学中一味追求情境,可能就偏离了教学的正常轨道。这就要求教师“精”备课,并不是教材上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创设情境的,也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创设情境的,对于那些有必要、内容适合创设情景的知识点,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精”,不能拖泥带水,做到激发兴趣与掌握知识的辩证统一。
  第三,不能把情境材料用死,注意培养学生变通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内容灵活、取材广泛、知识跨度大,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的品质就是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其中变通性是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思维品质之一,它是指思维能变化多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品质。当我们创设一种情境时,教师要能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知识角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理解概念和原理,并把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尤其是综合复习的时候。例如:在讲授“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时,我们可以引用“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理论决定”这生活素材来创设情境,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意义是什么?文化价值有哪些?基层党组织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政府需要履行哪些职能?”让学生感悟知识在不同模块间的运用。
  第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民主精神,不能独掌话语霸权。不管采用什么样情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承认学生的认知过程,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看法。这样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相容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实际上,我们教学中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往往冷落了持有与教学目标不同意见的学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效率,这种做法在情境教学中是有害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
  [2]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1):79.
  [3]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扉页.
其他文献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笔者以为: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上课时注意往往不够集中,我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读多练,用短暂时间达最佳效果,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学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
期刊
众所周知,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方法。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设计怎么样的作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照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和选择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器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问题已经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难题。在学习高中化学的开始阶段,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力比较低,高中化学课程也使得很多学生不适应。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衔接教学是一项有效地解决措施。本文从衔接教学三个原则出发提出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教学的策略,以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  0 引言  进入高中学习,化学
期刊
摘 要:以C语言的教学为例,分析了程序设计类课程授课存在的相关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在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程序设计;思维模式;培养与实践;C语言  中图分类号:TP314,G712  文献标识码:A  1. 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现状  C语言是计算机类、信息科学类、电气类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对数据
期刊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首先让学生学会自我质疑,质疑是打开智力的钥匙。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学贵有疑,设疑提问。运用质疑思是打开学生心里的智力潜能的第一步。它的思路是设疑一释疑一新知,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由抽象到具体地进行自我问答的思维过程。从而达到心领神会,下笔如神之感。那作文教学时怎样帮助学生展开思路呢?笔者体会如下:  一, 作文时要尽量把他们说写的对象想得真
期刊
摘 要:介绍试卷讲评课的几种常见形式,评价优缺点;调查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试卷讲评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阐述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效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关键词: 试卷讲评 面面俱到 主体能动性 总结与反思  引言: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总复习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其根本目的是纠正错误、分析得失。但是,在当前的讲评课教学中仍普遍存在机械地采用逐题对答案、改正错误、就题论题、面面俱到的问题。这样的讲评课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对不同层次法律类人才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城镇、乡村基层执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需要补充大量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的法律人才。高职高专法律教育要瞄准这个需求,突出高职高专法律教育的应用型,培养出符合各方要求的人才。  关键字:高职高专 司法考试 法律教育  随着依法治国方针的贯彻实施,法治
期刊
一、新材料作文的概念  新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题意作文或后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它把话题作文中的“话题”与“材料”的功用都集中到“材料”身上,审题不是从“话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大多考察新材料作文。  二、材料类型及审题举例  (1)材料的类型有叙述评论(寓言 、故事、社会
期刊
摘 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点、焦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学习适应性差、人际关系不和谐、自我认知与现实感背离、个性发展趋于消极化,以及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厌学、考试焦虑等。针对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