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大城市地域扩展中用地效益的初步研究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n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建国后的历史统计资料,分析我国城市地域扩展的类型:迅速发展型,较快扩张型,一般发展型,缓慢发展型.并选用单位土地产出,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幅度以及单位面积增加值区位商等指标分析了我国特大城市土地利用中的用地效益问题.最后针对城市的扩展模式与城市的用地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等问题,提出:①土地不是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②完全市场化的用地机制可以有效保证城市土地整体的效益水平;③我国的城市用地相对于国外而言仍有增长潜力.所以,可选择的政策路径是:①政府不应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②政府应该尽
其他文献
首先提出我国城市化的未来健康发展需要有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做支撑的中心论点.通过分析案例.地区移民建镇工程的具体经验,从资金管理和投融资、土地利用模式选择和规划
尝试将清洁生产的理论与方法导入旅游业,探讨旅游业清洁生产的意义、内涵、模式与途径.认为在旅游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活动,创建绿色旅游企业,开发清洁旅游产品,开展节能、降
从东北经济区区域演化的时空背景出发,阐析了区域经济的特征和成因,探讨了振兴的基本方略.
通过建立反映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将东北区36个地市级行政地域单元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并结合各地人口城市化水平,根据人口城市化与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作用
通过琵琶湖环境开发利用对地域环境、地域居民生计影响的分析,结合太湖沿岸农村环境利用变迁的实例,论证太湖沿岸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如何发扬沿岸"因地制宜、相互依
在会展市场重心'东移'的国际大形势下,发展会展旅游为中国的旅游业创造了新的亮点.处于浙江中部的义乌市以小商品名扬天下,加上本身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较为完备的旅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对我国城市的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中等城市是我国新城市贫困的高发地区.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劳动力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要求。劳动力只有通过流动,才能使劳动力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实现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能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有利于失业下岗人
通过调查贵州裸子药用植物种类、分布、现状及用途,为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野外调查、引种保存、资料收集、分析、市场调研等方法,指出贵州裸子药用植物种类较多,具有良好
区域比较是地理学一切研究方法的基础,是进行区域分析的方法之一,文章把对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开发的区域比较研究定位在与其地理位置上毗邻的六个县市,从旅游资源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