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作为硫酸盐还原体系替代C源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子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p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降低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酸性废水的经济成本,以乳酸钠作对照,分析了3种秸秆浸提液替代乳酸钠作为C源的可行性,同时探究了不同C源、C源定期投加、ρ (COD)/ρ(SO42-)、初始pH和重金属浓度对硫酸盐还原体系的影响.结果 表明:3种秸秆浸提液均可作为替代C源,其中大豆秸秆浸提液作C源对硫酸盐还原的效果最好;定期投加C源、提高ρ (COD)/ρ(SO42-)对各C源体系硫酸盐还原有促进作用;降低初始pH、提高重金属浓度对硫酸盐还原有抑制作用;Mn(Ⅱ)浓度升高对各C源体系SO42-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在低浓度Cu(Ⅱ)、Fe(Ⅲ)条件下,乳酸钠体系SO42-去除率高于3种秸秆体系,而在较高浓度Cu (Ⅱ)、Fe(Ⅲ)条件下,3种秸秆体系SO42-去除率高于乳酸钠体系.可利用秸秆浸提液作为低成本C源,为处理较高浓度重金属酸性废水提供经济可行的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嘌呤(Purine)是一种生物碱,可在人体内代谢为尿酸,当人体尿酸代谢紊乱时会诱发痛风,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豆类及其豆制品的嘌呤含量较高(约为1.581 mg.g-1),因此建立大豆籽粒总嘌呤含量检测方法对于评价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保健价值具有现实意义.采用分光光度法即利用物质所特有的吸收光谱来测定其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同时比较皖黄506和Williams82两个品种的豆粉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溶剂浓度对大豆籽粒总嘌呤含量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总嘌呤含量在267 nm下与吸光度值呈显著正相关(R2=
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对辣椒果实贮藏效果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浓度为1、10、20和30 μmol·L-1的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处理辣椒果实,然后分别在温度4℃和25℃,湿度70%~80%下贮藏,检测果实失重率、腐烂率和冷害指数以及最适EBR浓度处理下辣椒果实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EBR处理浓度20 μmol.L-1,温度4℃较适宜辣椒贮藏,能有效降低辣椒的失重率和腐烂率,且出现腐烂的时间延迟.在4℃低温下,较其他3种浓度的E
以湖南省金洞林场同一立地条件、不同林龄的杉木实生林木材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的气干密度、基本密度、横纹弦向全部抗压、横纹径向全部抗压等10个性状指标.方差分析发现,杉木实生林木材的10个性状指标均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且各指标差异显著.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木材物理与力学性质间表现为正相关,其中与横纹弦向局部抗压、横纹径向局部抗压、顺纹抗弯模量、顺纹抗拉强度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07~0.680.变异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57% ~11.40%,
为探明不同叶面喷剂对小麦灌浆期高温危害的缓解作用,于安徽农业大学农萃园2019-2020年小麦生长季内选用0.3% KH2PO4 (PDP)和0.01%芸苔素内酯溶液(BR)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试验设置小麦灌浆期内自然高温来临前连续喷两次PDP、BR及二者的混合溶液(PB),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CK),考察喷施后不同处理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灌浆期高温前喷施PDP、BR均可提升高温后旗叶叶绿素含量,PDP与BR无显著差异,PB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
为明确不同喷雾助剂对氟呲呋喃酮防治西蓝花桃蚜的增效作用.采用浸虫浸叶法和喷雾法测定了3种喷雾助剂与氟吡呋喃酮混配对桃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室内毒力表明,3种喷雾助剂对氟吡呋喃酮的增效作用为:强力源>纳米网构控失剂SC108>激健.氟呲呋喃酮对桃蚜48 h的LC50为7.67 mg L-1,添加强力源、纳米网构控失剂SC108、激健分别降低到2.64、2.82和3.45 mg L-1.田间试验表明,添加强力源可使氟呲呋喃酮减量40%,而分别添加纳米网构控失剂SC108、激健可降低使用量20%~30%.药后
月季花型多样、花色丰富、品类繁多,是重要的观赏花卉.为筛选出适宜温州地区栽培的月季品种资源,利用层次分析原理,建立了2种类型月季的评价模型,并利用这2个模型分别对温州引进的14个杂种茶香月季和15个藤本月季进行适应性综合评价.2个模型权重结果表明:杂种茶香月季的观赏特性(C1)权重最大,为0.6370,而藤本月季C1和抗逆性(C3)权重相等,均为0.4286.杂种茶香月季中\'金奖章\'、\'绿野\'、\'绯扇\'、\'卡罗拉\'属Ⅰ级品种,最适宜在温州栽培,\'亚历克
为探究ITGB1基因与鹅肥肝形成的关系,选取30只70日龄健康朗德公鹅,随机分为填饲组与对照组并进行24 d填饲.运用ITGB1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qPCR技术检测不同填饲阶段(填饲12d与24d)鹅肝脏中ITGB1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使用不同剂量的脂肪肝形成相关因子(胰岛素、葡萄糖、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处理鹅原代肝细胞,检测ITGB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发现:全长CDS共2418 bp,编码805个氨基酸,与鸭的同源性高于98%,可编码1种亲水性蛋白;与对照相比,填饲12d与24
为了研究UCP2基因和UCP3基因在安格斯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UCP2和UCP3基因在安格斯牛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背最长肌和皮下脂9种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表明:UCP2和UCP3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UCP2在肺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其次为脾脏和肾脏,其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除肺脏外的其他组织(P<0.01),其余组织的表达量虽有差异,差异不显著(P>0.05);UCP3基因在皮下脂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
为探讨川续断水煎液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40只昆明系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终浓度为2 g·mL-1的川续断水煎液(按体质量分别为10、20、30和40 g·kg-1),连续灌胃7 d,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对给药前后平均日增重、胸腺脾脏组织病理变化、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血素等指标的检测,评价其对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 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灌胃川续断水煎液后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试验各组小鼠平均日增重,各剂量组日增重率分别为9.8%、29
三七粉(Panax notoginseng powder,PNP)“散瘀止血”功效明确,临床上多以水冲服.为探究冲服水温对三七粉散瘀止血作用的影响,为患者服用三七粉提供一定参考,分别采用细菌内毒素(LPS)与角叉菜胶(Ca)制备血瘀证模型,机械损伤建立大鼠外伤出血模型,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凝血4项(PT、APTT、Fib和TT)等血流变和凝血指标;测定TNF-a、IL-1β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测定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等止血指标,来评价不同温度(30、40、50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