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备考要学点语文知识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28859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讲“文史哲不分家”。在政治学科的复习备考中,多掌握点语文方面的技巧,对于我们理解、记忆知识以及在考试中审清题意都很重要。
  
  一、词语方面的技巧
  
  1.关于词语的外延和内涵。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自己特有的基本概念。准确把握学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学习的关键,也是考试时正确审题的前提。例如,在政治常识中,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中肩负的职责和功能。在内涵上,我们应该理解行使职能的主体是国家,职能即职责和功能;在外延上,就要排除非国家主体的行为,如政党、政协、社会团体等的活动。又如,经济常识中讲到“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在内涵上,要理解企业的性质是经济组织,成立和活动的目的是盈利,盈利的途径是为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在外延上,需要把企业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的社会团体区分开。
  例:(2008年高考政治上海卷B组第19题)企业是从事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通常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下列属于企业的是( )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红十字会
  C.宝钢集团
  D.招商银行
  解析:这里的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国家机关,是政府的组成部分;中国红十字会是非盈利性机构,属于社会组织而不是经济组织,故A、B应该排除。根据企业的定义可知,宝钢集团和招商银行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符合题目要求的是C、D。
  2、关于词语的感情色彩,即是褒义词(短语)、贬义词(短语)还是中性词(短语)。
  人们从主体需要的角度来观察对象,往往要对它们作出评价,或褒或贬或中性。在同一语言环境下,要注意褒贬的一致性、对应性。例如,在历史唯物论部分我们经常会遇到“社会意识”、“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三个短语。其中,第一个短语属于中性短语,它对应的是“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第二个短语属于褒义短语,它对应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三个短语属于贬义短语,它对应的则是“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例:(2008年高考文综山东卷第20题)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材料中“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明( )
  A.庄严承诺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
  B.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解析:从感情色彩上看,“社会意识”是中性短语,而“推动作用”是褒义短语,二者搭配不当,C应该排除。正确答案为B。
  类似的还有“意识”、“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错误的思想意识”,“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和“错误的价值观”,“理想”、“崇高的科学的理想”和“庸俗的非科学的理想”等。
  3.注意把握标志性词语。
  钓鱼时通过看鱼标就能知道鱼钩上有没有鱼,同样做题时看标志性词语则可以确定材料包含着什么样的原理。这一特点在哲学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看到“重点、中心、关键”等词。答主要矛盾;看到“不同、各异、多样、特点”等词,答矛盾的特殊性;看到“因此、为此”等词,答因果关系;看到“成功、有效”等词,答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尊重客观规律等。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可以提高我们解题的速度和效率。
  例:(2008年高考文综北京卷第26题)为了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宏观调控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这体现了( )
  A.事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B.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部分决定整体,整体影响部分
  D.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
  解析:题干中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就是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标志性词语,所以选D。
  
  二、语句方面的技巧
  
  1、单句的运用。
  再简单的句子,也都有主谓宾成分。分析句子结构,对我们解题非常有帮助。首先,要分析主语,搞清行为主体的性质,知道要用的知识范围。从经济常识角度看,行为的主体主要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如经营者、劳动者、纳税人、储蓄者等);从政治常识角度看,行为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国际组织。行为主体不同,所对应的知识范围就必然不同。其次,要分析谓语、宾语、补语,确定主体行为的性质,找准具体的知识点。
  例:(2008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34题)W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10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2 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议被采纳。这表明( )
  ①W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②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有必要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③地方人大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
  ④人民群众在立法活动中享有提案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材料中最重要的信息是“W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这句话的主语是“W市人大常委会”,行为的内容是“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所以,材料体现的是人大与人民、人大与法的关系。W市人大常委会属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具有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它向市民征集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就是在立法活动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而④“人民群众在立法活动中享有提案权”不仅主体不对,内容也错误,应该排除。所以应该选A。
  还有几种特殊的单句,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1)表示同一关系的“是”字句,专指由“是”或“就是”构成的判断句。“是”或“就是”的作用是判断主语和宾语属于同一关系,常常就是下定义。这种单句要求“是”或“就是”前后的内涵和外延相等。如: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这种句子一般可以反过来讲,即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就是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就是社会意识。
  (2)表示从属关系的“是”字句,就是主语属于宾语,也就是说宾语是一个大类,而主语是其中之一。如水是物质,前者属于后者,是从属关系。这种句子反过来讲就不对了,不能说物质是水。
  例:(200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第11题)2006年7月6目,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这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 )
  ①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②是有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参政党③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是有基本政治制度保障的执政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民主党派在我国是有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参政党”属于同一关系的 单句;而“民主党派在我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是一个从属关系的单句,因为在我国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除了民主党派,还有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很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正确答案是A。
  (3)多种多样的“于”字句。如:意识依赖于物质,认识决定于实践,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等,这些句子都需要我们加以区分。第一个句子中的“于”字没有实际意义,第二个句子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式,第三个句子中的“见之于”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意思。
  2.复句的运用。
  随着近些年高考改革的进行,试题题干的句式越来越复杂,复句越来越多,阅读起来也比较麻烦,这就需要我们读题时有耐心、有技巧。在政治考试中,常见的复句有:并列关系的复句、递进关系的复句、转折关系的复句、因果关系的复句、假设关系的复句、条件关系的复句等。把握住这些复句的结构特点对我们理解题意很有帮助。
  例:(2007年高考文综宁夏卷第22题)“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恩格斯这个论断的根据是( )
  ①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②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的发展③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④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的材料中先用了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后用了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前者表示在意义上相反的两层意思,“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后者的两个分句在意义上程度一个比一个深,“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证明的基础就是“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即我们看得见的东西。答案选B。
  
  三、分析段落、概括意思的技巧
  
  1.文字材料的层次划分。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往往由多段材料组成,在审题时要先划分段落、层次,然后总结层次和段落的意思。划分段落比较容易,而层次划分的技巧性较强。层次划分一般有两种方式:标点法和关联词法。标点法就是按照标点符号如句号、分号、逗号来划分;关联词法则要依据一些关联词如“同时”、“不但……而且……”、“只要……就……”、“只有……才……”、“因此”等来划分。
  例:(200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第39题)
  材料三
  电力曾经被誉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针对近些年来由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引发的电力紧张现象,国家决定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在确保国有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鼓励其他经济成分投资兴建电力企业。一些地方还通过试行电力供应“分时定价”的方式,缓解高峰时期的供电紧张局面。
  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上述材料中发展电力工业的措施。
  解析:按照标点符号可以把材料分为四个并列的层次。第一层强调电力工业的重要性,与发展电力工业的措施无关。剩下的三个层次,也就是三项措施:第一,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第二,要发挥多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第三,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2.概括大意。
  概括大意包括概括单句意思、复句意思、段落意思以及材料之间的关系等。
  例:(2006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第39题)
  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地、水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订发展规划,实施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啦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农业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解析:上述材料按标点符号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介绍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第二层,介绍当地政府采取的措施,其中“制订发展规划,实施优惠政策”说明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说明要增加农业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农业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品”说明要依靠科学技术;“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说明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多掌握些语文方面的技巧,会使你在高考中如虎添翼,助你马到成功。
其他文献
权重作为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的重要信息,也是评价指标量化的重要因素,合理分配权重是量化评估的关键。在向专家发放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笔者采
[背景材料]    一、断裂大地上顽强绽放的康乃馨——献给四川地震灾区的母亲  新华网成都2009年5月9日:这是记者在地震灾区遇到的四位普通女性。她们既为人女,亦为人母。如同你我的母亲一样,她们臂膀柔弱,身躯单薄,但在饱经家园毁灭、痛失亲人的苦难之后,她们仍然以中国女性、伟大母亲特有的坚韧,维系着一个个家庭的希望,如同风雨后一朵朵洁白的康乃馨,绽放在灾区的各个角落。  二、震后首个母亲节,一枝鲜
近几年,高考选择题中有关“流程”的题目越来越普遍,自北京2008年和2009年高考都出了一道题后,2010年和2011年高考中有几个省也陆续增加了这类题目,现以高考题为例对此类题目加以分析。    [高考典例]    例1 (2008·北京文综卷·25)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①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
随着输电线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及输送容量不断增大,开始逐渐推广使用大截面导线作为电流载体,输电线路上通常采用4至6分裂JL/G-900/75钢芯铝绞线,其导线铝钢比大,性能特殊,架线
以东莞图书馆实行绩效管理为例,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的内涵,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以及绩效考核的实施和效果,提出了良性绩效考核的7个特征。参考文献6。
近年图书馆界对组织文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比较兴盛,但对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实证研究却相对较弱,成功的案例也较鲜见。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在自身建设和发展中,注重组织文化的培育和
结果表明,灌水并施用有机肥如饼肥、苏子、有利于人参生育,比对照增产12~2%;灌水并施用无机肥如磷酸二铵和三料磷肥、叶黄、烧须,表现肥害,比对照减产35%。本文为人参栽培合理
2009年7月22日发生的日全食,从印度西部开始,全食带经过尼泊尔、孟加拉国、不丹、缅甸,从中印、中缅边境进入中国,穿越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有240多个国家和组织参加展会。截至10月31日世博会闭幕,参观人数超过了7 308.44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博园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用地5.28平方千米。  材料二洋山港位于浙江省的小洋山岛上,有东海大桥与上海南汇区相连,大桥全长32.5千米。
经济常识所涉及的计算题是近几年高考常考点,高中经济常识教材在不同的内容中分别讲到了有关计算的问题。本文对近几年高考计算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解析,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 (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