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夏志洁找到了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e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写的文章《老同学夏志洁你在哪儿》4月19日在《北京廣播电视报》怀旧版刊登后不到一个月,5月8日,失联近50年的夏志洁终于在陕西省户县找到了!
  我是北京56中学初68届的学生。1969年,我和部分同学来到陕西延长县七里村公社插队。几年后随着招工、上学,同学们陆续离开了,夏志洁被招到陕西富县氮肥厂,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和同学联系上。
  我很想念夏志洁,于是写了一篇文章投给怀旧版,修改后主题突出,排版很有特色,让人一目了然。刊登后我把文章发到朋友圈和各群里,还买了两份报纸寄给了西安的同事,因为我听说夏志洁和她爱人后来被调到西安郊区的一个县。昔日的同学、同事和热心人看到文章后都帮我寻找,并把各种线索传给我。最终,我西安的朋友魏小平通过户籍当询找到了夏志洁的地址。
  和夏志洁通话的那一刻,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后来魏小平告诉我,看到夏志洁和我通话的时候,他比我还激动。我相信池说的是心里话,那些日子他没白跑,帮我们圆了快50年的心愿。
  在这里我代表老师和同学们再次感谢你,我的知青朋友魏小平!天下知青是一家,这就是他帮助我们寻找老同学的动力。
其他文献
《琅琊榜》后,许多人记住了“宫羽姑娘”,以致周奇奇走到哪里,人们对她提起的第一个角色是“宫羽”。然而,温婉的“宫羽”代表不了一个演员的全部,周奇奇还是《亲爱的翻译官》中的“文晓华”、《镖门》中的“沁格格”,多年的表演经历使得她能驾驭多种角色。日前,由张翰、张钧窝、周奇奇主演的《温暖的弦》正在湖南卫视播出,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差点放弃“宫羽”  《琅琊榜》中的宫羽给人印象深刻,表面是才艺双绝的歌
期刊
很多人都曾经遇到过耳朵流水、感觉闷堵,甚至于不明原因高烧不退的情况。这或许就是中耳炎发出的危险信号。小小中耳炎其实暗藏危机,它到底会有多大的危害呢?本期《健康北京》特别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余力生,讲解中耳炎背后的隐忧。  持续高烧罪魁祸首原来是中耳炎  中耳炎其实跟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疾病的表现症状之一就是发烧。那么先从屠先生的亲身经历说起。  屠先生经常发烧,几乎每隔两
期刊
索奥冬奥会的主题口号是:“激情冰火属于你(Hot.Cool.Yours)!”索契冬奥会组委会主席切尔内申科表示:“俄羅斯有很多强烈对比的东西,这是我们想要强调的口号。气候虽然寒冷,但是我们有热情。冬奥会在冬天进行,但是索契是个南方城市,这里有棕搁树,有温泉,你在这会感到很多对比,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口号。”与此同时,索篡翌冬奥会的主题曲也随之公布,它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字,就叫做“冬奥会会歌”,但是它的
期刊
时任北京冬奥申委常务副秘书长吴京泪介绍:2014年2月11日,北京冬奥申委召开了申冬奥会徽评选,参加初次评选的有20多件作品,要經过多轮的评选确定出最终的设计方案。有6幅作品进入了最终的总评,而其中的“天坛”和“冬”这两幅作品备受关注。原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当时评价说,“天坛”这幅作品有特点;而北京2008年奥运会组委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何川则认为,“冬”字很有特点。  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
期刊
上世纪50年代初,一枝寄自朝鲜前线的黄色小野菊花制成的标本被我镶在镜框里,一直珍藏至今,上面写着:“曹琪小朋友,留念。董迺然,于朝鮮赠。”  思绪,把我带到了难忘的67年前。  1951年,我8岁,正在唐山开滦瓷厂街小学读二年级。那年,举国上下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全国人民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前线,还流行起给朝鲜前线的志愿军写慰问信的热潮。爸爸鼓励我写了第一封信,妈妈亲手做的绣花
期刊
5月18日,小红门地区残联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主题,在地区示范温馨家园举行了“爱同行”残障志愿者服务队启动仪式暨全国助残日主题宣传活动。地区的残障人士及志愿者近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启动仪式由地区残联理事长田京京主持,市残联组联部主任王静奎和小红门乡党委副书记文波发表了讲话,对小红门地区的残疾人工作提出表扬,并提出了希望。  本次活动通过为志愿者代表授旗、志愿者代表宣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单位经常组织职工文艺汇演以豐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当时我在工会负责文体宣传工作,因此组织文娱积极分子排练和演出就成了我的主要任务,和他们打交道是我的一件乐事。  合唱队队员多为中年同事,他们识谱能力强,一首新歌拿过歌片不一会儿就会口昌了。我们自创的歌曲《市政工人之歌》《我为首都架桥梁》,他们唱起来雄壮有力,唱出了市政职工的壮志豪情;他们演唱的《旗帜颂》《走进新时代》《市政工人向前进
期刊
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许多国际友人的支持和援助。这其中,更是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外国革命伉俪,他们的故事在中国已成为佳话。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家属院里有一名国际友人,每当天气晴朗,这位老人都会在儿子的陪伴下准时出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家属院里,推着轮椅,慢慢悠悠地向前走着,每当遇到老朋友,都要聊上半天,脸上永远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时,兴致上来了还要和儿子一块荡秋千,生活捌民是惬意。
期刊
北京电视台《养生堂》里有一个吸引观众的“法宝”,那就是節目中的好菜多。在节目中时常可以看到专家推介食材。食材是有讲究的,那就是什么样的身体吃什么样的食物,糖尿病也好,胃病也罢,都可以“照方抓药”,体现了药食同源的道理。什么时间吃什么样的食物、吃多大量,也可以在节目中找到答案,这样的节目对于老年人来讲非常科学适用,对于年轻人来讲,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这样的内容设置不仅贴心、温暖,还有很强的针对性
期刊
引言  近日,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说,今后广播电视节目必须继续遵循“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不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不沉溺于个人主义的浅吟低唱、自娱自乐。“小正大”原则在行业内引起关注,本报由此将就“小正大”原则分三期进行讨论。  “高端大气上档次”,曾几何时,我们的广电节目开始往这方面靠近,尤其讲究“上档次”。  毋庸置疑,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富裕了,而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