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腓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功能

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or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国人腘腓韧带的形态及特点,探讨其对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方法:采用50侧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对腘腓韧带的形态、位置、大小、起止点、走行、毗邻关系和紧张度进行观测.结果:腘腓韧带是位于膝后外侧部关节囊外的一个斜方形的致密纤维束,起自腓骨头尖,向内上方连接到腘肌腱.其后内侧缘长度为(7.75±2.00)mm,前外侧缘长度为(14.59±2.84)mm,宽度为(8.56±1.52)mm,厚度为(2.93±0.44)mm.该韧带恒定存在,在膝伸直、外旋、内翻时紧张.结论:腘腓韧带对维持膝后外侧稳定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银屑病环境危险因素与HLA-DQA1等位基因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调查176例银屑病患者及185例健康人环境因素,用PCR-SSP方法检测HLA-DQA1等位基因;对环境危险
目的 探讨我国人群中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对比例。方法 1991~2000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MONICA方案对我国15组人群脑卒中事件进行监测。结果 1996~2000年15组人群的CT检查率从14.8%~97.5%不等,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从0.37∶1~3.82∶1不等,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1(P=0.003)。在CT检查率达到80%以上的人群,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无一例外
目的探讨合并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shunt, AVS)的肝癌病人诊治中的特点. 方法我院1996~2001年间收治538例肝癌病人,收集并分析其中AVS 71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中71例合并AVS,其中肝动脉-门静脉瘘61例,肝动脉-肝静脉瘘8例,混合型2例.在39例中央型肝动脉-门静脉瘘中,30例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行介入治疗84次,完成栓塞化学药物治疗51次(成功率61%)
目的研究生长抑索受体(SSTR)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索蛋白-过氧化酶(SP)法检测SSTR和ER、PR在68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在68例乳腺癌中,SSTR阳性表达44例(64.70%),ER、PR阳性表达51例(75.70%),ER、PR和SSTR同时阳性表达阳性41例(60.29%).ER、PR和SSTR两者表
目的研究骨髓及脐血CD34+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系的明胶酶,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明胶酶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明胶酶A)的产生, 探讨它们在CD34+细胞迁移、归巢中的意义及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Mini MACS磁珠分离技术分离脐血及骨髓的CD34+细胞, 通过酶谱分析法测定脐血、骨髓CD34+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系的无血清条件培养液中明胶酶的表达.结果在脐血CD34
目的观察电针加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颅脑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 方法颅脑损伤患者1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加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 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格拉斯哥预后评估(GOS)、运动障碍评估(DS)、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PS)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 结论电针加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可以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帮助恢复运动功能
脊髓损伤的治疗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难点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神经干细胞移植为重点综述了脊髓损伤的多种移植治疗方案及其治疗效果,并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阐述了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能性.
目的 观察单克隆抗体SZ - 5 1对内皮细胞P -selectin表达的检测效果及其对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内皮细胞P -selectin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