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融合时代如何弘扬与传播民族文化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文化不仅是该民族优秀文化的汇聚,更能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水平和人文特点。在新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在把握机遇以更好地弘扬与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新与旧”的冲击与挑战。本文就新媒体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和传播策略进行论述,并以中国朝鲜族民俗村和吉林朝鲜文报社为例证。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民族文化 弘扬 传播
  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不仅对本民族的历史和该民族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其文化的精华和优点对于全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下,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新的机遇。对于个人来说,民族文化就是“根”,是一个人不能忘记的根本;于国家来说,各个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铸就了伟大的中华优秀文化。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代代人通过长期积累所得到的精华,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过程中,我们取其精髓,丢弃糟粕。即使在新媒体时代下,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借鉴,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才会更融洽,才能共同发展,社会才能更稳定。所以在新媒體融合时代,我们同样要重视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一、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和多样化的气候特征形成了多元化、多类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类型,由此构成了民族文化遗产生产、发展、传承的文化生态。民族文化记载着群众的生活状态,表达着生活情感,记录着历史记忆。民族文化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所以必须记录、传播并传承。
  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已无法实现与人民群众互动的效果。传统媒体“你说我听”“你写我看”的单一传播模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人们也无法对信息进行反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新媒体具有操作简单、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且随时随地实现互动等优势,更容易让群众接受。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抖音、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传播信息,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这也是新媒体能快速流行起来的原因之一。
  在传媒生态快速变化的时代,新媒体即时互动的双向、多向传播为人们的生活打开了新的传播大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以锐不可当之势快速崛起,迭代发展,给与人们互动、虚拟、模拟等体验。这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
  民族文化依托新媒体,将有传承价值的民族文化传播出去,让群众参与感受民族文化,并以现代技术、形式表现民族文化,使这些文化更贴近群众生活。同时还可以实现用新技术、新思维整合资源,完善相关体系建设,在传播时用图文并茂、视频等方式互动交流。
  以朝鲜族为例,在新媒体融合时代,图们市百年部落民俗村也利用新媒体使朝鲜族文化、长白山文化、图们江文化等被更多的人知道,并向更多的人介绍长白山的生态特色农业、民俗展览、康体娱乐、人文景观等,致力于在新媒体时代发展集休闲、观展、娱乐、餐饮、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民俗旅游场所。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图们市百年部落村庄的传统房屋风格各异、错落有致,已成为展示朝鲜族居住文化的鲜明标志。除村庄外,还有文学、舞蹈、音乐、民俗等。这些大多是以口头传播、艺术表演、节庆礼仪、民族活动等形式在朝鲜族人民当中代代流传。但是有些缺乏记录,要想传承就得很好地记录和保存,让这些文化传承下去,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可以广泛利用这些技术把优秀的文化用文字、音频、视频的形式记录保留并传承下去。比起文字传播手段,图片和影像都更具感性化的共情力量。比如人们欣赏朝鲜民族舞蹈等艺术,就可感受到相互的情感一致性与价值关联,由审美认同而带来文化认同,最终实现价值共享。
  二、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民族文化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一)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民族文化
  与传统的文化传播不同,利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离不开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其在传播效果上更加有效,受众范围更加广泛。新媒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不同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和思维,对于想要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宣传者来说,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新媒体传播正是传播者面临的挑战。新媒体使得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也使得大众接受民族文化的途径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大众可以通过新媒体,以多种方式理解和熟知民族文化的具体内容。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宣传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很多想传播民族文化的人并不会使用新媒体或使用得不熟练,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掌握民族文化的人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些老人虽然很了解民族文化,但是由于不会使用新媒体,所以不能直接通过新媒体来向大众介绍其所熟知的民族文化。
  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发挥其传播优势,做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是从事新闻媒体者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新闻工作者也应深入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和传统文化传承规律,这既是技能也是使命。
  (二)新媒体技术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新媒体的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娱乐休闲方式,而这些娱乐休闲方式的特点是:碎片化、信息化、娱乐化,这些特点深受“宅青年”的喜爱,因此,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足不出户的居家娱乐模式。许多新媒体平台既具备通信功能,也具备跨媒体传播功能。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快手、QQ等新媒体渠道传播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播趋势的一种。大多数人愿意在闲暇时间打开手机或电脑来追剧、看短视频、看直播,与花费太多时间去学习和掌握某些文化相比,新媒体消耗一些闲暇时间,更加省时省力,而不是花费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去了解民族文化知识。
  三、新媒体时代下民族文化的传播策略
  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许多民族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缺陷。而解决这些缺陷,新媒体时代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交互性以及丰富性可以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   (一)打造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在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下,报纸、杂志的功能和传播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种以单向传播为主的方式,正在被互动式的信息交流所取代。如今,人们已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拥有着信息选择、交流的需求以及进行二次传播的集合体。
  为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吉林朝鲜文报》面向不同的网络群体,开辟了微信公众号“朝闻今日”“朝闻足球”“朝闻吉林”“朝闻教育”,充分满足了移动手机微信用户的信息需求。微信公众号除上传刊登报纸上的信息外,还设有《话说文化》《百年奋斗的杰出人物》等視频专栏,这种直观且蕴含民族文化的各种小视频深受网民的喜爱,网民积极参与互动。《吉林朝鲜文报》微信公众号“朝闻今日”2018年度成绩超越了95.39%的公众号,2018全年阅读量达282万次以上。
  (二)大胆践行“网报融合”
  网络媒体的兴起使纸质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使问题聚焦在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打破固有的框架及观念,实现报纸、电视和网络的业务融合上。报网融合不是“1+1”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报网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内容的实质互动,收到“报网双赢”之效。
  为适应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趋势和对内外新闻宣传的工作需要,《吉林朝鲜文报》在采编流程上,采取了先网后报的运作方式,即所有新闻信息先在网上发布,再从网上发布的信息中进行二次筛选刊登在报纸上,同时报纸上印有微信公众平台的二维码,以便读者了解更丰富、更深入的信息。这种模式背后其实是一种渠道优先的思维,先网后报在本质上实现的是从地理空间到文化空间的战略转移。
  (三)充分利用对外宣传平台
  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国门,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吸引着国内的民众,海外的普通民众也是不可忽视的庞大受众体。许多媒体通过创办海外版以实现对外宣传。《吉林朝鲜文报·海外版》是实现“走出去”战略的媒体报纸,它的创刊是传播民族文化,为韩国人和在韩中国人了解我国民族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民族文化的传播需要实施精品战略,需要打造民族文化走出去的精品力作。在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等历史的重要节点上,《吉林朝鲜文报》精心策划了“话说文化”“文物的故事”“故乡的变迁”等系列报道。其中“话说文化”是大型口述系列报道,通过对见证过这些历史的人们的采访,以口述+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记录和还原历史,使更多的人通过对文化发展的回味来思考朝鲜民族文化的来历以及发展方向,以达到弘扬与传播民族文化的目的。
  四、结语
  传承我国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还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所以在新媒体融合时代下,我们要克服新的挑战,抓住新的机遇,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梁慧.新媒体视角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路径探析[J].教育观察,2020,9(33):70-72.
  [2]苏静,黄达安.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俱进[J].人民论坛,2020(17):136-137.
  [3]乌云毕和,格日乐塔娜.论新媒体时代下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J].声屏世界,2020(01):18-19.
  [4]樊立彬.新媒体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 003(007):44-45.
  [5]刘彤,陈锦宣.新媒体为传统文化传播带来机遇和挑战[N].中国教育报,2014-09-24(006).
  (作者简介:辛贞子,女,本科,吉林朝鲜文报社全媒体中心,副高,研究方向:新媒体采编;崔花,女,本科,吉林朝鲜文报社全媒体中心,中级,研究方向:新媒体采编)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虽然中国和泰国都是亚洲国家,但自古以来两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存在许多文化差异。通过对中泰两国文化的对比,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能够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中泰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际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越来越频繁。[1]中国和泰国地处亚洲,两国交往已久。中泰文
那天  是六月十号  你穿着詹姆斯的白球衣  满头的锡纸烫  那天  我爱上了篮球  也是那天  不觉得寸头最酷了  那天  三十四度有风  你和其他朋友拥抱寒暄  而我站在旁边  那天  风吹乱了你的头发  也是那天  风吹动了我的衣襟  校门口那棵不知名字的树  垂落的綠枝  惊不起树上的麻雀  却编织了我们相视的借口  球场上投进的篮球  和你不经意的回眸  情绪推着不经意  肢体在吐露欢喜
期刊
暮色弯下腰,捡拾世界的背影。  夕阳坠山,红霞尽散,周遭一切就不明朗了,朦胧一片,极静人心。暮色,日落后的恬淡。  我一直喜欢暮色。  小时候贪玩,放学后必去疯跑。日不坠山,手不启笔。也有无奈的时候:被父亲提着脖领子拎回家。万般不悦地抱出两只凳子,一高一低,高者做桌,低者依旧为凳。把红的、黄的练习本铺上去,整个人笼罩在暮色中。  這是很好的黄昏。红日已经坠毕,白月还未升起,暮色蒙蒙,似置身时光之外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其根本立足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本文试从文化娱乐、经济、延续和创新等方面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从而找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遗 传承 保护 价值 路径  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
在《登记》这一短篇小说中,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与风格很能体现出赵树理惯用的写法和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小说一开始,就出现了这样一句话,“诸位朋友们:今天让我们来说个新故事。这个故事题目叫《登记》,要从一个罗汉钱说起。”还有其他的如“闲话少说,我还是接着说吧”“这里就非交代一下不行了”等等,这种语言在其他的作品中很少出现。
摘要:本文主要在创一流科技期刊形势下,从不同侧面探索新创办科技期刊的策划、申请、筹办等流程,在明晰服务于科技创新责任和义务的同时,探索更适合科技期刊发展的道路,为科技期刊的创办和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期刊 创新 新刊筹办  一、引言  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展现,科技论文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发展,同时也是科技评价体系中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改进科技评价体系中以论文评断一切的局
摘要:当前,人们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推动着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这样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提出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式,以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方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摘要:“张”作为量词,在云南方言中使用较为广泛和特殊。有“一张车”“一张树叶”“一张犁”等说法。笔者试图从“张”作为量词的现象、来源产生、演变来分析云南方言中量词“张”与其他地方用法的区别。  关键词:“张” 量词 云南方言  “张”作为量词,在云南方言中使用较为广泛和特殊。例如,有外省的学生进入云南之后,经常会听到云南人口中“一张车”“一张树叶”等说法。这些现象令省外人感到惊讶无比:认为“张”作
摘要: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中的编校差错会影响年鉴的准确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年鉴容易在地图、机构名称、国家政策、数据等方面出现问题。编校人员了解年鉴常见编校差错后,就可做到有的放矢,轻松应对。  关键词:年鉴 编校 差错  年鉴主要是向人们提供一年内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便于人们了解事物现状和发展趋势。年鉴所收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当
摘要:随着相关部门对中职教育投入的增加,中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完善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如何解决当前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中职学校建设发展,成为新时期中职学校应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就新时期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与完善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职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档案服务。  关键词:中职学校 档案管理 现状 策略  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