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电极拔除术后主动固定临时起搏与传统临时起搏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s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主动固定临时起搏器与传统临时起搏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电极拔除术的起搏器依赖患者105例,其中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患者采用传统电生理导管的临时起搏方式,纳入传统临时起搏组,资料为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使用主动固定临时起搏,纳入主动固定临时起搏组,资料为前瞻性分析。对比两组间的起搏感知参数、手术时间、并发症及随访2年内的感染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共纳入105例患者,其中传统临时起搏组70例,主动固定临时起搏组35例。主动固定临时起搏组的起搏阈值[(0.7±0.2)V比(1.0±0.3)V,P=0.035]及临时起搏并发症发生率(0比15.8%,P=0.009)低于传统临时起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主动固定临时起搏组的临时起搏保留时间[2(2,7)d比2(2,3)d,P=0.032]大于传统临时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X线曝光时间与无感染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传统临时起搏,主动固定临时起搏可显著降低临时起搏相关的并发症,延长临时起搏保留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性,且不增加手术操作时间。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波介质陶瓷被广泛应用在微波通信系统中,包含微波谐振器、介质滤波器、介质振荡器以及介质天线等微波元器件。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已经成为电
介电晶体、压电晶体、热释电晶体、铁电晶体和非线性光学晶体等晶体材料在电容器、压电传感器、红外探测器、激光倍频和信息存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根据居里(Cuire)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