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素养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0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当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实效性,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 教学改革 职业素养
  教育部在2010年4月《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修改稿)》再次强调:“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职业素养在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它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成败具有直接的影响。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课,其教学任务是把学生既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又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思修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向来被学生认为是比较枯燥无聊的课,没用的课。如何让学生爱听思修课,愿意相信思修课讲的内容,真正从课堂上得到一些启发和感悟,从而调整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并自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思想课的改革应该以职业素养为导向,对思修课的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思修课的内容要调整,少讲大而空的话,多贴近学生的实际,思修课应当与学生的专业和就业结合起来,让学生觉得“有用”;思修课的形式要变,摒弃说教式,新鲜的有活力的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增强课堂的生命力;思修课的考核方式要变,考核应该贯穿于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全过程。
  1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1.1 设计理念
  课程按照高职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和法律素质的要求以及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设计上,从高职生最关心最容易出现困惑、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贴近高职生生活实际和专业学习的需要,从理论的角度做出回答;增强课堂的实践性,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导向,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从“知性教育”向“知行合一”的行动教学转变,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1.2 基本思路
  基础课教学应该从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要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出发,结合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質目标,做到“四个结合”,即基本理论与加强道德修养相结合、与解决人生问题相结合、与道德实践和道德境界的提升相结合、与提高职业素养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回答高职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理想、人生和事业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德行修养和职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2 课程改革的目标
  现代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跟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只要具备基本的岗位技能就能实现就业,但是现代用人单位更加重视高职人才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能够尽量地适应社会。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因此,课程从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具体目标出发,依据“必需”、“够用”原则,将理想教育、爱国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相结合,着重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为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体现教育为社会、生产服务的目标。
  3 课程改革的途径
  3.1 课程内容的改革是前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该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以行业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为依据整合课程内容。该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做人”,还要培养学生“做事”,因此,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社会就业现状,教学内容突出与职业岗位紧密联系的知识、能力、态度等内容的讲解。教学内容“要精要管用”。教学内容一定是学生需要的,关心的,有趣的。
  将本课程的教材进行整合,不再按照章节授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材,每章节都有其完整的理论性,但理论性偏强,脱离现实,不能解决学生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可以将课程整合为两大模块:思想道德修养模块和法律基础模块。思想道德修养模块采用主题式教学,整合提炼为十个主题:认识思修课、把握人生新阶段、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人际关系、培养职业道德和提升职业素养、遵守社会公德、大学生婚恋观、社会实践交流。每次课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主题鲜明。这些主题都是和学生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法律基础模块整合为七个法律专题:我国的法律体系、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创业政策法规、劳动合同法、模拟法庭。教材中的法律知识偏重于理念,但是没有实际的法律常识为基础,理念无从建立。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违法犯罪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犯了法,这是法律常识的欠缺,因此有必要给学生介绍基本的法律知识,才能做到知法守法,真正提高法律意识。
  3.2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吸引学生的关键
  在思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将教学的中心从教师转到学生,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形成独立探索和创新精神。思修课的作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启发心灵感悟,提高道德素养,培养责任意识。具体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有: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演讲、辩论、讨论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在教学中,“主体参与式”、“情景模拟法”都是经常会用到的学习方法。例如,“培养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这个主题,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核心职业能力、本专业的岗位需求及职业素养;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素养计划书,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通过小组协作,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的任务之一:制作本专业职业素养调查报告。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网络调查的形式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前景、岗位需求及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等,最后归纳总结本专业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制作职业素养调查报告。因为所要求的信息量较大,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归纳需进行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学生们各有所长,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学生的任务之二:以小组为单位,以职场情景模拟的方式,体现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每个小组对本组成员的职业素养调查报告进行归纳总结,并由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根据本小组的职业素养调查报告,编排职场情景剧,通过情景模拟表现本专业职业素养、体现核心职业能力。学生的任务之三: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在这些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素养调查报告以及自我分析制定提升职业素养计划书。
  针对不同的主题,应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例如,“社会公德”主题可以让学生搜集社会公德方面的案例,进行社会公德新闻播报。通过新闻播报和新闻点评锻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主题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谈自己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谐人际关系对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予以点评和建议,帮助学生学会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法律基础模块,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尽量选取社会上发生的,真实典型的案例,提前将案例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去查资料,上课时,由学生轮流担任案例播报员进行案例播报、然后由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教师最后讲解。使学生在生动的案例中获取法律知识。法律模块的实践教学活动以“模拟法庭”的形式开展,从搜集案件资料到了解法庭程序、角色扮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法律意识、锻炼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3.3 职业素养教育应当融入到校企合作过程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能够把企业所要求的各项因素加入到授课内容里,比如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职业责任等,还能够在学生学习实训环节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如此才能够在学生出现思想问题的时候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帮助学生尽量地适应工作岗位。采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和工作岗位,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让学生体验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等,对塑造学生的职业品格具有积极的影响。
  3.4 职业素养教育应当纳入思政课评价体系
  结合思政课程考核改革的需要,把职业素养纳入到思政课的考核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就是把学生的日常行为、素质表现和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纳入到思政课评价体系,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在传统的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加入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采取教师综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的教师以思政课任课教师为主,并参考辅导员、企业主管、班主任等评价意见,同时推行证书制,进一步突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传统的“知識记忆”考核、课程结业考核已经满足不了当代用人单位的需求,应该创新考核方式,变“知识记忆”考核为“知识应用”及“职业素养提升”考核,建立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长期评价,将更有利于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真正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杜丽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35).
  [2]倪琳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务教学法的探索与实
  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家教世界,2013(2).
  [3]祝爱芳.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26).
  基金项目:
  本文系西安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科研基金项目“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生德育新模式构建研究”(XZY2014YB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晓峰(1978-),女,甘肃庆阳人,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法学硕士学位。
其他文献
在酵母上的铜离子吸附的最佳的条件下面,我们在静态的吸附之中发现一些不同效果,摇晃 adsoiption 和否定压力成穴吸附,和有不同预告的处理的酵母的方法也影响铜离子的吸附。同时
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生存与发展之本,也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话题。而高职实践性教学质量,是制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的瓶颈。湖南机电职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waste and surplus construction soft clay as construction material was recommended, and many attempts at geotechnical waste utilization
Surface coatings and surficial sediments ware obtained in four natural waters in Xianghai Wetland in China to study the role of surface coatings and surficial s
Land degradation is a consequence stemming from both natural processes and social economic activities.On the bases of analyzing gener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
我国国际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内居民赴国外旅游以及国外到境内旅游的人数逐年上升,因此庞大的国际旅游市场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的高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and its health impact on the chromium alloyworkers.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monitoring, noise
目前,体育教育教学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成为实现我国体育目的重要途径,同时体育教学为全民健身运动奠定基础,并且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对于每个人来说,需要从小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建筑行业异军突起,成为了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任何行业想得以稳步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对于人才的竞争至关重要。由此看来,建筑施工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本文通过阐述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出相对应
根据山西寿阳段王煤业集团段王掘进矿工作面煤层状况,通过合理利用掘进工作面迎头浅孔抽放钻孔,进行煤层注水施工工艺,优化煤层注水参数,加强煤层注水管理,使掘进工序产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