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4例临床特点与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q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XLP)病例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及其家系特点等。

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4例XLP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6类免疫缺陷基因突变位点,并回顾文献。

结果

4例患儿均为<5岁男童,以发热起病。入院后予更昔洛韦抗病毒、血浆、丙种球蛋白营养支持、激素抑制炎性反应等治疗,其中3例患儿呈暴发性或致死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FIM)表现,终死于EB病毒(EBV)相关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发病后的生存时间为20 d左右;1例合并EBV相关HLH、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经治疗好转出院。2例有兄弟、表兄弟夭折家族史。4例患儿EBV-CAIgM、EBV DNA均呈阳性,且DNA拷贝数均>108拷贝/L。经6类免疫缺陷基因DNA序列测定分析均明确有SH2D1A基因突变,但位点不同。其中3例患儿的母亲均为与患儿相同的SH2D1A基因突变携带者。

结论

XLP男童在婴幼儿发病,多有家族史,临床上常表现为FIM,易并发HLH,表现为SH2D1A基因突变,预后差。临床上怀疑者应尽早行免疫缺陷基因突变分析检查,早诊早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髓系抗原表达与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7例初治ALL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53例,女24例;中位年龄7.73(2.00~15.00)岁。根据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分为髓系抗原表达阳性(MyAg+ALL)组;髓系抗原表达阴性(MyAg–ALL)组。分析髓系抗原表达与临床特征、泼尼松试验、诱导化疗第1
儿童原发性遗尿症是异质性、病因复杂的儿童常见疾病。夜尿量增多、膀胱功能失调、睡眠觉醒障碍和神经发育欠成熟、遗传、家庭环境和心理因素等单个或多个因素可能共同参与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发生,在不同患儿各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也不同。各发病机制中仍有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现将儿童原发性遗尿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疾病活动期血浆凝血因子ⅩⅢ-A亚单位(FⅩⅢ-A)水平变化及其他凝血纤溶指标异常与HSP重要脏器受累的关系,为合理治疗HS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HSP患儿117例,并按有无重要脏器受累分为3组:普通HSP组59例,消化道出血型HSP组21例,HSP肾炎(HSPN)组37例。另选体检健康的23例儿童为健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元对小鼠红白血病细胞株FBL-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小鼠红白血病FBL-3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加药的FBL-3细胞为对照组,20 mg/L牛蒡子苷元处理24 h的FBL-3细胞为实验组。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牛蒡子苷元对小鼠红白血病FBL-3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牛蒡子苷元处理前后FBL-3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随着近年来早产儿成活率的提高,营养支持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可减少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加快体格生长,促进智能发育。但体质量过度增长,也可能会增加远期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现主要介绍并解读"2010欧洲儿科胃肠肝病学与营养学会(ESPGHAN)对于早产儿肠内营养需求的建议",为早产儿医护人员提供一个循证医学的营养摄入指南。
期刊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L-T4)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64只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HI)组、溶剂对照组和L-T4干预组。参照Rice模型制作HIBD动物模型,溶剂对照组及L-T4干预组分别于HIBD造模后当日起腹腔注射等体积溶剂和2 μg/100 g L-T4,每日1次
目的探讨儿童不同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0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收治的26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获得其心电图资料,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儿进行麻醉,术中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然后标测部位,在二维温度控制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261例儿童的临床特点、射频消融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261例儿童中发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4例,心力衰竭
目的评价一线应用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CsA)治疗儿童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6月至2013年12月应用ATG联合CsA治疗的44例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8例,应用ATG时中位年龄8岁10个月,随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