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狮子滚绣球的造型来源于南北朝。当时佛庙供奉的菩萨两旁均有一对狮子护守,有的还在莲座的前面,共同捧着一个博山香炉,这就足“狮子滚球”的最早姿势。博山香炉是古代焚香用具,炉体上有山形盖,盖上雕有人物及龙、虎、猿等动物,山形盖象征海上仙山“博山”,故称“博山炉”。宋以后,由于粉香逐渐被炷香取代,博山炉也就逐渐消失了。
狮子是海外来的。文献记载,是西汉的张骞从西域带入国内的。现在看来,这不仅只足珍禽异兽的交流,也是外国狮子文化的使者。问题在于,洋文化的渗入,也要本土化,才会有生存的空间。在“降龙伏虎”的浓厚宗教思想的影响下,外来的狮子必然与中国原产的富于神灵的“龙”和威猛的“虎”一样,注定成为佛的俘获物。同时,与龙和虎的命运一样,宗教也需借重狮子雄猛来达到“护法”目的。
中国的狮子艺术是典型的中西文化的融合。与西方偏重狮子雄威的写实艺术风格不同,中国的狮子作为佛的俘获物,更糅合了狮子的吉祥、喜庆的元素,在艺术上突出了憨态可掬、天真可爱的情趣。清末以后,有的文饰更写意,更抽象了。只见狮腾,不见了绣球,用火焰纹来替代。所以,文饰上的“火焰纹”应该视为是“绣球”的写意和延伸,也是中国佛文化的体现。
上海兵工厂的前身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兵工部,主要生产枪炮、火药、子弹等军火。民国六年(1917)改称“上海兵工厂”,该局建局前就有枪炮、火药、枪子、水雷各厂,均归总局管辖。“上海兵工厂”建立后将这些生產军火的厂家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晚清至民国,在生产枪支上已能仿造和改制毛瑟步枪,命名“沪六八步枪”,后据资料所查,民国元年(1912)每年生产步枪三千支,各式枪弹一千万发,在民国四年(1915)生产的白浪宁手枪枪把左侧都镌刻有“上海兵工厂”字样。
上海兵工厂在抗战期间曾有过一段为人称赞的光荣历史。1932年著名的保卫上海痛击日寇的“1·28’’淞沪抗战中,驻扎在上海的十九路军与日军进行英勇作战,上海兵工厂处于战区之中,全厂员工日夜加班,赶制抗战军火,并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之下,直接向各抗敌部队供应武器弹药。兵工厂并与民国海军合作,制造鱼雷,攻击日本旗舰出云号,有力支援了“1·28”淞沪抗战,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上海兵工厂的这段壮举上海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当初建在虹口的江南制造局属租界地区,洋人以中国人在租界内生产军火,危险不安全为理由,向当局发难,群起逼迫当局,慑于洋人的权势等多种原因,同治六年(1867)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到偏僻冷落的高昌庙镇。初时圈地七十余亩,发展到光绪十七年(1891)时,包括陈家巷和龙华两个分厂在内已占地约五百亩。此时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既造枪炮又造兵船,成为晚清时期大型的军工企业,其下属机构有:机器厂、木工厂、铸铜厂、铸铁厂、炼钢厂、轮船厂、枪炮厂、火药厂、枪子厂、汽炉厂、水雷厂、公务厅、翻译馆、学校等。既 生产产品又译书和操练轮船水师。那时的总局有职工三千余人,房屋二千余间,规模非常之大。
编辑 刘 超
今年上海艺博会推出最佳阵容
刘 超
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压轴大展的2006上海艺博会,改变以往将各画廊零星布局的方法,而是将各参展画廊按国家或地区予以整编,形成实力强劲的中外画廊团队五虎将。
上海团队,作为主力中的主力,分别占据一馆、三馆画廊专区的咽喉要道,并坐镇中场,担当承前启后、穿针引线的重任。其中有连续十年追随艺博会,共经风雨,并肩战斗的华氏、大剧院画廊;曾入选世界最高等级艺博会的香格纳;以经营当代探索性油画而著称的视平线、艺博、奥塞、蓝岸;以经营大师级国画家而享誉艺术界的得凯、云峰、煌杰;被誉为沪上两大“艺术航母”的半岛艺术中心、香山画院……他们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和海外画廊一比高低。
中国台湾团队,不仅经’验丰富,实力雄厚,他们把推广海峡两岸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作品作为一贯经营主轴。今年不仅有耳热能详的现代、帝门、奕源庄等艺博会老将再度披挂上阵,搏击沙场,更有大趋势、八大,传承、冥谷、威廉国际、四行仓库等艺博会新锐携手登台,一展雄风。
韩国团队,多年来自强不息,赢得“艺术韩流”的美誉。经过连续三年在上海艺博会的集中亮相,琴山、表、ARTSIDE等韩国著名画廊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加之中国市场的摔打与磨练,日趋成熟。今年以22个大型层位的超大阵容再次年度巨献,500多平方米的展区横跨全场,“艺术韩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欧美团队,是历届艺博会的精锐之师,很多展品在引起轰动的同时,在最后成交时刻还有一剑封喉的惊人之举。今年不仅有美国伊曼纽尔、摩纳哥MAISON画廊等悍将继续担当前鋒,更有来自艺术之都的法国军团紧随其后,同时,瑞士、英国、希腊、意大利等数家实力不凡的画廊也将加盟,为团队增光添彩。
澳洲团队,则由东西艺术、MBANTUA、阿兰达土著艺术、CUBAUST等8家画廊组成,这支艺术劲旅首次登陆上海艺博会。自由奔放,载歌载舞的色彩像是述说着澳洲的个性、梦想与精神价值,同时展出的部分土著艺术,渲染了其关于天地创造、民族起源的神话色彩。
徽园觅名砚
何 龙
目前,在检阅自己的藏品时,偶然找出了一方去年5月在安徽省徽州城里的古玩市场——徽园里买的颇具特色的歙砚,顿时,勾起了我‘愉快的回忆。
5月长假期间,藏友数人自己开车来到了徽州市徽园古玩市场,这是个在建设和布置格局上很有些民族风味和特色的古玩市场,它不是很大,但值得你到此转悠。我们一行一家家店铺看下来,基本上都有收获,唯有我两手空空。“看来今天是找不到我喜欢的歙砚了。”因为,我喜欢收藏砚台,除了老货以外,也喜欢弄几方新的有特色的、最好是与众不同的砚台玩玩。然而,今天我在市场上转了一大圈,它是“千呼万唤不出来”,看来,今天我足无缘与此了。
就在我百无聊赖、腿脚乏力之际,一家专门经营歙砚的店主热情地邀我到他店里去休息。盛情之下,恭敬不如从命。当我在店里太师椅上惬意地享受着一种文化满足感时,精明的店主从他身后不经意地拿出几只锦盒,然后,面向我们,一一打开。
突然,一只形制自然、古朴大气而又颇具特色的砚台吸引了我的视线:它的第一个特点是一只呈不规则长方形状的歙砚;其三分之二的地方为画面,用传统方法雕刻了一位时尚丰满的少妇在朦胧的月光下正慈爱地望着在摇篮里酣然入睡的儿子,那副怡然自得的神态栩栩如生地表达了一种伟大的母爱。体现了歙派雕琢以线条造型取胜的手法,粗犷中见朴素,简洁中见深邃。此为特点二。砚台上端从右至左刻着“月光幽幽令人遐想,摇篮一曲催人入眠。”旁边四行小字又点出了此砚的第三个特点,“此砚石乃歙砚石中极品,集水浪、金星、金晕于一体,上天赐神晕,刻出了人间最无私的真情实爱。甲申年仲夏。”
看砚台的正面母子两人的身体巧妙地借用了歙砚上的金晕,使画面具有了富贵吉祥的氛围。那么,歙砚的背后呢?反过来一看,果不其然,砚背满布金星,如同笔者在人间最后一块净土——喀那斯的夜晚看到的满天繁星,清晰而又相近,仿佛伸手可得。“真乃神砚也!”笔者不由得赞叹道。
歙砚始于唐,产于安徽省歙县,因地得名。据宋洪景伯《歙砚谱》记载:唐开元年间,歙砚就名闻天下了。南唐后主李煜更是将歙砚誉为“天下之冠”。从此,歙砚的价格便扶摇直上,划人中国四大名砚之列。
歙砚台的名贵,除了它巧夺天工的雕琢艺术之外,起决定作用的是它那稀世的石质和纹理,古人评价歙石是“滑不拒墨,涩不留笔”,所以,歙砚的最大特点是易于发墨;而且,又因为歙石坚润,结构缜密,不吸水,所以它“呵气生云,储水不涸”;“扣之似金声,抚之如柔肤。”除石质外,歙砚更值得一提的可贵之处是砚面上的诸多纹理,如本砚正面的金晕和背面的金星等。专家认为,歙砚中的眉纹、金星等上品与宝石一样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的经济价值。因为,这些上品亦是稀有之石,同样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
最后,这方名砚被我收入囊中, 自然足欣喜万分,在回上海的路上不时拿出来欣赏一番,引来藏友们的一番嫉妒。
编辑 刘 超
狮子是海外来的。文献记载,是西汉的张骞从西域带入国内的。现在看来,这不仅只足珍禽异兽的交流,也是外国狮子文化的使者。问题在于,洋文化的渗入,也要本土化,才会有生存的空间。在“降龙伏虎”的浓厚宗教思想的影响下,外来的狮子必然与中国原产的富于神灵的“龙”和威猛的“虎”一样,注定成为佛的俘获物。同时,与龙和虎的命运一样,宗教也需借重狮子雄猛来达到“护法”目的。
中国的狮子艺术是典型的中西文化的融合。与西方偏重狮子雄威的写实艺术风格不同,中国的狮子作为佛的俘获物,更糅合了狮子的吉祥、喜庆的元素,在艺术上突出了憨态可掬、天真可爱的情趣。清末以后,有的文饰更写意,更抽象了。只见狮腾,不见了绣球,用火焰纹来替代。所以,文饰上的“火焰纹”应该视为是“绣球”的写意和延伸,也是中国佛文化的体现。

上海兵工厂的前身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兵工部,主要生产枪炮、火药、子弹等军火。民国六年(1917)改称“上海兵工厂”,该局建局前就有枪炮、火药、枪子、水雷各厂,均归总局管辖。“上海兵工厂”建立后将这些生產军火的厂家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晚清至民国,在生产枪支上已能仿造和改制毛瑟步枪,命名“沪六八步枪”,后据资料所查,民国元年(1912)每年生产步枪三千支,各式枪弹一千万发,在民国四年(1915)生产的白浪宁手枪枪把左侧都镌刻有“上海兵工厂”字样。
上海兵工厂在抗战期间曾有过一段为人称赞的光荣历史。1932年著名的保卫上海痛击日寇的“1·28’’淞沪抗战中,驻扎在上海的十九路军与日军进行英勇作战,上海兵工厂处于战区之中,全厂员工日夜加班,赶制抗战军火,并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之下,直接向各抗敌部队供应武器弹药。兵工厂并与民国海军合作,制造鱼雷,攻击日本旗舰出云号,有力支援了“1·28”淞沪抗战,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上海兵工厂的这段壮举上海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当初建在虹口的江南制造局属租界地区,洋人以中国人在租界内生产军火,危险不安全为理由,向当局发难,群起逼迫当局,慑于洋人的权势等多种原因,同治六年(1867)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到偏僻冷落的高昌庙镇。初时圈地七十余亩,发展到光绪十七年(1891)时,包括陈家巷和龙华两个分厂在内已占地约五百亩。此时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既造枪炮又造兵船,成为晚清时期大型的军工企业,其下属机构有:机器厂、木工厂、铸铜厂、铸铁厂、炼钢厂、轮船厂、枪炮厂、火药厂、枪子厂、汽炉厂、水雷厂、公务厅、翻译馆、学校等。既 生产产品又译书和操练轮船水师。那时的总局有职工三千余人,房屋二千余间,规模非常之大。
编辑 刘 超
今年上海艺博会推出最佳阵容
刘 超
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压轴大展的2006上海艺博会,改变以往将各画廊零星布局的方法,而是将各参展画廊按国家或地区予以整编,形成实力强劲的中外画廊团队五虎将。
上海团队,作为主力中的主力,分别占据一馆、三馆画廊专区的咽喉要道,并坐镇中场,担当承前启后、穿针引线的重任。其中有连续十年追随艺博会,共经风雨,并肩战斗的华氏、大剧院画廊;曾入选世界最高等级艺博会的香格纳;以经营当代探索性油画而著称的视平线、艺博、奥塞、蓝岸;以经营大师级国画家而享誉艺术界的得凯、云峰、煌杰;被誉为沪上两大“艺术航母”的半岛艺术中心、香山画院……他们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和海外画廊一比高低。
中国台湾团队,不仅经’验丰富,实力雄厚,他们把推广海峡两岸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作品作为一贯经营主轴。今年不仅有耳热能详的现代、帝门、奕源庄等艺博会老将再度披挂上阵,搏击沙场,更有大趋势、八大,传承、冥谷、威廉国际、四行仓库等艺博会新锐携手登台,一展雄风。
韩国团队,多年来自强不息,赢得“艺术韩流”的美誉。经过连续三年在上海艺博会的集中亮相,琴山、表、ARTSIDE等韩国著名画廊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加之中国市场的摔打与磨练,日趋成熟。今年以22个大型层位的超大阵容再次年度巨献,500多平方米的展区横跨全场,“艺术韩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欧美团队,是历届艺博会的精锐之师,很多展品在引起轰动的同时,在最后成交时刻还有一剑封喉的惊人之举。今年不仅有美国伊曼纽尔、摩纳哥MAISON画廊等悍将继续担当前鋒,更有来自艺术之都的法国军团紧随其后,同时,瑞士、英国、希腊、意大利等数家实力不凡的画廊也将加盟,为团队增光添彩。
澳洲团队,则由东西艺术、MBANTUA、阿兰达土著艺术、CUBAUST等8家画廊组成,这支艺术劲旅首次登陆上海艺博会。自由奔放,载歌载舞的色彩像是述说着澳洲的个性、梦想与精神价值,同时展出的部分土著艺术,渲染了其关于天地创造、民族起源的神话色彩。
徽园觅名砚
何 龙
目前,在检阅自己的藏品时,偶然找出了一方去年5月在安徽省徽州城里的古玩市场——徽园里买的颇具特色的歙砚,顿时,勾起了我‘愉快的回忆。
5月长假期间,藏友数人自己开车来到了徽州市徽园古玩市场,这是个在建设和布置格局上很有些民族风味和特色的古玩市场,它不是很大,但值得你到此转悠。我们一行一家家店铺看下来,基本上都有收获,唯有我两手空空。“看来今天是找不到我喜欢的歙砚了。”因为,我喜欢收藏砚台,除了老货以外,也喜欢弄几方新的有特色的、最好是与众不同的砚台玩玩。然而,今天我在市场上转了一大圈,它是“千呼万唤不出来”,看来,今天我足无缘与此了。
就在我百无聊赖、腿脚乏力之际,一家专门经营歙砚的店主热情地邀我到他店里去休息。盛情之下,恭敬不如从命。当我在店里太师椅上惬意地享受着一种文化满足感时,精明的店主从他身后不经意地拿出几只锦盒,然后,面向我们,一一打开。
突然,一只形制自然、古朴大气而又颇具特色的砚台吸引了我的视线:它的第一个特点是一只呈不规则长方形状的歙砚;其三分之二的地方为画面,用传统方法雕刻了一位时尚丰满的少妇在朦胧的月光下正慈爱地望着在摇篮里酣然入睡的儿子,那副怡然自得的神态栩栩如生地表达了一种伟大的母爱。体现了歙派雕琢以线条造型取胜的手法,粗犷中见朴素,简洁中见深邃。此为特点二。砚台上端从右至左刻着“月光幽幽令人遐想,摇篮一曲催人入眠。”旁边四行小字又点出了此砚的第三个特点,“此砚石乃歙砚石中极品,集水浪、金星、金晕于一体,上天赐神晕,刻出了人间最无私的真情实爱。甲申年仲夏。”
看砚台的正面母子两人的身体巧妙地借用了歙砚上的金晕,使画面具有了富贵吉祥的氛围。那么,歙砚的背后呢?反过来一看,果不其然,砚背满布金星,如同笔者在人间最后一块净土——喀那斯的夜晚看到的满天繁星,清晰而又相近,仿佛伸手可得。“真乃神砚也!”笔者不由得赞叹道。
歙砚始于唐,产于安徽省歙县,因地得名。据宋洪景伯《歙砚谱》记载:唐开元年间,歙砚就名闻天下了。南唐后主李煜更是将歙砚誉为“天下之冠”。从此,歙砚的价格便扶摇直上,划人中国四大名砚之列。
歙砚台的名贵,除了它巧夺天工的雕琢艺术之外,起决定作用的是它那稀世的石质和纹理,古人评价歙石是“滑不拒墨,涩不留笔”,所以,歙砚的最大特点是易于发墨;而且,又因为歙石坚润,结构缜密,不吸水,所以它“呵气生云,储水不涸”;“扣之似金声,抚之如柔肤。”除石质外,歙砚更值得一提的可贵之处是砚面上的诸多纹理,如本砚正面的金晕和背面的金星等。专家认为,歙砚中的眉纹、金星等上品与宝石一样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的经济价值。因为,这些上品亦是稀有之石,同样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
最后,这方名砚被我收入囊中, 自然足欣喜万分,在回上海的路上不时拿出来欣赏一番,引来藏友们的一番嫉妒。
编辑 刘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