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web9737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对于剖宫产患者选择椎管内麻醉,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凝血功能障碍、智力低下不配合、精神障碍、子痫等则采用全身麻醉(全麻)的方法.右美托咪定在围术期的镇静、镇痛中应用广泛,具有呼吸抑制轻微、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独特的药理学特点.硫酸镁是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有研究表明同时辅用硫酸镁能减少全麻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本文探讨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复合硫酸镁在全麻剖宫产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其中《临床麻醉实用手册》是一部兼顾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医学丛书,在《临床麻醉实用手册》一书中有较详细的介绍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在解剖1例成年男性右侧下肢尸体标本中,发现第3腓骨肌缺如并第3跖伸肌变异,从第5跖骨基底部追踪至胫、腓骨附着部位,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rn在修去足背皮肤和浅筋膜,清理肌腱时,发现长伸肌和(足母)短伸肌附着于第1趾背的肌腱,趾长伸肌附着于第2~5趾背的肌腱,趾短伸肌附着于第2~4趾背的肌腱,未见到第3腓骨肌腱,但可见附着于第5跖骨粗隆的第3跖伸肌腱(图1).第3跖伸肌腹从腓骨中下2/3内侧面发出,经胫腓连结背面,即外踝内侧面,于伸肌上、下支持带深面走行,逐步过渡为肌腱,呈半羽肌状,附着于第
期刊
目的 探索制作猪股骨头内动脉铸型标本的血管显示方法.方法 于3例猪股骨头3根支持带动脉主干显微灌注环氧树脂大红色精混合液,凝固后进行碱腐蚀去除软组织,3D扫描股骨头轮廓并打印模具.酸腐蚀及冲洗股骨头至完全显露头内动脉.3D打印模具置于暴露血管的股骨头上并填充环氧树脂,凝固后去除模具并对股骨头表面进行抛光,制成显露股骨头内血管网的透明股骨头.结果 环氧树脂大红色精混合液铸型剂灌注后酸碱腐蚀冲洗,成功制成了猪股骨头内动脉铸型标本.应用3D打印技术成功复原股骨头,并制成了显露股骨头内血管网的透明股骨头.结论 显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模型.30只存活的MI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左西孟旦组(Levo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n=10)的大鼠接受相同的外科手术,只是不进行动脉结扎.Levo组胃灌注左西孟旦4.67 μg.kg-1·d-1治疗28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同时给等量蒸馏水.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Masson-trichrome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RT-qPCR检测
目的 总结不能触及桡动脉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肱骨髁上骨折伴“无脉手”的病例45例.其中男孩23例,平均年龄5岁8个月;女孩22例,平均年龄5岁6个月;摔伤37例,乘坐电动车摔伤4例,高空坠落伤3例,交通伤1例.均为GartlandⅢ型骨折.予以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18例,切开探查血管及骨折复位克氏针固定术27例.多普勒评价动脉搏动及有无血流灌注.术后4周去除石膏及克氏针.结果 患儿随访12至15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骨折均在
在常规病理技术中[1,2],石蜡切片是诸多操作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能够为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3]及分子筛查等检测技术提供不同规格要求的组织切片.若宫腔刮出物、小脑占位组织、椎管内取出物等组织中的小灶组织疑有恶变或性质不能确定,可通过对原组织蜡块深切、连切、薄切等方式再进行常规HE染色,也可对重新切片的组织进行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检测方法,以明确小灶组织的性质.
目的 探讨递进式皮下蒂双V-Y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修复部分甲床缺损的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对17例19指指端横断缺损伴甲床缺损的患者采用同指递进式皮下蒂双V-Y推进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治疗.患指创面面积为1.0 cm×0.8 cm~1.6 cm×1.5 cm.随访观察术后伤指功能、外观,以及钩甲畸形发生率.结果 术后随访8~24月,平均13个月.19指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感觉恢复达S4级.重建后指端呈弧形,手指外观满意,关节活动正常.指甲外观、质地良好;甲床长度平均增加3.3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的神经炎症会导致神经元死亡、加剧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抑制神经炎症有助于神经元的存活,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和预后.大量研究证实,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最近研究发现NLRP 3炎性小体可介导IL-1β和IL-18释放,对引发炎性反应部位的细胞焦亡至关重要.目前对神经系统疾病与炎性因子的研究较多,但对神经系统疾病与NL
目的 分析细棒、PEEK棒固定对寰枢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6具新鲜成人枕骨(occipital bone,Oc)~颈椎C4节段进行测试,模拟以下手术及固定状态:①完整状态;②损伤状态:枢椎齿状突Ⅱ型骨折;③坚强固定:寰枢椎均采用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直径3.5mm钛棒连接;④PEEK棒:直径3.5 mm的PEEK棒连接;⑤细棒:直径2.0 mm钛棒连接.采用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在完整、损伤和不同的固定状态下,通过脊柱试验机对标本分别施加1.SN.m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的纯力偶矩.采用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的机械性牵拉血管痉挛模型,模拟重建术后的血管痉挛.方法 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血管牵拉组(拉力分别是5、10、15、20及25 g);血管钝性剥离组(对照组).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监测血管平均血流灌注,收集痉挛持续时间和达到超灌注所需时间作为统计参数.结果 拉力25 g组痉挛程度过强,剔除研究.拉力5 g组和10 g组血管痉挛持续时间和超灌注时间较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力15 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痉挛持续时间P=0.
目的 探讨微创Juvara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重度躅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 2018年8月佛山市中医院骨八科治疗的重度躅外翻患者45例(50足),均采用微创Juvara联合Akin截骨术.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通过X线片测量外翻角、跖骨间角、跖骨远端关节角、跖趾关节远端固定角、趾骨间角,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和Olerud-Molander主观功能(OMA)评分标准进行测评.结果 4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7个月,平均(1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