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验证物理界预言隐形斗篷有望实现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roklklkl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形斗篷这一科幻技术未来将可能成为现实,宇宙大爆炸和中宇宙膨胀现象有可能得到颠覆性的解读。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团队首次在负折射光子晶体中观察到了光波波段逆多普勒频移的物理现象,并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光子学》上刊出该研究成果。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光学领域证实多普勒效应的逆转,将在天文学、医学、微电子工业等方面得到应用。
  多普勒效应是指当观察者和光波源之间存在着相对移动时,光波的频率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当物体光源和观察者距离不断靠近时,光频率增高颜色变蓝,反之则变红。而多普勒效应逆转则说明当光源和观察者距离不断靠近时,光频率不增高反而降低,光频率从蓝色波长减小至红色波长。
  这一效应最早由前苏联物理学家在1968年作出理论预言,但一直未得到实验证实。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现代光学重点实验室在庄松林院士领导参与下,由陈家璧教授率领的科研组成功逆转了这种在自然条件下无法发生的效应。
  研究人员通过用硅研制出一种人造纳米结构的晶体——被称为“光子晶体”的物质来实现负折射率。通过向这个独特的光子晶体“超级棱镜”发射激光束,并且改变“超级棱镜”与探测器间的距离,成功创造了多普勒效应逆转现象。同时,该实验最终得到的光子晶体折射棱镜,其微米量级刻蚀深宽比达到了25∶1,这意味着将1亿根直径为头发丝三十五分之一、长度50微米的硅介质圆柱整齐排列,刻划在硅片上。
  逆多普勒效应将推动如隐形斗篷等科幻技术未来的发展,其成为现实的速度可能会超过大部分人的想象。
  
  (科技日报)
其他文献
我国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项目详细设计合同签署仪式近日在北京举行。我国新建基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设计载员90人,轻载排水量为8000吨级,船长约120米,最大船宽22.3米,蓄水8.5米,最
本文给出了能较好地获取目标散射信号的基于BP网络模型的直达波特征探测法与“间断”自适应直达波抵消法,同时亦将归纳出的经去相关预处理后的自适应直达波对消与自适应处理直接
本文对N个振荡器相互注入锁定同步振荡系统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分析方法。建立了该系统的完整非线性等效模型,导出了系统的状态方程。对于各种不同电路形式的振荡系统,只要将具体的
建筑设计务必注重细节考虑,忽略细节可能会造成建筑出现一些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对细节的考虑,不仅能减少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还能设计出更加人文的建筑,对人们生活
与CeBIT相比,其它的高新技术展会可谓黯然失色。乍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事实的确如此。巴塞罗那的全球移动通信大会,近6万观众、1400多家展商前往洽谈,规模远远大于预期。拉斯维加斯的消费类电子展,规模约为巴塞罗那展会的两倍,浩浩荡荡14万观众参观了2700家公司和机构的展品。   但这两个展会与CeBIT比起来,只能算是小菜一碟。2001年CeBIT展会的观众人数就达到了83万,这个数字足以让来自美
农村公共财政的定位应从农村市场失效范围和程度、农村财政承受能力及农村公共品受益范围和层次来综合考量。从总体上看,农村公共财政具有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居民收入
我国加入WTO后,承诺对外国商业银行的全面开放期限已至,面对着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我国对商业银行的改革从未停步。要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更具竞争力,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迫在眉睫。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学术界在研究建立和完善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方面存在着一定认识上的偏差,甚至存在着理
秦巴山区是我国天然植物基因库,牧草种类繁多,有109科、420属、702种,其中优良牧草186种,占26.5%。野生牧草具有适应性强,耐热、耐寒、耐干旱、耐瘠薄等特点,是开展种质资源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桥梁补强加固方法,同时探讨了如何及时对桥梁进行养护、维修及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