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x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下列考点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经济全球化的开始、最终形成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欧共体经济一体化趋势,世界市场形成与南北不平衡发展,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至北大西洋东岸,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重心转移至北大西洋西岸,法德关系与欧盟发展,国际组织的作用,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考生必须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认识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了解历史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对当今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所谓的“商业革命”:远洋商业活动的频繁,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交往;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后期,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欧美和日本一些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商品输出国。由于西方列强侵略,亚非拉美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到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绝大部分地区都已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拉丁美洲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
  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机会,又使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体系逐步建立,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正式运转。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北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所取代。
  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号称资本主义“世界工厂”。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德、英、法工业产量分列第二、三、四位。但欧洲仍然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是世界金融中心。
  一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纽约与伦敦一起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逐渐转移至北大西洋西岸。
  二战后,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绝对的经济霸主。美国拥有最雄厚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但美国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拉大与西欧、日本在经济上的差距,较之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更强大的经济地位。
  
  三、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世界经济格局,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它通过1944年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8年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等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逐步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进行了要求独立的斗争,石油输出国等组织建立起来,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
  80年代以来,经济区域化步伐加快,中国发展迅速,美、欧、日争夺势力范围和经济主导权的斗争直接推动西欧、北美、亚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
  90年代,经济区域化趋势迅速增强,形成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也形成。
  全球化和区域化同时发展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全球化是建立在区域化的基础上,区域化在全球化中发展。当然全球化与区域化是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经济区域化有区域保护主义、排他性的一面;另一方面,经济区域化又有走向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一面,而且这是更为重要的一面。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区域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和中间过程,是全球化的铺路石。
  (责编 庞丹丹)
其他文献
2009年的中考早已拉下了帷幕。有些作文基础很不错的同学,却爆出让人吃惊的低分,这在每年的中考中是屡见不鲜的。究其原因,几乎都是在审题的环节出了问题。所谓“审题”,即在写作之前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进行审定,最终把握题旨的过程。审题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作文分数的高低。“审题”可谓是打开作文成功大门的钥匙。  那么该如何审题呢?  纵观近三年的中考题,话题作文已“悄然退身”,而命题作文却凭借它的优势“强势扩
作为教师,课堂上必须具备能调整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流程、免于偏离主题的调控力。譬如一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往往偷偷地做些小动作,我觉得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教师的调控能力以及学习环境的感染力已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学生还会被重新吸引到学习中来,这就是一种成功,也是激励教师继续进取的源动力。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兴趣激励法  
目前,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些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现就生物教学中的学法指导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    1.端正正确的教学观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似乎一提到“教学”,往往就被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教师“授课”,出现重教轻学的思想,这是对教学的误解.应该正确处理教
针对军校图书馆人员编制转型期内,文职干部队伍的现状,面临的实际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文章在分析当前部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抓好教育引导、建立管理体系、健全法规制度、培养人才队伍四个方面,对提升部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进行了深入地分
本文根据我国省(市)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在对10个省级和市级政府网站政务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政府网站政务信息公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政府网
说课是指教师在授课之前,让教师说大纲,说教材,说教学过程、实验手段,说教法、学法及其理论依据,口头表述一节课的教学设想的教研活动.显然,说课能够展现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大纲、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一、精心搜集和选用材料是使说课深刻生动的根基课题确定后,说课能否深刻、生动,从而吸引人、说服人,材料的搜集和选用是最关键的一步.
过硬的军事信息素质是信息化战争中军事人才的特征,图书馆作为信息场所,要利用其环境、资源、技术、人才的优势加强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教育。
本文从五个方面总结了清理和汇编军事规章的做法和体会,对于今后规范起草军事规章和进一步做好汇编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文主要结合我馆在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的实际情况,从技术标准、范围、工作流程的有机结合、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了档案数字化扫描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