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11年第23卷关键词索引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主要表现为对创伤的记忆增强、记忆障碍和易受惊吓,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法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对受惊吓后的小鼠海马内应用糖皮质激素能使小鼠产生PTSD样记忆障碍,同时海马一杏仁核回路中的神经放电活动异常;海马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小鼠无法正确识别所处环境是否安全,持续出现恐惧反应。
期刊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过度产生会引起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然而,NE在ALI/ARDS后续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尚未被详细研究。因此,日本研究人员利用小鼠研究了ALI后组织修复过程中NE的作用。
期刊
已知卒中和大脑损伤后,大脑灰质的愈合与神经血管重塑有关。然而,大脑白质愈合的机制尚不清楚。最近美国学者研究证实,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能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加速白质受损后的血管形成。
期刊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共识声明中强调了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重要性,然而顽固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和预后情况尚不清楚。为此,美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02年至2006年在2个综合健康计划中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随访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心血管并发症(死亡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或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情况。
期刊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以高度氧化应激、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为特征,常需要血液透析(血透)治疗,
期刊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大多数国家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病死率和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斑块破裂和AMI后修复期等不同阶段的共同病理变化。流行病学、遗传学以及临床和实验证据均表明炎症反应是疾病进展和恶化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绝大多数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需要进行坏死胰腺组织清除术治疗,而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会引起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以及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经胃壁内镜清创术对机体损伤较小,因此有可能减少机体的炎症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期刊
非侵袭性内皮功能评估可以通过对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血管扩张(FMD)的超声监测来实现。因此,国外研究人员研究了FMD分析法对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提示作用。研究对象为收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成年患者,分别在患者入院后即刻、入院24h、入院72h对肱动脉FMD进行监测,追踪随访患者是出院或死亡。
期刊
感染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脓毒症是感染最严重的表现,因此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非常重要。美国西里西亚烧伤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对338例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液或创面标本分离培养的微生物类型与治疗结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165例(48.8%),其中106例(64.2%)治愈,59例(35.8%)死亡。
期刊
胸腺再生对机体应激、感染后免疫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但其再生的机制尚不清楚。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白细胞介素-22(IL-22)能够促进小鼠胸腺再生。剔除CD4+CD8+双阳性胸腺细胞后,胸腺内IL-22水平明显升高。IL-22缺失小鼠胸腺的再生功能受损,而应用IL-22能增强胸腺的再生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