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融合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当前中职英语教育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在努力探究一个如何把跨文化交际渗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跨文化交际教学措施:1、介绍习语;2、拓展思维,着重介绍英美国家礼仪和节日背景;3、利用现代化教学多媒体,立体全方位介绍西方国家文化,培养学生们对英语语言及文化背景的学习兴趣。运用文化导入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中职英语教学 创新教学措施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着重训练学生围绕交际话题进行模拟听说训练,培养初步的实际口头涉外交际能力。有以下几个版块如:交际训练(learn to communicate),扩大语言积累(Build up your language stock ),是英语教学核心,侧重培养学生通过学习使用和掌握交际话题所涉及的语言手段和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来提高实用英语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一直实践在课堂上以跨文化交际作为切入点,介绍西方文化,异域风情,生活习惯差异,中西方语言比较,使英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增强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的兴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动者,达到了中职英语教学实用英语交际能力的宗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改变传统死板的单词语法的填鸭式教学,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图片视频以及音乐介绍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了解英语语言背景。让英语教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认识西方国家文化,摒弃了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机械接受运用单纯的字母组合和无语境的生硬的口语,交际起来非常吃力的现象。我在文章中介绍了从习语,拓展思维,着重介绍英美国家礼仪和节日背景和利用多媒体网络立体介绍西方文化等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意识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一、通过英语习语熟悉英美文化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我不断实践把英语习语穿插在英语词汇和句型中,因为习语紧密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用词形像、生动有趣。英语习语中也包括俚语、格言、谚语、小故事等等,是英美人民语言历史发展的奇葩,具内涵、幽默、格调,不仅内敛,妙趣怡然,更能给语言增色不少。引导学生们准确掌握英语习语,“给力”于他们深刻理解词汇的内涵和文化差异,因此更能准确传神使用英语口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在讲解Cultural这个单词时就可以很好地运用英语习语,习语后的注释也寓教于乐,处处绽现睿智的灵感火花,能让学生轻松记忆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下面列举常用在课堂上的英语习语:
  Rain cat and dog ,首先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请同学自由地去解释,然后告诉他们并不是天空上下的阿猫和阿狗,而是下着倾盆大雨,为什么是这样的翻译呢,经查证雷电的声音与猫和狗打架的声音类似。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这个习语学生们肯定容易从字眼里猜到是汉语里一个成语,叫赴汤蹈火,这时就告诉学生英语当中也有类似于汉语中的明喻和隐喻短语。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The apple of one’s eye ,同学们看到这词儿时,又是喜欢同时很茫然,到底这词是什么意思呢,久思不得其解,最后告诉她们这是《圣经.旧约.诗篇》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掌上明珠,也就是特别珍惜的人”那就可以让同学们造句了,eg: The king kept his daughter as the apple of his eye .The young lady is the apple of her husband .
  An eye for an eye也是出自 《圣经.旧约.诗篇》中,原句为“Punishment is to be a life for a life ,an eye for eye ,a tooth for a tooth,a hand for a hand ,and a foot for a foot “最终解释是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真是中西文化也有融通之处,多么绝妙的吻合呀!
  Clean hand 不是干净的手,而且纯洁清白的意思,切合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加强了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Lotus grow up with clean hand ,仿佛置身于荷塘月色背景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情景相融。
   通过这些习语的学习,提高了英语口语驾驭能力,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拓展思维,着重介绍英美国家礼仪和节日背景
  《礼记》载有“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极大地帮助英语口语的自如运用。
   在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两者在观察事物和反映客观世界的角度和方法上差别很大, 甚至在两种文化中同指一事物或现象的词在不同文化中所引起的联想和在情感上所引起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1.在英语交际中,人们初次见面时不用“where are you going ?” , ”have you eaten ?”等中国式的问候语,而是用“hi”“hello ““How do you do ?”” how are you?”
  西方文化中不熟悉人之间忌谈的话题是年龄,和婚姻状况包括收入状况,面是选择天气,电影,以及运动作为话题。
  介绍应遵循原则,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把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同时介绍背着名片时的礼仪常识。
  当与某人意见不合表达不同意时可委婉表达方式:“I ‘m afraid…”而不是说I don’t think so …..
  
   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跨文化交际能力越强,习语学习和翻译水平就越高,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就越足。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加强文化因素的传授,培养了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 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了解和体验异域文化
   “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现许多中职学校采用的中专英语教材内容丰富生动,话题贴近生活,涉及求职,旅游,食品,天气,节日等方面,正是如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受到许多英语教育工作者青睐,一方面多媒体能直观立体全方位从视角,听角感观上,快速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唤起学生对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中职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电脑多媒体容量大能集听、说、读、试丰富内容,老师可根据教材章节不同选择不同的媒体,如PPT,圖片,影片,FLASH等形式,在INTERNET中可以搜集到与课本相关的资料,图片,音乐作品,了解西方人的人文,观念,历史,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推荐,把枯燥的文字变为有声,有色的音像教材。让学生们的语言环境更生动,如身临其境。如在讲解英国的几个著名景点的时,老师可以把白金汗宫,大本钟,四塔桥的文化历史背景,历史故事,配以相关的图片,音乐做成课件给同学介绍,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创建各式各样新颖的语言环境,正确引导中职学生灵活交流口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英语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应该提高学生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中职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英语教学中要有创新思维,拓展思路,探究出一套更科学更完更实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拓展交际视野,学习语言的兴趣盎然,英语的兴趣,享受到语言交际中的快乐,真正提高英语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世杰 《 跨文化交际》 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3.徐江.轻松学习英汉互译[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在全国上下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我校加强了中学德育工作,现从以下几点分析我校的德育状况。  一、建立了一只高效的德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既然是一种活动,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情境。本文结合作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体会与认识,谈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关键词:教学情境,学生,学习效果  Abstract:Maths teaching is a teaching activity. It needs a certain context for such an activity. This paper talks
期刊
自我当班主任几年来,也许是工作的需要,或许是职业的要求,使我和学困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我将多年来如何转变学困生的几点方法和经验归结如下:  一、深入实际,从基础抓起。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深入实际,根据学生平时听课、作业情况,以及学生学习习惯、心理特征、智力水平等情况,再结合平时大小考试成绩情况,找出学困生成绩差的真正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他
期刊
爱因斯坦说:“纯逻辑的思维不可能告诉我们任何经验,世界的知识,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学生通过 经验性的观察对某种过程形成了数学模式,然后从数学模式做出某种判断。说的明了一点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课堂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是有区别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模式却包罗万象,在教学某种概念或过程时创设情景尤为重要。如“植树问题”看似简单,要使认识它,理解它,从“
期刊
摘 要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被全社会所关注,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文中就当前小学生的现状以及小学语文教育的要求,提出了把人文关怀充分融入小學语文课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拥有人文情怀和培养人文素质。培养学生情感能力和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人文关怀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但能提高小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更体现出汉语文字的瑰丽所在,使教学更有生命力。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只有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应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在民主和谐,富于情趣的班级活动中,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展示自己,管理自己,发展自己。  充分发挥班主任自身的榜样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充分表明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中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为此,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必须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探究思维,形成符合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们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意识”;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
期刊
期刊
摘要:本课题研究了我校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农村,学困生,自主教育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a research on learning-difficult students and the form reasons.  Key Words: rural, learning-difficult students,self-education  我校地处宁夏南部山
期刊
摘要 在初中化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从课堂教学中、在实验教学中、循序渐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用激励性手段等进行培养。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