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sZh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只是规定了写作教学的目标与教学原则,如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对写作教学的建议有“贴近学生实际”、“ 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等。而作文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还须要教师本人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二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训练是与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放在一块的,而且它也主要是呈现一些作文训练的内容,如八年级下各单元的作文训练内容分别是:母爱、春天、根据提供的材料尝试写科学小品或科学童话、家乡的节日、赏析古诗和写一篇游记,缺少作文教学的系统体系。一句话,《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都没有对如何组织写作教学作系统的全面的落实。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些老师觉得作文教学有些无从入手,甚至感觉作文写与不写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没有多大影响。 毋庸置疑,作文肯定要教,要指导,要训练,关键是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谈一谈我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积累素材 推荐书籍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可由于学生生活在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的圈子中,"行万里路"不一定人人能做到,但教师一定要求学生尽可能"读万卷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的古训说得极是。教师就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给他们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尤其是反映学生生活的精品及当今文坛流行的一些作品,如《花季雨季》、《少男少女》、《哈里 ?波特》等,《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人文性较强的杂志,里面有许多文章短小精悍,富有哲理,也符合青少年的阅读要求。这样,学生慢慢地就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书看多了,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也就多了,写作素材也随之得到广泛和积累,为写好作文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二、 提高兴趣,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我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时,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同学们哇然起哄。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写日记,他们回答几乎是同一个答案:老师没要求他们写。其实,写日记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最为便捷的通道。第一:它可以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第二:它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为日后大作文作充分的准备;第三:学生平时多写日记,他们就不会手生。特别是让他们多写感受日记,他们就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会将心中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泪水、或彷徨或惆怅,抑或无奈的忧伤和盘托出。这对于师生来说,是一次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碰撞,而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最佳的作文训练方式。这样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喜欢上了作文,也克服了写作的畏惧感,自然而然地爱上了写作了。
  三、从生活中提取素材
  就目前来看,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文章缺少个性,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学生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凑成一篇应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是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这样说来,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从打算发表而研求技术,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①怎样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离不开生活。走近生活,感悟生活,从而让自己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倘若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現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样的结果?……还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 蚂蚁运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闹,就想到“天真”“可爱”……;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写日记、周记,作札记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四、 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很多教师都认为什么事都由自己做才放心,作文批改也不例外。殊不知教师这样辛勤的批改,等作文本一发下去,学生除了看看那红红的分数外,也就没有别的什么收获了。在教学中我发现叫学生结对子或以小组为单位评改自己的作文,学生的兴趣很浓,觉得过瘾。于是我就试行了。但在学生活动中,我事先会做好批改指导。通过具体的指导,使学生有步骤地、有目的的进行修改,同时还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评价,取长补短。讲评课上,让优等生朗读自己的好作文;让中等生讲述自己的好段落;让后进生来读自己的好句子、好词语。这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判断能力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
  教师不妨与学生一起来学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初中阶段作文教学所应达到的目标,明确作文教学所应遵循的原则。只要仔细一分析,我们便可发现,作文有些东西可教,有些东西不可教。如学生的经历、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的语言风格是不可教的;文章的结构、写作的方法等是可教的。有些东西虽然不可教,但又是可以训练的,如学生的阅读。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教学生一些可教的东西,指导学生训练能练的东西。以上只是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总之,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的陈规陋习,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如此,就能赋予作文教学新的活力,谱写作文教学新的篇章!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了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小学生学习的意义,结合作者的从教经历阐述了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一些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关键词】习惯 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哦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好的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好的学习习惯是靠有意识地一次一次地自觉练习而巩固,坏的学习习惯可以在无意识地机械重复中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作为语文综合能力的作文该如何教,让我们第一线的老师感到迷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那些自觉性强,上课专心,阅读面广的学生,作文能力较强;而徽于动笔,作业拖拉,不肯用功的学生则逐渐退步。如何提高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如何使较好的学生作文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深人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
人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倡导的是“多认少写,提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识字量比较大。第一册在学习拼音的同时每课需认识3~9个生字,进入识字课和阅读课后就更突出了,每课需识记9~14个生字。全册识记400个汉字,其中100个会写。并且,这400个字,不仅要求在本课中能认读,还要求能逐步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这给我们的教与学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主动识字以达成识字教学的目标
期刊
会议
期刊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在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被很多语文教师认可,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模式合作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在语文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