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实施二级管理体制的思考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2007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二级管理体制,即在校、部二级建制的基础上,赋予专业部一定的责任,根据职责的需要赋予一定的权力,使专业部在学校总体目标、原则的指导下发挥管理主体的作用。实行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中等职业学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二级管理的体制与传统的集权式一级管理体制不同的根本点在于管理体制的内在价值追求的差异,作为新的管理体制,二级管理的基本价值追求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校级领导和职能部门管理幅度随之增大,学校集中处理各种事务的管理体制客观上导致管理工作量剧增,使校级管理者陷入处理日常事务之中,缺乏充分精力处理关系学校总体发展的重大问题,必然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单一集权式的校级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学校发展和高效率管理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实行校、部两级管理体制,适当增加管理层次,从校内集权管理模式向分权管理模式转变,使专业部成为责任中心,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有效化解学校管理层因管理幅度过大而导致的管理事务过于繁重的问题,一些具体问题也可得到随时解决,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使校级管理者能集中精力思考和处理涉及学校总体发展的重大问题,确保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二)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合作的民主氛围
  随着校、部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学校教学、科研、人事等许多管理的职能及权限会下移,学校应该选择专业上有较高造诣、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参与专业部的管理,动员所有力量在解决学校办学问题和实现学校目标的过程中合作共事,并组建学校管理共同体,参与开发和支持学校所共享的信念、价值观、使命和目标,提高学校办学的自主性、灵活性与民主性。学校管理效率提高及有效性是建立在管理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实行二级管理可以建立一个为了实现学校目标而相互协作的团队,发展学校教职员工之间广泛的合作关系,让每个人的智慧汇聚成集体的智慧。
  (三)增强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校的发展根本上是自身潜力的不断发挥与拥有新的发展前景,学校的活力在于有自我发展的能力,集中表现为学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学校自我发展的能力形成需要创造一个优化的环境氛围,建立一套科学管理机制,发挥所有教职员工的主体作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推进学科和专业建设,提高管理质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自我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实现学校的自我发展,必须探索一条适合于自己学校主动发展、自主发展的二级管理新路子,这是一条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效益、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促进学校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四)形成专业优势,创建办学特色
  衡量一所好的职业学校并非规模,而本质上是专业优势及办学特色,在生源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个学校的竞争力是其在专业优势及办学特色下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未来职校发展只有突出特色才能形成优势。而专业优势和特色的形成则建立在专业化管理基础之上,专业优势与特色的探索不可能在校级管理层面形成,必须深入到专业部,将专业与课程建设自主权适当向专业部转移,使专业部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甚至人、财、物等方面享有较大的管理自主权,才能从专业、课程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专业部高水平专家、教师在专业、课程建设上的专业性、创造性、自主性。较短时间内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和创新等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传统的集权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原有的学校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专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不合理的管理层次,无法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不利于充分发挥各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无法形成富有特色与优势的专业与课程。
  (五)提高学校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办学效益
  对本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整合和整体优化是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经之路,职业学校之间的相互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办学资源的竞争,如生源的质量、师资力量、教学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办学条件等。二级管理的实施就是要充分挖掘专业部一级内部人力资源潜力,充分利用其积极性、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群策群力办好学校。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把经费、学生、教师、设备等办学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功能,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增强专业部办学活力,以适当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收益。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主要取决于管理的协调与放大作用。这样才可能降低成本,实现学校的高效运转,保证学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职业学校推行二级管理体制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其阻力往往源于学校内部。只有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分析其难点,才能运筹帷幄,未雨绸缪,决胜千里。
  难点一:中等职业学校实行二级管理是一种创新,由于缺乏前车之鉴,就是有一点经验可以借鉴,但各校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实施过程中还需摸着石头过河,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实施方案要精心规划,充分论证,稳步推进,推进步伐不在于大而在于实。
  难点二:专业部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水平、社交能力、专业引领能力需要在实战中逐步磨练和提高。因此,需要一个锻炼、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容易造成管理混乱,暂时的质量下降,从而动摇军心。因此,要加强培训、指导;既要放手,又要适度监控,防患于未然。
  难点三:学校原有中层部门工作重点的转移。学校实施二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是“适度放权,重心下移”,在赋予专业部充分自主权的同时必然会削弱学校原有中层管理机构的权限。因此,中层管理者要克服工作上的惯性,把工作重点从直接管理转移到督促检查和协调服务上来。
  难点四:实施二级管理新型管理、服务关系的建立。
  一是校长与职能处室(保障系统)的关系。职能处室已不是传统意义上承担上传下达的中层管理机构洛部门在校长的领导下独立地开展调研规划设计评价和保障等工作,为校长(校长办公会)的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是校长的参谋咨询部门。校长将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向各职能处室提出任务并督促其完成。
  二是校长与各专业部的关系。校长和专业部将建立直接的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直接通过专业部得到贯彻,专业部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设想可以直接向校长反映,在校长的领导下主动开展工作。
  三是职能处室与专业部的关系。由于各职能部门的功能已发生根本转变,它们对各专业部已不同于过去垂直或交叉、线性的指挥命令管理关系,而是服务关系,这种服务体现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发挥思考、筹划和建议的作用,这是构建新型学校内部机构的关键。
  四是分管校长之间的沟通、协调、合作关系。实施二级管理后,一改过去分管校长单一按块管理的模式,而采用的是既有块又有条。既单一又交叉的管理形式。
  创建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不仅仅在占地面积和办学规模上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动办学思想和理念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六)我校实行二级管理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2002年~2009年改普通高中年级组、教研组的管理模式为专业办管理模式。是二级管理的准备期。成效:强化专业意识,形成专业集群,专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第二步:2009年~2010年改专业办为专业部,充实管理力量,微量放权,体现“进口、培养、出口”三位一体,教育教学体现职业特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加紧密,构建专业部管理的合作团队,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是二级管理的磨合期。
  第三步:2010年开始,人、财、物三权下放到位,构建学校管理的文化氛围,完成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是二级管理的运行期。
  (作者单位: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膨胀土具有明显的胀缩性、多裂隙性、超固结性以及强度减弱性等特点。施工中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沉陷、溜塌、纵裂以及坍塌等工程事故。笔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膨胀土地基处理设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5~35岁乳腺癌发病大幅增加,10年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0.7%.55~65岁为第二高峰,在一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再次对语文的学科性质做出了定义,它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一定性阐释,扭转了长期以来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偏颇,使语文课程由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转变,昭示了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的复归。因此,在语文新课堂上,我除了让学生具有初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伴单发脑转移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我院1991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56例非小细胞肺癌伴单发脑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脑转移瘤伽马刀治疗后均行肺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这一理念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立足学生,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出发,以人为本地开展数学活动,激活课堂,从而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现就如何在数学活动中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
摘要:各种车辆的钢板弹簧多半为中心受载的简支叠板弹簧,本文讨论了多片钢板弹簧的可靠性设计方法。文中应用了数理统计中的鞍点逼近理论,在基本随机参数概率分布已知的前提下,应用鞍点逼近理论,编制多片钢板弹簧的可靠性计算程序,进而迅速准确地得到了多片钢板弹簧的可靠性设计信息。  关键词:钢板弹簧;鞍点逼近;可靠性设计  前言  可靠性学科就是定量的研究产品动态质量问题的一个学科。它对推动产品的设计、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