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角

来源 :汽车与驾驶维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so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三角这个名字源于一部同名香港电影,说实在的,剧中的3个男主人公没有给我留下太多“铁”的印象,《铁三角》的片名更像是执导该片的3位导演徐克、林岭东和杜琪峰的写照。无论是3人的之间深厚的友谊,还是3位在香港电影圈的分量,都足以构成一个“铁三角”。而本次试车的开始也正是我刚刚看完《铁三角》之际,三位大导演的合作也让我忽然想到了中国汽车界同样存在的铁三角——宝马、奥迪和奔驰。
  的确,同样都来自德国,又都同样名声显赫,在中国汽车市场,宝马、奥迪和奔驰无论是从市场占有率,还是品牌认知度,都可以构成汽车界的“铁三角”。它们是竞争对手,又彼此互相促进。它们推出的一系列重量级的产品正象是一部部精彩的大片,带给中国消费者在汽车世界中的一次次精彩的猎奇表演。但就在Q7推出之前,这个“铁三角”也有着并不完善的地方,起码在SUV市场上,宝马和奔驰的两足鼎立让人们多少为奥迪赶到一阵阵的惋惜,似乎这个“铁三角”中缺了谁都不那么完美。现在Q7来了,“铁三角”也终于更加牢不可摧,我们也得以有机会完成了此次“铁三角”的对比试驾。
  
  ■外形设计
  仅仅从外形我们就能清晰地分辨出3款车型对于自身品牌的不同诠释。宝马新X5要体现的是一种灵动与坚毅,精巧的车身配合多棱角的线条,让它浑身透着一股盛气凌人的态势。即使作为大型的SUV,无论是进气格栅的形状、发动机舱盖上的凸起线条、车身侧面的腰线,还是车尾部犀利的尾灯设计,都在贪婪地吸收着宝马3系车型的大量设计元素,所以即使是在静态之下,新X5都要体现一种跃跃欲试的动态之势。而奔驰ML350则因为头顶着“星徽”的光芒,更加注重永恒的经典造型,不愠不火的设计堪称SUV车型的标志,任何条件下,都能够不显山不露水地透射出奔驰的独特光芒。你很难从它的身上找到咄咄逼人的设计元素,但它又绝对充满着让你在第一眼之后还想继续看第二眼、第三眼……的魔力。相比之下,作为后辈,奥迪Q7则有着更加充裕的时间来让自己的亮相做到一鸣惊人,所以Q7是三款车型当中最具有“一见钟情”特质的车型。Q7拥有着一个有些怪异的车身比例——驾驶舱与身车的视觉对比,硕大无比的身上扣着一顶并不算大的帽子,加上流畅圆滑的车身线条,让人首先从视觉上就已经认可了它的“大块头”。而我们也还能依稀从Q7的身上看到保时捷卡宴和大众途锐的身影,也许正是这两个兄弟蕴涵的时尚元素让Q7显得那样的与众不同。
  
  ■内饰布局
  宝马新X5的内饰仍然像外形一样体现着强烈的运动气息,如果只是单纯地看内饰,你很难在它与3系之间迅速作出的抉择。内饰的布局非常精巧,即使是中控台上的按钮也并没有因为自身定位的原因而被刻意地放大,经典的平行线式的按钮布局同样延续着宝马轿车的经典设计。直观的感觉,新X5前部中控台的高度应该是这三款车型当中最低的,并由此给前排乘客视觉上带来更大的腿部空间效果。纯黑的内饰色调也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告诉驾乘者车辆的运动特性。虽然是奥迪家族系列中最晚亮相的车型,Q7还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明显地告知驾乘者自己的家族出身,任何一个稍懂汽车的人都会迅速地判断出其家族血缘——简洁实用。显然,Q7的设计者并不想在车内这个更加注重实用功能的场所中融入更多外形上的夸张元素,最大的看点似乎更加集中在了换挡杆附近,车内最大面积的桃木饰板被安置在此,更加温和的色调搭配以及精细的做工能够更加体现出车辆的豪华,尤其是车内地板上覆盖的一层地毯式的布料,让人感觉像是家里一样温馨。相比之下奔驰ML350则又是在简单上下了工夫,简单的中控台布局虽然在视觉上让人对它的功能性产生怀疑,并且降低一定的豪华气息,但是我们却能在方向盘附近找到更多实用性的功能按钮。也许豪华并不意味着繁琐,能够把奢华化作简单才是永恒的经典。
  
  
  ■驾乘空间
  3款车型中,只有Q7的轴距达到了3 m以上,达到了3 002 mm,其次是新X5的2 933 mm,ML350在此项数据上排到最后一名,只有2 915 mm。这些数字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实际的驾乘空间,即Q7最大、X5次之,最后是ML350。在这里,我们只讨论一下后排乘客的驾乘舒适性。3款车型中,只有Q7提供了人性化的小桌板,并且提供了两个12V外接电源和独立的空调控制面板。而奔驰虽然也配备了两个12V的电源,但空调控制面板则就显得比较简陋。相比之下,新X5的后排乘客显然能够享受到更高的待遇,除外接电源和空调面板外,还增加了可视DVD娱乐系统。试驾车型中,也只有新X5提供了第三排座椅,但实际的空间表现,显然更加适合行李和宠物。说到行李空间,Q7行李厢地板下多出了两个不小的储物格,尾门面积很大,连尾灯都一起掀起来了,行李厢内部比ML350和新X5宽大,开口方正,但ML350的行李厢开口更大,地板也要低一些,装卸物品也更加方便。新X5虽然由于第三排座椅的存在而或多或少地牺牲了一定的行李空间,但行李厢门上下开口的设计也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使用搭配。
  
  ■操作便利性
  3款车型中最为精巧的换挡杆设计来自于ML350,漂亮的怀挡设计,让换挡杆能够完全掌握在驾乘者的视线中,轻微的换挡动作甚至比拨动雨刮器还要简单,此外,方向盘的背面还设有两个手动换挡按钮,看不见,但摸得着,一旦熟悉了使用方法,便能得到一个小惊喜,驾驶者基本可以双手不离方向盘完成所有的换挡动作,非常方便。相比之下,新X5和Q7仍然选择了传统的换挡杆设置,位于中控台下部的换挡杆虽然在操控上没有ML350的那样轻巧,但好在大家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设置,操控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也许会更加适应也说不定。只不过新X5的换挡杆变得更加乖巧,小小的杆身并不需要很大的动作即可以完成所有的换挡操作,更为简洁的P挡设置与ML350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大幅度地降低了驾乘者的手部动作。此外,新X5还有一个小小的设置令人称道,那就是位于前风挡上的抬头显示功能,不仅有车速显示而且还有中文的GPS指向功能,非常人性化。
  
  ■动力性能
  我们试驾的新X5搭载的是4.8 L排量的发动机,远远超出Q7的3.6 L和ML350的3.5 L排量发动机。虽然新X5发动机的各项数据要远远高于其他两款车型,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达到了261 kW和475 N·m。相比之下,Q7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为206 kW和360 N·m,与ML350的200 kW和350 N·m比较接近。但在实际的动力表现上,新X5并没有带来压倒性的优势,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中高速的行驶中,后备动力显然要比Q7和ML350储备更多,推背感反而会在中高速加速时得到更佳的体现。低速下的加速表现则与其较大的排量不太相称,柔和的感觉甚至与Q7比较接近,整体加速感觉不够线性,低速与中高速加速有些脱节,表现为两种不同斜率的线性。
  
  Q7则由于配备了无级变速器,由静止到高速的整个加速过程表现得非常线性,始终如一的加速度不会带来令人头晕目眩的感觉,稳定而没有任何换挡冲击的表现带来更加连续的加速感觉。而线性的加速表演似乎从静止状态下就开始启程,无论你何时深踩下油门,V6发动机都会积极响应,毫不犹豫就冲出去,发动机声音欢畅淋漓。但此消彼长,无级变速器带来无与伦比的加速稳定性与连续性,但在静止加速的推背感上却会带来比ML350稍逊的感觉。
  相比之下,ML350那台著名的自然吸气式V6发动机急加速时也同样会发出令人欢快的声音,不过声音似乎要比前两者稍稍轻微一些,显得更加柔和,同样的加速表现有点三思而后行的长者风范,油门到底,它先是徐徐前行,似乎在确认你是否真要这么做。当然这个时间很短,一旦确认,推背感随之而来,8.8 s就能让并不轻的车身达到时速100 km/h。总体表现,ML350的加速性能在中低速时要强于Q7,中高速时略逊于新X5,在加速的连续性上与新X5相当,但略逊于Q7。
  
  
  ■道路表现
  新X5配备了宝马独有的主动转向系统,这项系统的好处就是方向盘的转向力道和转向角度可以随着车速不断变化,这项功能带来的便利性是Q7和ML350所不能比的,虽然它们也都在方向盘的转动力道上做了同样的工作,但是转向角度却不能有任何变化。所以,静止状态下的新X5在转向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轻便的力道加上几乎1:1的转向比例,倒车、掉头都会显得更加游刃有余。相比之下,Q7和ML350的方向盘则表现的更加沉稳,尤其是Q7,车身对于方向盘的反馈最为灵敏和精确,ML350则是在高速行驶时更加能够体会到转向的沉稳表现。
  在恶劣条件下,3款车型也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性。Q7仍然是最沉稳,坐在车内最能够感觉出其大型SUV车型身份的,无论手上如何动作,以及道路如何恶劣,扎实的地盘都会表现的同样沉稳,没有任何过激的行为,驾驶者需要做的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图正常操作。ML350表现同样沉稳,只是在听觉上似乎要比Q7显得稍稍灵活一些,平坦道路上感觉并不明显,但在遇到沟沟坎坎时,显得更加轻快。相比之下,新X5则就显得更加灵动,少了一些大型SUV的沉稳,多了一些小型SUV的激进,还是公路驾驶更为合适。Q7和ML350都装备有底盘高度可调的空气悬架系统,在通过性能上要稍稍好于新X5。只是同样在舒适模式下,Q7的悬架表现和ML350相比仍然显得有点硬。而奔驰的行驶舒适性已到了无可挑剔的境界,各种道路下的均衡表现预示着它似乎天生为此而来。
  此外,恶劣条件下的通过性能还表现在车辆的四轮驱动系统上,新X5、Q7和ML350各自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四轮驱动技术,新X5的XDrive、Q7的quattro
其他文献
近期,如果你常逛汽车城及4S店就会发现,车市消费悄然刮起了“怀旧风”,经典车型持续热销、理性消费主导的风潮正在形成。“喜旧厌新、追逐经典”成为众多理性购车者,特别是14万~17万元这一黄金区间购车者的首选,Mazda6等经典车型持续受到购车者的追捧。经典车型热潮是汽车消费观念日益成熟的必然结果,久经市场考验的品质、随时间沉淀而来的性价比、众所周知的面子感和强大的口碑效应,都促使理性消费人群在眼花缭
自2009年5月上市以来,新Polo可谓光环无数。至今为止,它已经收获了13万张订单,还得到了上佳的口碑,更是各种汽车奖项的座上客。身形小巧的新Polo不仅在外形上惹人喜爱,在内在品质方面更做出了一番革新。    新Polo是Polo系列的第五代产品,于2009年3月在日内瓦车展上首次亮相。它比上一代Polo更长、更宽、更低。钻石棱角、造型锐利的前大灯使得新Polo彷佛多了一分威严,这或许会使你想
景逸的出现早在2年前,当时搭载的1.8 L排量发动机提供的动力对于一款把自己定义为“两厢轿车”的车型而言,理论上应该算是相当充沛的。但对于一款质量在1.5吨左右的大块头来说,“勉强”二字不见得就是吹毛求疵。所以景逸TT新的1.8T发动机成为了“大两厢轿车”中“大”字的有力支撑。  景逸TT的名字虽然简单,但却包含着双重内含,即“T”动力 “T”平台——风行“T”平台上的战略产品,自主品牌首款配备涡
要论车型丰富,国内的汽车生产厂商中当属上海通用首屈一指,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和萨博4个子品牌旗下多达十余款的车型使其能够游刃于各个细分市场,在销量最大的家用轿车市场上,别克的三厢凯越和HRV,雪佛兰的赛欧、乐风和乐骋,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体系。不过,凯越系列车型偏大的尺寸和10万元的价格门槛,使其用户群的年龄段不太能够顾及到80后,而“年事已高”的赛欧则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虽然仍在不断地改进,却
在日系中高端轿车风光于中国B级车市场时,更高级别的行政轿车领域却呈现出德系车型把持天下的局面。不过,或许这样的情况即将有所改变。因为丰田头顶的“新皇冠”正在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在这样的光芒照耀下,每一名竞争对手都将整装肃容、严阵以待。    “科技武装”下的全新皇冠,大而精彩    1964年,皇冠正式进口到中国。作为当时屈指可数的高级轿车,皇冠成为了当时的贵宾用车,甚至成为当时高级车的代名词。今天
虽然沃尔沃新S40的“新”字仅仅体现在一些局部的细节,厂家并没有对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但就是通过这些细微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甚至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的S40,看来只要用心去做,小变化也能够带来大不同。    新S40主要技术参数  车型2.4i智尚版2.4i智雅版 T5  长×宽×高/mm4 468×1 770×1 452  轴距/mm 2 640  发动机排量/L 2.52.5带涡轮增压  最大功
随着汽车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售后服务在人们的用车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消费者对汽车售后服务信息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样化。作为一本长期关注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杂志,本刊密切关注售后服务市场动态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并及时地将消费者关注度相对较高的服务信息真实地呈现给广大读者,为车主或者准车主提供参考。本期“数说服务”,我们的关注点落在了保有量排名比较靠前的几个自主品牌身上。作为占据国内汽
由于日本政府终止了Hvbrid车型以旧换新的购车补助政策,丰田旗下的Hybrid车型销量因此大受影响,甚至连一贯畅销的Prius也难逃销量下滑厄运。但对丰田这个混动技术的先锋来说,也不全是令人沮丧的消息,计划在2010年底上市的雷克萨斯CT200h,想必有能力让丰田的Hybrid产品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    作为一款定位时尚的产品,雷克萨斯CT200h选择了极富运动风格的5门掀背造型,4320
感觉还不是这套电动助力系统的最大亮点,作为动力模块之一,这套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车辆直线行驶或者固定转向角度过弯时,并不会如一般的电动助力系统那样浪费能源起动助力电机,它只是在车辆低速下转向或者突然改变方向时候才会迅速介入,这种智能装置显然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相比前一款车型,2011款320i在制动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一般我们都只在混合动力车型上才见到这样的装置。在混合动力车辆
摩托起家的力帆造汽车,并不是一时兴起来凑凑热闹,在接连推出520的三厢和两厢版后,力帆又将目光瞄准了更高级别市场。620的面世或许能让那些质疑者暂时无语,因为自主品牌的模仿通病:度决有在它身上显露,这“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一步,力帆迈得坚定,动作老成,可谓厚积薄发!  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产品最大的“制造国”的时候,那些“made in China”的产品是不是同样“desugn by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