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不重复错误的民族才有前途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at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客座总编辑:
  叶永烈:著名传记作家,代表作有《小灵通漫游未来》《历史选择了毛泽东》《邓小平改变中国》等,曾创造了两个“一亿”:前者《十万个为什么》(叶老为该书主要作者)总印数超过一亿册;后者“小灵通”(以叶老21岁时完成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主人公名字命名)的手机用户也曾达一亿人。
  写书是为防止一段历史被沉埋
  写《历史的绝笔》其实有点偶然。这些年我一直在做采访,与许多名人有过交往,保留了大量名人书信。这些信能留下来,还是有点侥幸的。首先,“文革”时我被抄家,私人信件都被抄走了,后来退还了一部分,但搞丢了不少;其次,我是国内最早使用碎纸机的作家,因为每天收到的信太多了,最多一天30多封,对不那么重要的信,看过也就销毁了。
  我有30多个铁皮档案箱,专门用来存放创作档案。去年准备将这些档案捐出去,便系统地整理了一下,经过“兜底翻”,找出了4000封名人书信。这其中既有毛泽东的长媳刘松林、陈云的夫人于若木、红色特工田云樵等人的来信,也有蒋介石的女婿、国民党将领们的来信,还有钱学森、华罗庚、六小龄童、庄则栋等人的来信。
  这些留下来的名人书信堪称经历了“大浪淘沙”,是难得的历史见证,可不说清楚它们具体背景,后人便很难看懂,更别说理解其中的意义了。于是,我决定写一本书,原本计划写100万字,但后来觉得太大了,恐怕没人看,便压缩到70万字,但这也够厚的了。在我一生的写作中,这本书是比较让我满意的。如果我不写出来,这些书信背后的故事恐怕就没人知道了,一段历史便可能被沉埋。
  书信背后的故事鲜活精彩
  通过写作,往事一幕幕浮现了出来。
  比如和冰心先生通信,她在信中透露为什么称梁实秋为“鸡冠花”。那是梁实秋40岁生日会上,冰心给梁题词说: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好朋友,而梁实秋最像一朵花。没想到引起身边朋友们的不满,大家抗声道:梁实秋是花,那我们是什么?冰心说少安毋躁。她接着写道:“虽然是一朵鸡冠花,培植尚未成功,实秋仍须努力!”之所以称鸡冠花,因为它是“花中最不显眼的”。对这个题词,梁实秋极为珍视,始终带在身边。像这样的文坛典故,只有本人才能講清楚。
  还有与秦瘦鸥先生交往,秦老是《秋海棠》等小说的作者,知道我要去看他,便来信告诉我怎么走。他住在上海市永嘉路,当时正施工,一边被堵上了,不知情的人很难找到,秦老特意画了张地图,用箭头标明南北,老先生的认真、细致,让人敬服。
  再有像著名诗人、剧作家杜宣,当年上海解放时,潘汉年任命他为军管会代表,去给黄金荣训话。杜宣带了一队人去,黄金荣一见,吓得裤子都尿湿了,以为是来抓他的,杜宣训完话后,安排黄金荣在大世界门口扫地。在杜宣给我的信中,谈了许多背后的故事,以及自己的身世,这些都是第一手的材料,但杜宣是我的老领导,我写他不太方便,所以一直也没写过他。如今杜老已经去世了,这次我终于写了出来。
  还有严昭,她的姐姐是陆定一的夫人严慰冰,严慰冰在“文革”时因写匿名信怒骂叶群等而饱受折磨。其实严昭也是一位传奇人物,她曾任周恩来的英文秘书,转战延安时,毛泽东看不到报纸,严昭负责收听美国广播,每天将其中新闻翻译出来交给毛泽东。一次毛泽东随口和她聊起古诗词,问:你对我的诗有什么看法?严昭说:天马行空。毛泽东听了很高兴,说:没想到女孩子也懂诗词,留饭!
  像这样的小故事,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史料价值。
  名人书信堪称“软黄金”
  在我收藏的名人书信中,最珍贵的是陈望道先生的来信。陈望道1920年入党,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创始人之一。1962年,我正在北京大学上五年级(当时北大理科学制为六年),向陈老请教他1934年创办《太白》半月刊时的几个问题。那时我才22岁,而陈老是复旦大学校长,却亲笔给我写了回信,这让我非常感动。
  “文革”时,因为我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而这套书被批为“大毒草”,我被抄了家,这封信也被没收了,“文革”后退还时,我的东西被堆成一堆,所剩无几,一翻,发现这封信还在,真是特别高兴。这封信被收入《陈望道文集》第一卷,而该《文集》只收了陈老的两封书信,可见其珍稀,无怪乎这封信后来还被伪造名人书信的造假者盯上。
  在归还的物品中,还有夏鼐先生给我的九封信。夏老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荣获英国学术院、德意志考古研究所、美国全国科学院等七个外国最高学术机构颁发的荣誉称号,人称“七国院士”。因为《十万个为什么》中涉及许多考古方面的问题,我写信向夏老请教,夏老每次都会在回信中给予详尽解答。夏老的信都用毛笔书写,用八行花笺,非常工整。
  这些年,市场上名人书信价格飞涨,成了“软黄金”,一封信动辄被炒到几十万元,连名作家当年写给居委会的便条,也有人拿出来卖高价。我收藏了这么多珍贵的信,但我会全部捐出。我已经捐了32箱创作档案,很快还会再捐出10箱。
  名人写信各有风格
  名人书信是一个特殊的窗口,透视出名人不同的侧面。
  比如华罗庚先生,我采访过他多次,他也给我写过信,可这么著名的学者,字却写得比较差,华老自己也承认字写得不好。同样是数学家,苏步青先生来信的字便端端正正、一丝不苟,且内容多嵌入文言,他在来信中谈到他当年写的一首诗的含义,逐句讲解,非常认真。
  在我的收藏中,最认真的信要属鲁迅之子周海婴的来信。他为了更正我在香港《镜报》上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写了两封信给我,甚至还向丁玲丈夫陈明先生的妹妹求证,以证明他的意见绝对可靠……
  古人说“面字如人”,看到这些名人书信,有如又看到了他们,让我想起和他们交往的那些往事。
  他们代表了一代中国文人的品格
  在这本书中,我写了70多个人,都是精英、名人,就算本人名气不大,一提他做过的事,或与他相关的人,大家也会马上知道。
  我之所以写他们,因为他们代表了一代中国文人的品格,在大变动时代中,不论沉浮,他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从他们那里,我学到了一种精神。我觉得,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不仅有坚持,而且思想超前,对时代、对文化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相比之下,今天的年轻人过于浮躁,只关注生活状况,忽略了精神追求。我认为,对于那些依然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兴衰的人们来说,应该向这些文化人学习,继承他们的精神财富。我写这本书,也是希望能让年轻人们看到,当年曾有那么一大批文化精英,他们是怎样走过来的,在挫折与诱惑面前,他们又会怎样坚持。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我采访过很多次庄则栋,仅凭两条,一是首位实现乒乓球个人“三连冠”的中国运动员,二是“乒乓外交”,庄则栋就会永远留在历史中。确实,庄则栋犯过错误,但正确与错误综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庄则栋。前几年,我读到一本回忆录,写到了“乒乓外交”,居然没提庄则栋的名字。我感到特别惊讶,这又何必呢?历史就是历史,应该客观面对。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是一门科学,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我们今天仍在阅读《史记》,就是因为其中大部分内容是真实的,就是因为作者做到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在今天,我们写历史,仍应向司马迁学习。
  然而,在“文革”中,这一点却被完全无视。以《毛泽东选集》为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个新版本,每个新版本都会抹掉一些名字。一个人被打倒了,相关文章就会被修改,刘少奇、陆定一、邓小平等名字都曾被抹去过。“七君子”之一王造时在监狱时,总是找最新版《毛泽东选集》看,因为注解中还有他的名字,就说明他还没被彻底打倒。像这样的笑话,应该彻底终结。写历史,就得讲事实。历史是看过去的事,从中吸取教训,以利将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当下越近的历史,价值就越大,越能给我们以启迪。我也可以去写慈禧、光绪之类,写那个至少更容易通过审查,不用一等就是好多年,也不用反反复复修改,但我觉得,还是写当代史的价值更大。
  善于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民族,能不重犯曾经犯过的错误的民族,才是有出息的民族,才会前途光明。
  文:唐山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经济的今天,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劣势开始显现,经济实力有限,技术能力不足,营销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些因素都使得中小企业的市场越来越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
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是20世纪后半叶德国最深刻、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通过《有机体与自由》和《责任原理》等著作,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批判与伦理论证。他的
期刊
高等院校大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但是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普遍较少缺乏应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较差;同时高等院校在教学、管理、服务过程中容易忽视安全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全国各级工会组织主动唱响“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实践证明,工会组织在给农民工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实
本文介绍西方19世纪末以来对前苏格拉底思想家文献的搜集、整理、编辑以及研究的现状。第尔斯通过对自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中世纪希腊语文献的梳理,提出了撰述前苏格拉底思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根源.这也是处理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好方法,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公
当前,辽宁省已经进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量高精尖人才.因此,优化配置辽宁省高等教育资源,实现服务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网络构建的条件、需求及概念。文章提出:首先应将区域视为灵活的、具有开放边界的功能性社会经济空间单元,并基于劳迪奇纳的五维度进行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