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个性 预约精彩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ad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创造的舞台,鼓励学生突破常规,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放飞学生个性化思维,对学生的“离经判道”应不断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的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以此预约精彩。
  一、个性扮演,体验情感
  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也有很强的想象能力。如果让他们在别人面前说一说,演一演,他们能给故事添加细节,甚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教学《小抄写员》一课,当爸爸明白儿子一直偷偷替自己抄写签条后,那种无比懊悔、痛心疾首的心情溢于言表。
  在这个地方,如果只单纯地安排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没有把自己当成文中主人公,对爸爸的后悔之情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如临其境”的层面上。教学中在读熟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分角色再演一演,收到的教学效果则大不一样。
  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个性化感悟,不仅会把叙利奥和爸爸的对话、表情演绎得声情并茂,而且还可能加上几个小小的充满温情的动作,如一下轻轻的抚摸,一个深深的拥抱…… 情感在“身临其境”的表演中得到了升华,创造的火花在表演中闪现。
  二、个性理解,激发想像
  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只有在个性充分发挥,多角度的对比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思路开阔,向不同方向发展开。儿童富于想像,“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是无限的,它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要利用一切可供想像的条件,放飞学生的思维。
  我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当巴迪得到了妈妈的表扬后,高兴而又热切地等待爸爸回来……在这个地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假如你是回来的爸爸,你会对巴迪的诗作如何的评价?旨在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想像课文情节,不受目标限制,自由地去探索知识领域,同时也为后面学生针对父母不同评价的讨论做了辅垫。
  面对父亲的“糟糕透了”,如果你是此时的巴迪,你的心情如何?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并完成练习:我 地想 。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在个性化的理解阅读中,有了独特的感受,对“糟糕透了”同一评价,学生朗读的声音却是五花八门:有委曲的声音,有失望的声音,有伤心的声音,有生气的声音,甚至还有愤怒的声音、怨恨的声音……
  同样是怨恨的心情,有的恨爸爸冷酷,有的恨爸爸不懂孩子的心,有的还恨爸爸对我的要求太过分……学生个性化朗读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插上想象翅膀的心灵补白加深了体验。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创造想像能力得到了拓展。
  三、各抒己见,引导探究
  德国心理学家威台海姆曾经明确指出:“严格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思维麻木,惟有引导学生自由探索,灵活的思考,才可导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同一个问题,在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发展的转变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对于同一首小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在引导学生充分感悟了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之后,第三个环节的教学我安排了一个开放性的大讨论:“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张扬个性,鼓励学生各抒已见。
  在同中求异的发散思维训练的基础上,然后抛出问题“如果生活中只有表扬和批评分别会怎样?”引导学生充辨证、分析、争论,从而在求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学生在求异的基础上再求同、求佳的思维发展过程,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到位,感悟会更加深刻。
  总之,阅读教学要告别“听千篇一律的讲解,说千篇一律的空话套话”时代,高举“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旗帜,走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层次多角度理解的个性化阅读之路,精心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内,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创造的舞台上自由发挥个性、灵性,让学生个性的火花会闪亮在课堂上四十分钟的每时每刻。
  (山东省胶州市常州路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内容。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弱。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关键词: 现代学习方式 体育与健康教学 运用    一、现代学习方式的提出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
期刊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 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正 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  那么,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到底如何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在此 ,我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巧用作者简介,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期刊
科学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随着社会发展事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科学课越来越重视,改革科学教法势在必行,为了尽快地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我就当前科学课的教学提出如下看法。    一、改革旧的教学方法    1.要充分地让学生“玩”,不要怕“乱”。所谓“充分地‘玩’ ”,是指让学生有足够的材料和充分的时间观察、实验。这样,学生才能观察得细致,实验得有兴趣,才能真正达到科学启蒙的目
期刊
曾经多少人望而止步的班主任工作在任老师却是软磨硬泡的得来,多少人报苦怨累的班主任工作在任老师却是痴迷沉醉的享受。这一切源于对教育者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深刻自觉感悟,对学生源自内心的深沉博大的真爱。  我读完了国家级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的工作报告,很受感动,颇有启发。这是一个既贴近教育实际,又能正确把握先进教育理念的报告。  这并不是因为她的报告有特别高深的理论,也不是因为她具有特别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期刊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故事、游戏、模拟场景、竞赛、观察、操作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过多夸张的多媒体动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进了
期刊
一、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转变    即功能定位的转变,以往的高中数学教育就是应试教育,精英的教育,学生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就业,发现高中数学与实践相去甚远,往往看不到它的用处,或者根本用不上。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定位于面向大众的基础课程,让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
期刊
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当“主人”。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习效率最大化。而在这样的高效课堂中,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
期刊
“叮铃铃…”上课了。这是一堂三年级的作文课。只见一位女教师走上讲台,亲切地对同学说:“今天,我们继续进行'动作素描。我当演员,演出的内容是寻找钢笔准备点名。请你们仔细地观察我的每一个动作和神态,然后把这个动作片断写下来。”接着,教师两次逼真地表演了自己设计的动作。  “我的表演都看清楚了吗?”  “都看清楚了。”  一问一答之后,教室里立即响起了一片沙沙的写字声。不到二十分钟,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期刊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下面简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主要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本人认为以下10种方法值得一试。  1.“丢包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数学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是教学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数学素材,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在科学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知识飞速更新的当今社会,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