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e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把学生通常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先通过独立思考之后,小组内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新课改关于教师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本文主要讨论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缺点,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数学教学;教学方式
  数学是一门几乎伴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学科,高中数学更是极其关键的一个阶段。但是高中生的基础不尽相同,高中数学老师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所以数学任课教师可以试着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而且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老师也能对基础薄弱的同学开展集体指导,提高课堂效率和时间利用率。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方式已被广泛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要向学生提出自学的要求,指导学生自行预习;除此之外,老师还要科学分组,合理安排小组资源,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直观的汲取知识点,但是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会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对数学的兴趣。这种学习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存在感。所以这种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这门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
  (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把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原则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这种合作模式的出现和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有助于教师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加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和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互助学习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和自由,确保了学生能够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平等交流。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不光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极大的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化被动学习为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作为主导,自发组织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自己获得了所学的知识,同时还学会了如何向其他人讲解所学的知识,解答其他人提出的问题。在解答过程中,讲解人能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不光锻炼了解决数学问题所必须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组内成员能获得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解题思路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习数学更得心应手。
  (二)消除恐慌
  如今一些高中生因为学不会数学,而对高中数学有恐惧心理,害怕学习数学,从内心抗拒数学。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学生对数学变得越来越不感兴趣,甚至厌烦数学。这种心理一方面是因为在课堂上不能跟上老师的讲课速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课下不好意思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不明白的知识点,日积月累,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学生组内进行自主讨论,从而消除了一些同学对数学的恐慌。
  (三)合作能促进情感
  小组合作要求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人际交往,形成合作互助的精神。這种学习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还能让学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种课上和课下的交流同时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情,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合作学习的不足
  (一)过于注重形式
  现在很多的教师都是习惯性的按排名或者座位顺序随便的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只是走了个形式。这种小组存在的意义可能仅仅是简单的收发作业,并不进行深入的学习讨论。除了课堂上走走形式的课堂讨论,其余时间并没有充分利用小组模式的优势。所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实质化是优先要改正的任务。
  (二)组内成员能力不均衡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和个性,还有各自擅长的数学板块。术业有专攻,教师应该因材分组。比如,可以将善于表达的学生与不善言辞,较为内向但是思维活跃的学生分在一组,形成互补。这样就避免了组内无人讨论,或者好的解题思路不能分享的情况。还可以将擅长不同数学板块的学生安排在一个组,这样可以取长补短。
  (三)小组缺乏管理
  现在大部分高中生性格都比较独立自我,不善于也不习惯与他人合作,即使有些人学习能力比较强,不善于与人沟通,不能完全调动学习能动性,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而且,在合作学习交流期间更容易产生矛盾和不愉快。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避免矛盾激化。任课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学习小组。
  四、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身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首先需要按照科学依据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划分,在人数分配上最好以4~6人为主.科学研究表明,7~10人的小组会导致沉默寡言的学生不再开口.当人数超过10人时,就会有3~4名学生不发言.当小组人数超过20人时,会造成所有人都不说话.所以,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之后,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和水平,合理修改分组雏形,制订出最为优秀的分组计划.这样可以保证各小组成员在学习活动中能相互配合,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另外,教师也需要适当听取学生的意愿,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磨合情况进行微调,不要一味的按照自己计划分工。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因不和谐因素而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避免产生组与组之间的差距。
  (二)组内分工明确   当小组成员固定以后,需要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分工。可以选择善于表达,交际的学生担任组长,或者让小组内成员毛遂自荐。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员的沟通,小组与老师的沟通交流。还可以选出一名副组长,副组长负责监督组员们的学习情况,维持组内秩序,熟悉组内各成员的学习动态。只有分工明确,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使学习效率达到顶点。
  (三)充分把握合作学习的特点
  教师只有清楚的认识并且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这种学习模式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地交流,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个人的性格,在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布置合理的作业,可以适当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任务。此外,教师还要采用量化评估的形式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测验。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抽取组内某个成员来检验组内学习成果。比方说在给学生讲解概率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小组内的成员代表,问一些简单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中,开展积极的讨论,让每位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做法更好地保障了学生在合作中进行自由沟通和交流,进而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正确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任课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这就需要老师选择难度和内容都适合学生独自理解的知识点和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如果选择的内容比较难,学生很难独自理解,或者选择的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深入思考就能理解,这种小组合作交流就没有实质上的进展。除此之外,任课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还要与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相结合或者相关,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不光能预习新的知识,还能在无形中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比方说,在教学椭圆相关知识时,教师应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设椭圆上有一点A,椭圆焦点为F1,F2,当∠AF1F2为锐角时,求A的横纵坐标范围。这就将新学的椭圆知识与之前学过的三角形知识结合起来,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复习巩固了旧知识。
  (五)丰富合作学习形式
  高中生虽然思想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在分析问题方面上还没有完全建立一个良好的思维体系。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这种学习模式,组织学习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度探究和交流,能够很好地完善学生思维体系。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安排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讨论。在一些重难点知识点的问题讨论中,可以指引小组成员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总结。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实现合作学习目标。另外小组内合作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六)落实教师的引导工作
  分好小组以后,教师还需要做好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體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时先逐渐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直接让学生自顾自地讨论,先让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模式,再逐渐的让他们独立自主的展开合作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课堂秩序混乱问题,让学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效率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要消除目前这种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一些弊端,必须打破形式化主义,建立真正科学有效的团队合作,合理调配小组资源,组内各成员分工明确。应用这些策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充分提高了学生对追求知识的渴望,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对现阶段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廷孝.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0(11):85.
  [2]潘林、魏晨晖.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
  [3]把光红.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9(22):56.
  [4]关平.探究式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4):58.
  [5]瞿冲.在引导中学习,在创新中思考——浅析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18(04):54.
  [6]韩金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七卷)2017:4.
  [7]班舒.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J].华夏教师,2017(1):27-28.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考日语阅读命题形式在新世纪“新课改”的浪潮中经历了数次变迁,这些变迁集中体现了高考日语阅读命题模式的逐步完善、新课改目标的基本实现、核心素养要求的贯彻落实和命题人对高考命题的坚持探索。本文从考核目标与要求、文章篇数与体裁、设问数量与分值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力图还原2002年至2020年间,高考日语阅读命题形式演进的历史,通过分析其中蕴含的变化,推测高考日语阅读命题方式在新高考改革中的发展趋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在图像识别、深度学习、语言理解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教育领域也是大数据技术在未来着重耕耘的领地,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學模式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也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本文就针对大数据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精准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高
期刊
摘 要:运用物理学科关键能力框架分析浙江省物理高考物理试题的能力试题考察现状,并且依据试题类型针对题目类型进行总结。分析浙江省高考部分物理试题对高中物理学科中学生的考察目的和关键能力。并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基于物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命题反思与建议。  关键词:高考物理;核心素养;方法论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考试测评是目前教育领域内完成学业指标的三大内容。新课改中强调物理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突
期刊
摘 要: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适合应用于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使用新的生物教育模型将有助于提高生物教育的有效性,尤其是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生物学教师需要对学案导学模式进行详细调查,并将其应用于教育实践中,还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学案导学模式,以提高其应用在高中生物学教育的有效性。  关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新教材的出台和新高考的推进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探索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恰好能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具有时代性的教学模式,而高二组合分班后至高三是最适合开展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阶段。新的教学和学法需要时间的沉淀方能看到其价值,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其有效性将得到验证。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历史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发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为此在新修订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教学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倡导下以问题式为导向的高教学模式成为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对此教学模式做出相关研究探索。  关键词:问题导向;高中地理;教学分析  前言:地理课改的全面推进,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实现信息化教学成为了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信息化也成为了一线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它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及其有效的作用。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通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发挥其最大效益,助力于数学教学,开发出不同形式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达到提升学生主观学习兴趣的效果,为数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支持。  
期刊
摘 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心。文章通过一堂高中历史教学公开课,探索通过多方面史料,激发学生质疑、求证、推断的历史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对历史材料进行存疑、反思、求证,从而给出合理的历史解释,回归历史的本真。  关键词:史料实证;质疑;求证;推断  一、教学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社会现代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教育改革力度不断深入的前提下,中学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以及多元化教学措施的促进下,使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整体发展水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上升势态。将微课教学方式合理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将传统教学模式具有的枯燥性和强迫性彻底解决,还能使中学生对语文写作教学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使中学生在微课教学环境的促进
期刊
摘 要:在多年从事高中班主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的是班主任工作要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这个年龄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性格特征,在遇到一些问题甚至一些比较棘手问题时,能够用一些教育的智慧去化解谜团,教师真正用开放、长远、哲学的目光去看待问题、接受问题。其实教师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也是找到教育方法、找我师生交流、找到自我的过程。  关键词:高中德育;班主任;案例  高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辅导学生
期刊